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作者:成倚賢

麻煩看官老爺們右上角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文 |章仕仁

編輯 |章仕仁

●—≺ 前 言 ≻—●

冰箱和空調,對于現代家庭來說非常常見,已經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但是在古代,冰箱卻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平民百姓壓根不允許使用,想用塊冰,還要帝王賜予。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古代的冰箱長什麼樣子?又為什麼不讓普通人使用呢?

古人沒有冰箱,那該如何儲存食物?其實,古代的冰箱非常神奇。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 古代也有“冰箱” ≻—●

2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出現冰箱的雛形。

它雖然沒有電,也沒有制冷作用,但是卻承擔了很多現代冰箱能做的事情,它就是冰鑒。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冰鑒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而在現代被首次發現,還要提起1978年在湖北随州發現的墓葬。

考古專家在墓葬中發現了一對青銅冰鑒,它們的出現,打開了現代人的新視界。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青銅冰鑒是一種雙層結構的器具,上層為鑒,下層為尊缶,中間設有空洞。

夏季時,人們将冰塊放置在鑒缶之間,而尊缶内裝酒食,通過冰塊的降溫作用,鑒缶能夠将酒食保持在涼爽的溫度,提供冰涼的享受。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而冬天則可以采用類似的原理,通過加熱水來保持溫暖,這樣就能在整年都可以享用到适宜的溫度刺激。

或許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冰箱”,但是在現代熒幕中,它确實高調的出現過。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2008年,張藝謀操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其中有一個大型節目,是一群人組成缶陣,根據鼓點做出打擊。

很多人被這個節目震撼,隻顧着看表演,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缶陣中的道具原型就是“曾侯乙銅鑒缶”。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曾侯乙銅鑒缶在古代的作用,其實就是“冰箱”。

古裝劇中,後宮的寝殿總會在中央放一個中空的青銅器,由專門的宮女去領取冰塊放進去,進而達到給室内降溫的效果。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在根據考古發現的青銅冰鑒以及古代的儲存食物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對于溫度控制和食物保鮮的智慧與技巧。

雖然當時沒有現代科技的支援,但他們依然能夠創造出類似于現代冰箱的裝置,并采取一系列方法來延長食物的儲存時間。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不僅僅是青銅冰鑒,古人還有一系列的方法來保鮮食物,冰窖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

人們會在冬天收集冰塊,然後将其存放在特制的冰窖中。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這些冰窖通常會選址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以便于采集冰塊的便利,并且屋内的結構能夠隔絕外界的溫度變化。

而木闆則被用來覆寫冰塊,提供一層隔熱層,延長冰塊的壽命。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這種儲存食物的方法提供了一種原始但有效的方式,将冰塊的保鮮效果最大化。

宋朝時期,古人還創造了冰井來儲存冰塊,并推出了各種冰制品,如糖果、水果和冰塊混合物。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這些冰制品成為夏季最受歡迎的解暑食品,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消暑祛暑的方式。

為了滿足人們對于冰塊的需求,周朝特别設立了一個職業稱為“淩人”,專門從事采集冰塊的工作。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根據《周禮》上面的記載,淩人在每年的十二月份開始斬冰,并将冰塊貯存起來。

這些冰塊用于舉辦祭祀儀式、宴請賓客等正式場合。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在古代,誰要是能得到一塊冰,那就是尊榮和地位的象征,說明自己被皇帝重視。

有了冰,另一個問題随之出現,在古代冰塊的作用就隻能是降溫嗎?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 唐朝就有冰激淩 ≻—●

早在唐朝時期,中國的冰食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

盡管受到冰塊稀缺性的限制,但唐朝人對冷飲的追求和創新的精神,依然讓他們盡享清涼夏日的樂趣。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最早的時候,人們想要擷取冰塊隻能等到冬天,去大自然裡撿拾,後期皇權掌握了冰的開采,普通人很難得到冰塊,隻能依靠賞賜。

到了唐朝末年,古人無意間學會了制冰技術,即使在夏天也能制冰。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夏天天氣炎熱,冰鑒雖然可以保溫保冷,但是創造不出冰來,古人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原來,唐朝末年在生産火藥時,無意間開采出了很多硝石,古人發現硝石吸熱,可以讓水迅速降溫并且結成冰。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從此之後,人們用冰再也不受季節限制,而冰制品也越來越層出不窮。

在唐朝的街頭,就已經有冰激淩的出現了,很多人覺得這不是真的,但其實這确實有史料記載。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唐朝社會大環境繁榮,對外交流也十分頻繁,很多外來的思想和商品進入大唐,其中就有冰激淩的出現。

冰激淩在古代有一個别的名字——“酥山”,作為冰激淩的前身,酥山在唐朝的宮廷和貴族間流行一時。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酥山是一道甜品,它以冰塊為基底,覆寫着豐富的奶油或酥油,并以花朵和彩樹為裝飾,做工精細、美輪美奂。

然而由于冰塊在唐朝初期還很稀缺,酥山仍然隻能在富人和貴族之間流行,并未普及至普通老百姓。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這讓普通人們隻能羨慕富有階層的幸福享受,并無法嘗到夏日冰飲的清涼。

除了酥山,隋唐時期還湧現出了一種名為“飲子”的飲品,可謂開創了中國冷飲的新時代。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這些飲品主要由各類果品和草藥熬制而成,其中有些類似今天的保健飲料,不僅解渴,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飲子因為其豐富的口感和保健作用,成為了隋唐時代消費者的最愛。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當時的長安街頭随處可見“飲子店”,就像現在的街頭奶茶店一樣繁榮。

在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中,唐朝的冰食文化繼續推進着,街頭賣冰這個行業首次出現,成為了一種謀生手段。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這些賣冰者常常挑着裝滿冰塊的擔子,在大熱天裡穿梭于人群間,期望能藉此盈利。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商販都懂得經營之道。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有的商家賣不出去,又不肯便宜賣了,最終隻能融化在自己手裡。

有的商家為了賺錢一直漲價,顧客買不到合适價位的冰,隻能拂袖回家。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随着古代冰塊的穩定供應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唐朝人們對冷飲的喜愛由富貴階層向平民階層逐漸普及,創造了一個獨特而燦爛的冷飲時代。

這一現象,不僅僅反映了當時唐朝經濟的繁榮和對奢侈品的追逐,更展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創新思維的傳承。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 結 語 ≻—●

冰箱的曆史發展與社會變遷息息相關,它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實用工具,更是社會等級制度的展現。

冰箱的存在,象征着财富和權力,在古代隻有貴族和富人才能享用。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百姓才能想出各種各樣的儲存食物小妙招。

這些儲存技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使得古代的儲存技術變得複雜且有效。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冰箱的發展曆程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的演進過程,更是社會結構和人文環境的縮影。

那麼随着科技和社會的不斷變革,未來冰箱的角色又将如何演變呢?

沒有冰箱和空調,古人如何冷藏食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