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立協同創新中心 政産學研協同推動 黃河流域物流業加快向智慧綠色發展

  “我們在蓋世冠威園區建成了國内首個低碳光伏物流園。”日前在濟南召開的黃河流域智慧綠色物流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大會暨首屆黃河流域物流業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研讨會上,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相關負責人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說。

  物流一頭連着生産、一頭連着消費,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産業,有力支撐經濟社會各行各業高效運轉,其智慧、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意義重大。

  作為黃河岸邊成長起來的大型綜合性物流企業,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的綠色、低碳發展,隻是濟南乃至整個黃河流域物流業高品質發展的縮影,而在濟南成立的黃河流域智慧綠色物流協同創新中心也必将繼續促進這個行業提效更新。

成立協同創新中心 政産學研協同推動 黃河流域物流業加快向智慧綠色發展

  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物流園區

  國家物流樞紐增量補短闆項目明年投用

  濟南市曆城區華山街道有個蓋家溝村,原名蓋家莊,因為黃河從中沖出了一道溝,故名蓋家溝,黃河在這裡實作了近乎直角的大拐彎,在“九曲黃河萬裡沙”中顯得非常獨特,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這個村莊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新時代以來不平凡的創業發展經曆。

  1998年,這個村莊籌集30萬元啟動資金,在300畝澇窪地上開工建設配貨中心,揭開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發展序幕,自主建立了“物流與市場一站式營運、一體化發展”的“城市幹轉配綜合物流服務平台”獨特發展模式。

  經過25年發展,這個企業已經成為全國排名前10名的物流園區營運商,營運着占地近7000畝的物流園,形成濟南總部、蓋世冠威、蓋世濟北、蓋世創威四大片區跨黃河兩岸、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産業基礎。

  目前,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倉儲面積200萬平方米,冷庫75萬立方米,入駐客戶3000餘家,形成“南城北鎮雙樞紐”的運作格局,打造了服務濟南、輻射全國的黃河物流産業帶;2016年成為首批國家示範物流園區,2020年成為濟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投資營運主體。

  顯然,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擔子更重了,之于濟南也更重要了。目前,該企業正根據濟南市政府編制的《濟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全力推進位于濟南中央高端物流聚集區的增量補短闆項目建設,目前主體已經完工,明年将建成投用;存量提升項目正有序推進中。

  該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利用近50萬平方米的高标準倉庫屋頂,在蓋世冠威園區投資3.5億元,建設了5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屋頂電站項目,年發電量6250萬度,節約标煤7681.2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噸,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創造的社會效益還遠不止于此,它帶動創業、就業5.5萬人,為1.1萬家客戶提供專業及綜合服務,孵化培育物流企業902家,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作為濟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投資營運主體,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取得的成績隻是濟南物流業高品質發展的縮影。

  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磊表示,他們圍繞“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作體系目标要求,堅定不移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推動國内物流、國際多式聯運發展,着力在開放互聯、結構優化、動力培育、效率提升上下功夫,努力做好“通道服務物流、物流促進貿易、貿易帶動産業、産業助力發展”文章。

  今年是全市“項目突破年”,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強化要素保障,在重點項目高效落地達産上求突破。全市59個“十四五”現代物流網項目總投資約518.14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36.97億元,1-10月份年度投資40.69億元,完成率達92%。

  今年,濟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增量補短闆項目、維爾康國家骨幹冷鍊物流基地、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等31個項目順利開工,其中山東高速“齊魯号”歐亞班列(濟南)集結中心等10個項目投用在即。

  今年1-10月,濟南市規上物流企業營收781.7億元,同比增長12.1%,現有國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130餘家,其中5A級企業17家,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重點引進順豐環華北數智供應鍊産業基地、圓通山東濟南智創園等物流項目。

  國際物流方面,濟南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3000列,線路達13條,通達20個國家47個城市,今年開行量将突破1000列大關。複飛曼谷、新加坡、芽莊、大阪4條客運航線,加密首爾、中國香港2條客運航線,新開悉尼、紐約、倫敦、金邊等客貨運航線,國際(地區)航線網絡布局持續優化。

  濟南口岸功能持續提升,正式恢複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功能,開展中歐班列跨境國際郵運業務試點;深化“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通關模式改革,大力推廣應用“單一視窗”,持續壓縮通關時間。目前,進出口環節需要驗核的監管證件已由86種減少至46種,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别壓縮68.8%、97.1%。

  濟南還積極推動區域協作,釋出建立黃河流域現代物流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倡議,深化沿黃九省(區)物流協作;牽頭建立省内沿黃城市中歐班列合作機制,與霍爾果斯等邊境口岸建立戰略合作機制,提升中歐班列發運效率。

  綠色化将成為物流高品質發展的主線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肇明表示,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大陸物流業總體保持複蘇态勢;1-10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78.3萬億元,同比增長4.9%;物流業總收入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均實作平穩回升。

  分結構來看,在制造業更新、消費新業态以及新能源“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锂電池)等重點領域,物流需求持續增長,顯示出強大活力。産業融合創新日益深化,随着産業逐漸邁向中高端,供應鍊物流需求釋放帶動供給能力提升,産業供應鍊與物流服務鍊深化融合空間巨大。

  在物流基礎設施拉動投資方面,新一批國家物流樞紐、示範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名單正式釋出。數實融合也進入到新的階段,以數字貨運為代表的智慧物流平台引領發展,正在助力中小企業跨越數字鴻溝,建構協同共生的物流新生态。

  郭肇明認為,2024年,中國物流業發展會呈現出幾個發展趨勢:一是結構會發生變化,需求貢獻持續分化。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消費對物流需求貢獻将穩步增長;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精益物流、供應鍊服務成為增長點。服務體驗、履約能力、安全可控将更為重要。

  二是提質增效,降低成本仍有潛力。簡單地降低運輸、倉儲價格的粗放式降本基本沒有空間,逐漸轉向以提高品質效率為重點的“品質、效率型降本”。通過資源整合、流程優化、組織調整,減少物流“浪費”空間巨大。

  三是物流數字化,數實融合将進入新階段。随着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快速推進,大陸網絡基礎設施優化更新,5G網絡、千兆光網等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資料中心、雲計算、大資料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物聯網使用者規模将繼續擴大,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持續深化。依托數字化優勢,是創造出物流發展新增長點的關鍵。

  四是綠色化将成為物流高品質發展的主線。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各行各業的共識,在大陸,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綠色配送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節能環保類物流設施、新能源配送車使用将更加廣泛。基于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背景,持續提升自身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業務環節的碳排放,充分發揮物流的綠色載體作用,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制造業将是物流企業發力的新藍海

  濟南是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商貿業發達,不過,随着工業強市推進,制造業物流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濟南市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11月份,濟南市規模以上工業實作增加值同比增長12.6%,保持較快增速。

  今年1-11月份,濟南六大重點行業合計實作增加值增長22.7%,較1-10月加快1個百分點,高于規上工業平均10.1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34.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裝置制造業增長22.6%、通用裝置制造業增長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7.3%。

  中國重汽智能物流中心副主任黃棟梁表示,制造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将創造出更多新機遇。2022年,大陸制造業産值占全球制造業的30%,連續13年全球第一;2022年大陸汽車銷量2686萬輛,連續14年全球第一,2023年不出什麼意外,這兩項名額應該還是全球第一。

  目前,制造業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數字化更新趨勢明顯,代表智能制造最高水準的燈塔工廠,全球132家,中國有50家;智能制造對智慧物流提出了更高的硬體和軟體需求,也給物流供應鍊企業創造了新的機遇。

  制造業企業需要一條龍解決方案,從供應物流到生産物流,包括倉儲、分揀、配送,再到市場上銷售,需要第三方物流提升供應鍊服務能力。然而目前的情況是,物流市場蛋糕雖大,但頭部物流企業主要集中在快遞快運作業,制造業專業度高、鍊條長,客戶需求強烈,卻缺乏專業物流服務提供商。

  政産學研協同推動物流業數智化發展

  物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離不開創新人才。記者注意到,在濟南成立的黃河流域智慧綠色物流協同創新中心是由黃河流域中心城市部分知名高校發起,在政府主管部門大力支援下,聯合龍頭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組建的平台型組織。

  該中心将以政産學研協同推動黃河流域物流産業高品質發展為己任,依托高校的智力資源與平台優勢,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政産學研合作、決策咨詢、成果轉化等協同創新工作,為黃河流域物流業高品質發展和山東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援。

  而實際上,濟南高校與企業已經在物流産學研方面有了諸多探索和實踐。2007年,濟南大學在山東蓋世國際集團設立教學實踐基地;2015年,雙方投資建設的物流工程碩士研究所學生合作培養基地,被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研究所學生培養基地。

  2020年,“濟南大學-蓋世物流山東省産教融合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獲批立項;2021年12月,濟南市首個物流業産教融合研究所學生培養基地在蓋世集團正式挂牌,同步,濟南大學-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産教融合研究院正式成立,全力建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産學研金服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2022年6月,濟南大學和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共同參加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校企地青年創新平台項目簽約活動,标志着雙方在推進産教融合、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方面的又一次全面更新。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随着物流行業不斷向數智化方向轉型,産業結構加速調整,就業結構發生相應變化,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已無法适應行業發展需求,高品質人才的精準供給成為剛需。産教融合是實作校企、校政、校地有機銜接和有效合作的重要方式,将為實作濟南市物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意義重大。 (濟南日報記者:劉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