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作者:勇哥聊世界

何宜德的童年远非常人能想象的快乐欢乐,那更像是漫长而痛苦的地狱酷刑。

作为一个刚出生6个月大的婴儿,他就要在父亲的要求下面临长达8小时的高强度体能训练。这对一个刚学会抓住玩具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残酷的折磨。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训练项目多种多样,从游泳到爬山应有尽有,丝毫不考虑身体是否能承受这样的负荷。

即便在严寒的冬日,他也要裸体进行外出训练。母亲想要制止,都被父亲严厉阻止。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那段在美国纽约的训练片段。

刺骨的寒风中,他只能穿着单薄的内裤颤抖着奔跑,身体都已经冻出了病态的青色。那种极度的寒冷和绝望,至今还萦绕在何宜德的脑海,成为他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面对这样残忍的训练,我们很难不心生怜悯。一个幼小的生命被迫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这已经脱离了所谓教育的范围。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他就这样在长达数年的地狱般痛苦中成长,这是别的孩子无法想象的经历。

看似残酷的训练计划,其实来源于何烈胜作为父亲对何宜德命运的焦虑。何宜德是个早产儿,出生时身体虚弱得吓人。

3斤多的体重,被诊断为器官发育不全,极可能成为脑瘫,这让何烈胜倍受打击。

一个父亲,本该和全家一起欢欣鼓舞迎接新生命的降临。何烈胜却在第一时间就面临可能失去这个儿子的恐惧。对还在保育箱治疗的何宜德,他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也许通过不懈努力,逆转儿子成为脑瘫的命运。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于是,一个本不该出现在一个婴儿身上的残酷训练计划被设计出来。何烈胜心知肚明,以儿子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这样的折磨与痛苦。

但是没有别的路可走。他必须这样做,哪怕这意味着成为孩子心中一个残暴的父亲。

当一切训练计划被安排妥当,看着嚎啕大哭的何宜德,何烈胜的内心也在滴血。他多想打消这个念头,给予孩子正常的童年。

但是命运并没有给予选择的余地。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试图救赎,哪怕过程千刀万剐。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在残酷的训练过程中,何宜德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毅力与潜能。他不仅艰难摆脱了脑瘫的领命,还在身体机能和智力上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两岁时,他已经能够正常地走路,没有任何功能障碍。更让何烈胜惊喜的是,何宜德还能承受体能训练的推进,课程的难度和强度依旧在不断提升,但是都没有击垮这个小男孩。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何宜德的智力也获得长足发展。他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远超过同龄孩子,精通多国语言,拥有丰富知识。

这为他后期的超常发展奠定了基础。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5岁时,何宜德就能够驾车飞机,完成了一个成年人也难以做到的壮举。这无疑证明了他惊人的学习和运动神经,也从侧面解释了何烈胜为何要设计如此残酷的训练计划。

将一个可能患病的孩子,改造成一个全能的奇才,这样的故事如今还少有人能做到。

在连续数年残酷训练的洗礼后,何宜德终于成功摆脱了命运为他安排的枷锁,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属于神童的成长道路。

他不仅避免了成为一个脑瘫病人的命运,反而以惊人的速度在各个领域接连创造奇迹。无论是音乐、智力、艺术等方面,这个小男孩都展露出远超同龄人的才华与潜力。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先后在多档权威电视节目亮相,接受考验,每一次都让评委们刮目相看。一个个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在他面前轻松跨越,取得了无数世界纪录与荣誉。

15岁便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入站资格。能够被如此顶尖学府认可实力,堪称是何宜德人生中的又一个巅峰之作。

而这一切的辉煌所源自的,正是父亲设计的那些残酷训练。

它改造了何宜德,让他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奇迹。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对于何烈胜的教育方式,我们很难简单地下一个定论式的评价。其中蕴含太多的复杂因素,需要我们采取审慎和理性的态度。

正常情况下,任何父母都不会允许自己年幼的孩子承受这样残酷的体能训练。这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对一个脆弱生命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我们有理由质疑其中的不人道成分,也很难认同这样做的合理性。

然而,这么做的后果似乎证明了何烈胜的训练是正确的。何宜德不仅避免成为一个终身病痛缠身的残疾人,反而在父亲残酷的要求下成长为一个神童。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他的能力和成就完全颠覆了命运为他安排的悲剧人生,令无数普通家庭望尘莫及。

这就把我们带入了巨大的价值观困境。我们如何权衡残酷手段和成功结果之间的关系?用最终的成就去否定那些年所承受的巨大痛苦,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也就没有后来的辉煌。这让我们很难做出一个明确的评价。

也许在这其中,我们还要审视何烈胜作为一个父亲的用心。他不惜采用任何方式,哪怕心中也在流血,但都要让儿子有朝一日走向光明、获得新生。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这其中包含的关爱与牺牲,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或体会。

人性本就复杂。这也许就是这个故事最大的意义——它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富有争议的教育方式所包含的种种因素。

我们唯有放下成见,用包容和理性的心态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下判断。也许,真正的智慧就隐藏在这里。

何宜德和何烈胜的故事对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作为父母,我们在引导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该如何把握方法和限度?过于宽容和溺爱也许会淡化他们的历练过程,但是过分严苛的手段也会在孩子心中埋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我们需要在这个复杂的问题上不断反思与学习,以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

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要学会用更为包容和立体的视角来审视一个故事。不能简单以己度人,用主观的喜恶来下定义式的判断。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的雪天裸跑的4岁男童,如今怎样了?

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太多我们不可知的因素。也许,正是这层未知,成就了故事的般魅力。

在为何宜德的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也要缅怀他曾经历的痛苦折磨。用感恩和敬佩之心,去理解何烈胜作为父亲的难处与用心良苦。

也许,有些伟大的事业和命运,正是在艰难困苦中镀就其不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