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作者:麥田有風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2023年12月3日,在洛陽北邙山後李村的荒郊野外,三位曆史愛好者懷着虔誠的心,在此莊嚴地矗立了一塊墓碑。

“這裡埋葬着一個詩人,從國主到囚徒,從風花雪月到悲涼,他在這裡走完了他的一生。”

他就是南唐後主,被後人譽為“千古詞帝”的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曾經的一國之君,本該享有帝王般的榮華富貴和至高無上的尊嚴,卻不幸成為亡國奴,客死他鄉後被草草埋在荒蕪之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到底是怎樣的才情和悲憫,才能吟誦出如此千古絕唱?在李煜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01 天選之人

公元937年,曆史上正是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這一年李煜出生,他的爺爺李昇在江南稱帝,國号南唐。

含着金鑰匙長大的他,享盡了皇家恩寵,從小錦衣玉食、詩書琴畫。

繼承了優質基因的李煜,天生就是幹文藝的料,詩詞、書畫、音律樣樣精通;而且英俊儒雅、氣宇軒昂、長相不凡。

長相有多不凡呢?據說他的一隻眼睛裡有兩個瞳仁,這可是帝王的典型之相,三皇五帝中的舜和西楚霸王項羽都有這種相貌特征。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在古代,為繼承皇位,皇子皇孫争名奪利、自相殘殺并不罕見。李煜從小就這麼優秀,自然逃不過兄弟們的羨慕嫉妒恨。

然而,李煜内心深處對權利還真不在乎,他真正在意的是文藝,那可是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樂趣。

為讓兄弟們放心,也為了讓自己耳根清淨,李煜整天泡在皇家圖書館,研習經典,舞文弄墨,并為自己起了一堆外号:蓮峰居士、鐘山隐士等,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

而他的長兄李弘翼對皇位早就虎視眈眈,跟随父親南征北戰,也算立下了赫赫戰功。也許是表現欲太過、功利心太強,父親李璟卻執意把皇位傳給李弘翼的叔叔。

李璟的這一決定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

對皇位志在必得的李弘翼自然不肯認輸,就偷偷将自己的叔叔毒死。誰知,夜長夢多被良心責備的他,從此得了心病,不久就丢了性命。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而排行老六的李煜,上面的幾位哥哥相繼病逝,竟然被推為“天選之人”。

毫無心理防備的李煜,猝不及防地繼承了皇位,名正言順地成了一國之君:南唐後主。

02 雙鳳侍主

公元961年,年僅24歲的李煜,登基為帝。

彼時,中國曆史上發生了著名的陳橋兵變,趙匡胤逼迫後周小皇帝禅位,改國号為“宋”。

當雄心勃勃的趙匡胤得知李煜繼位後,立馬發來了賀信。在恭賀李煜的同時,也表達了兄弟聯手一統天下的願景,并提醒李煜:“你隻是大宋的臣子。”

屁股還沒坐熱,李煜卻已感到龍椅如坐針氈。

為了向趙匡胤表達忠心,李煜去掉“南唐”國号,改稱“江南君主”。當趙匡胤前來江南視察時,李煜更是将宮殿内象征國家、天子的标志器物藏起來,以免對方多心。

本來就不喜政事的李煜,對政務就更談不上操心了,他隻要歌舞升平、兒女情長。

有的相遇剛剛好,如李煜和大周後,有的相遇不逢時,如李煜和小周後。

早在李煜17歲被封為吳王時,就娶了司徒周宗18歲的長女周娥皇為妃。李煜即位後,周娥皇也就順理成章被封後,人稱“大周後”。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這兩人都是妥妥的文藝青年,情投意合,志趣相同。在李煜眼裡,大周後芳華絕代,美若天仙;在大周後心中,李煜多金帥氣,才華橫溢。

正所謂:郎有情,妾有意,兩人世界多快活。夫妻舉案齊眉,聯手将散佚多年的《霓裳羽衣曲》殘本補足音律,使其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名曲。

不久,這對神仙眷侶的愛情有了結晶,兒子仲宣的誕生給他們帶來了幸福的滿足。

小家夥仿佛繼承了父母的衣缽,三歲就能誦詩吟歌。隻可惜,有一次在佛像前嬉戲時,突遭華燈墜落,吓個半死,不幸夭折。

痛失愛子的大周後自此郁郁寡歡,卧床不起。李煜心痛不已,下旨宣召周娥皇妹妹周女英進宮陪伺姐姐。

正值豆蔻年華的周女英,與花容月貌的姐姐一樣,天生麗質,清新脫俗。一看就知,她是李煜喜歡的菜。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幾個月後,大周後無力回天、撒手人寰。

痛失親人的李煜和周女英兩人,同病相憐,心有戚戚然,靈犀一點通。精神的共鳴和情感的缺位,讓兩顆心緊緊連在一起。

從此,走出悲傷陰影的李煜,迎來了人生第二春。他隻求歲月靜好,守住他們的美麗愛情。很快,李煜封周女英為後,人稱“小周後”。

03 國仇家恨

然而,歲月靜好隻是一廂情願。

十年間,為保南唐一方淨土,李煜沒少巴結趙匡胤。好吃好用盡管進貢北宋,忠心誠心更是每每說遍。

一位是文藝青年,隻求和平甯靜;一位是亂世枭雄,隻想稱霸天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李煜錯付了信任和希冀。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趙匡胤的诳語徹底粉碎了李煜的夢想,李煜最不想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公元975年,北宋大軍圍攻南唐都城南京。苦苦支撐了大半年,因彈盡糧絕,南唐守軍終不敵趙匡胤的十萬大軍。

為免生靈塗炭、血洗金陵,李煜和一衆大臣光着膀子,打開城門,選擇投降。

當他帶着小周後被宋軍押送上船,目睹國破家亡的南京城,想到自己沒能守住祖輩留下的江山,悲歎道:“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幾曾識幹戈?”

到了北宋京都開封,趙匡胤正式接受了南唐投降,十分諷刺地封李煜為“違命侯”、小周後為“鄭國夫人”,并将他們軟禁在庭院内,未經允許不得出門。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怅然若失的李煜,每每回憶從前,是感歎憂愁?是後悔痛惜?或許,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一切後再失去。

如此寄人籬下、苟且偷生了三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趙光義繼位稱帝。李煜非但沒能等到久違的春天,卻迎來了人生苦難的隆冬。

成功上位的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後盡顯小人得志本色。

他帶領李煜參觀皇家圖書館時,洋洋得意地告訴李煜,這些珍貴書畫大多來自南唐,是李煜的心愛之物。明明知道這是李煜的傷口,他卻要狠狠再撒上一把鹽。

這還不夠,趙光義不僅要霸占李煜的南唐國,還要霸占李煜的小周後。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公元978年元宵節,宮中召小周後進宮。不料直到正月快結束,小周後才被放回。經李煜反複詢問得知,趙光義以要挾李煜性命為由,強行要求小周後侍寝。

此後,嘗到甜頭的趙光義更是頻頻召小周後入宮,并讓宮廷畫師将他們的床笫之事繪成《熙陵幸小周後圖》。

此等奇恥大辱,令李煜痛徹心扉。

當年七夕,是李煜42歲生日。想到這幾年淪落異鄉、備受淩辱,李煜痛不欲生、奮筆疾書。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肝腸寸斷、如訴如泣的填詞,造就了《虞美人》這一千古名篇,但卻讓趙光義勃然大怒,他歇斯底裡,連夜派人賜李煜毒酒。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面對毒酒,李煜已生無可戀、一心求死,一飲而盡後,仰頭倒在小周後的懷裡,永遠地睡着了。随之,小周後整理好夫君的儀容後也殉情自盡。

前南唐臣民得知噩耗後,舉國悲痛,家家戶戶按國葬行禮、守孝戒齋。

享盡榮華、受盡屈辱的李煜,終于解脫了。雖然他的國家被北宋征服,但他的詩詞卻征服了整個北宋。

04 詞帝千古

如今,徜徉在南京市中心的張府園,仍能看到南唐宮城遺址紀念碑刻立于繁華街市。

距此大約10公裡的牛首山風景區旁,是南唐二陵所在地,這裡埋藏着李煜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李煜心心念念的大周後,但獨獨少了李煜自己。

不知客死他鄉、備受屈辱的他,遠在千裡之外、跨越千年後能否魂歸故裡?

南唐後主李煜,縱然被譽“千古詞帝”,死後也沒能埋葬祖墳,為何

有人說李煜政治無能,但面對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他除了向北宋綏靖妥協、一忍再忍,又能怎樣?

有人說李煜縱情聲色,但面對鐘情的女人和喜愛的文藝,他尚不能夠表現真性情,又何談愛國愛民?

或許,在政權角逐中,李煜是一個笑話;但在文藝創作上,李煜卻是千古神話。

參考資料:

《100位網友給千古詞帝“李煜墓”立碑,刻下嶄新碑文:他在這裡走完一生》——大河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