天天看點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作者:勇哥聊世界

何宜德的童年遠非常人能想象的快樂歡樂,那更像是漫長而痛苦的地獄酷刑。

作為一個剛出生6個月大的嬰兒,他就要在父親的要求下面臨長達8小時的高強度體能訓練。這對一個剛學會抓住玩具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殘酷的折磨。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訓練項目多種多樣,從遊泳到爬山應有盡有,絲毫不考慮身體是否能承受這樣的負荷。

即便在嚴寒的冬日,他也要裸體進行外出訓練。母親想要制止,都被父親嚴厲阻止。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那段在美國紐約的訓練片段。

刺骨的寒風中,他隻能穿着單薄的内褲顫抖着奔跑,身體都已經凍出了病态的青色。那種極度的寒冷和絕望,至今還萦繞在何宜德的腦海,成為他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

面對這樣殘忍的訓練,我們很難不心生憐憫。一個幼小的生命被迫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這已經脫離了所謂教育的範圍。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他就這樣在長達數年的地獄般痛苦中成長,這是别的孩子無法想象的經曆。

看似殘酷的訓練計劃,其實來源于何烈勝作為父親對何宜德命運的焦慮。何宜德是個早産兒,出生時身體虛弱得吓人。

3斤多的體重,被診斷為器官發育不全,極可能成為腦癱,這讓何烈勝倍受打擊。

一個父親,本該和全家一起歡欣鼓舞迎接新生命的降臨。何烈勝卻在第一時間就面臨可能失去這個兒子的恐懼。對還在保育箱治療的何宜德,他心中燃起了一線希望——也許通過不懈努力,逆轉兒子成為腦癱的命運。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于是,一個本不該出現在一個嬰兒身上的殘酷訓練計劃被設計出來。何烈勝心知肚明,以兒子的身體狀況無法承受這樣的折磨與痛苦。

但是沒有别的路可走。他必須這樣做,哪怕這意味着成為孩子心中一個殘暴的父親。

當一切訓練計劃被安排妥當,看着嚎啕大哭的何宜德,何烈勝的内心也在滴血。他多想打消這個念頭,給予孩子正常的童年。

但是命運并沒有給予選擇的餘地。他也隻能硬着頭皮試圖救贖,哪怕過程千刀萬剮。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在殘酷的訓練過程中,何宜德展現出了遠超常人的毅力與潛能。他不僅艱難擺脫了腦癱的領命,還在身體機能和智力上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兩歲時,他已經能夠正常地走路,沒有任何功能障礙。更讓何烈勝驚喜的是,何宜德還能承受體能訓練的推進,課程的難度和強度依舊在不斷提升,但是都沒有擊垮這個小男孩。

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何宜德的智力也獲得長足發展。他的學習和了解能力遠超過同齡孩子,精通多國語言,擁有豐富知識。

這為他後期的超常發展奠定了基礎。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5歲時,何宜德就能夠駕車飛機,完成了一個成年人也難以做到的壯舉。這無疑證明了他驚人的學習和運動神經,也從側面解釋了何烈勝為何要設計如此殘酷的訓練計劃。

将一個可能患病的孩子,改造成一個全能的奇才,這樣的故事如今還少有人能做到。

在連續數年殘酷訓練的洗禮後,何宜德終于成功擺脫了命運為他安排的枷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一條屬于神童的成長道路。

他不僅避免了成為一個腦癱病人的命運,反而以驚人的速度在各個領域接連創造奇迹。無論是音樂、智力、藝術等方面,這個小男孩都展露出遠超同齡人的才華與潛力。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先後在多檔權威電視節目亮相,接受考驗,每一次都讓評委們刮目相看。一個個看似難以逾越的障礙在他面前輕松跨越,取得了無數世界紀錄與榮譽。

15歲便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後入站資格。能夠被如此頂尖學府認可實力,堪稱是何宜德人生中的又一個巅峰之作。

而這一切的輝煌所源自的,正是父親設計的那些殘酷訓練。

它改造了何宜德,讓他成為這個時代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奇迹。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對于何烈勝的教育方式,我們很難簡單地下一個定論式的評價。其中蘊含太多的複雜因素,需要我們采取審慎和理性的态度。

正常情況下,任何父母都不會允許自己年幼的孩子承受這樣殘酷的體能訓練。這違背了教育的本質,對一個脆弱生命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利。

我們有理由質疑其中的不人道成分,也很難認同這樣做的合理性。

然而,這麼做的後果似乎證明了何烈勝的訓練是正确的。何宜德不僅避免成為一個終身病痛纏身的殘障人士,反而在父親殘酷的要求下成長為一個神童。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他的能力和成就完全颠覆了命運為他安排的悲劇人生,令無數普通家庭望塵莫及。

這就把我們帶入了巨大的價值觀困境。我們如何權衡殘酷手段和成功結果之間的關系?用最終的成就去否定那些年所承受的巨大痛苦,這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但是,如果沒有經曆這些,也就沒有後來的輝煌。這讓我們很難做出一個明确的評價。

也許在這其中,我們還要審視何烈勝作為一個父親的用心。他不惜采用任何方式,哪怕心中也在流血,但都要讓兒子有朝一日走向光明、獲得新生。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這其中包含的關愛與犧牲,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完全了解或體會。

人性本就複雜。這也許就是這個故事最大的意義——它展現了一個複雜而富有争議的教育方式所包含的種種因素。

我們唯有放下成見,用包容和理性的心态來審視,而不是簡單地下判斷。也許,真正的智慧就隐藏在這裡。

何宜德和何烈勝的故事對我們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作為父母,我們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該如何把握方法和限度?過于寬容和溺愛也許會淡化他們的曆練過程,但是過分嚴苛的手段也會在孩子心中埋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我們需要在這個複雜的問題上不斷反思與學習,以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長的方式。

作為旁觀者,我們也要學會用更為包容和立體的視角來審視一個故事。不能簡單以己度人,用主觀的喜惡來下定義式的判斷。

11年前,被父親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歲男童,如今怎樣了?

每個故事背後都有太多我們不可知的因素。也許,正是這層未知,成就了故事的般魅力。

在為何宜德的成就喝彩的同時,我們也要緬懷他曾經曆的痛苦折磨。用感恩和敬佩之心,去了解何烈勝作為父親的難處與用心良苦。

也許,有些偉大的事業和命運,正是在艱難困苦中鍍就其不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