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作者:北青熱點

2023年初,一部《狂飙》炸響開年,但受疫情影響,業内依然彌漫着觀望和悲觀情緒。2023收官在即,年終回望,今年亮相的劇集在品質提升和創新上都有亮點,題材遍地開花。其中有22部豆瓣評分8分以上劇集,比去年增加3部,整體沒有辜負觀衆的期待。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對2023劇集口碑和熱度的複盤反思,大時代、大變革、大家族等面面俱到的“大部頭”少了,相對而言,在一定題材中抓住一個精準點位深挖猛打、尋求多種元素融合突破,在現有類型中“小步”前進、提供更為差異化情緒價值的作品多了起來。

懸疑劇瓶頸期中,口碑驚豔的《漫長的季節》打破僵局;行業劇集中爆發,《問心》《無所畏懼》《平凡之路》,還原真實職場,回歸真正的職場人視角;滿足溫暖治愈需求的《故鄉,别來無恙》《去有風的地方》撫慰人心;女性題材高位震蕩,湧現了表達更為尖銳和沖突更為強烈的《不完美受害人》《好事成雙》;古偶和現偶統統照進現實,頂流們幾家歡樂幾家愁,假大空的懸浮劇翻車很難看,《我的人間煙火》《以愛為營》得到了狠狠的教訓……大緻可以看出,2023獲得市場成功的作品,對IP、明星的依賴度都在降低,而針對現實生活的原創,特别是洞察人們真實生活中的細微情緒,抓住社會思潮流變中的真命題,通過劇集做出表達和回應的比例在大幅提高。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總之,這一年确實沒有一部比肩《人世間》的所謂“全民大劇”,但從古裝到現代,從現實到科幻,2023劇集市場人世間的故事從未缺席。這些多樣化的作品,嘗試更年輕化的創作口吻,尋找更下沉的困境與表達,審美、議題、價值觀,全方位擁抱閱聽人的“大多數”。2023年的劇集,更懂觀衆了。

女性題材議題更為“下沉”

“這兩年是非常好的女性題材創作時期。”《愛情而已》制作人徐曉鷗表示。她認為中國女性對自我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創作者也在不斷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什麼在産生力量,最後會導向哪裡,如何通過作品呈現和回應這種變化,“我們一直密切關注女性使用者的情緒變化,并且逐漸形成議題預判能力。”在徐曉鷗看來,整個社會過去幾年對女性的社會價值、職業價值等已經有基本共識,女性也更注重自我獨立和平等的價值。然而很多女性的困惑發生在細微之處。“尤其是二三線城市,跟一線城市是不同的世界,女性職場競争沒有那麼激烈,家庭感更重,社會關系更緊密,困惑會更細微深沉”。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在這種判斷和洞察基礎上,很多表現亮眼的女性題材作品不約而同在有意識地拓展邊界。如《愛情而已》,被視為青春、情感、小人物叙事等多個創作切口上的“清流”。“而已”的豁達态度,踩準了“要事業腦不要愛情腦”的女性觀衆轉變,它一邊回答了現實中“姐弟戀”的新解法,一邊解鎖了兩性關系中更為健康的可能性,是真正能夠受到觀衆認同的時代了解和生活呈現;還有《不完美受害人》《好事成雙》《無所畏懼》等女性題材以高熱度攪動市場,跟過往作品相比,它們無論故事背景、人物設定如何,都沒有把女性角色塑造成觀衆期待的、分分鐘勇敢說不、打臉回去的爽劇女主角,而是把人性中自私算計等等所有褶皺打開,是一體多面的人物。

随着女性題材在2023年的創新和更新,那些陳舊“配方”諸如家庭主婦重返職場+精英男性外挂拯救,随着觀衆厭倦而失靈。事實證明,隻要在作品中注入最當下的“魂”和“真實情緒”,哪怕并沒有脫離舊有的類型架構,都可以得到觀衆積極的回應。

現實準繩衡量古偶現偶得失

除了現實主義題材,古裝偶像劇和現代偶像劇雙雙掌握着流量密碼,是市場呼風喚雨的寵兒。然而2023年,曾經憑借古偶大火的男演員們,卻紛紛在“現代偶像劇”上栽了跟頭。楊洋主演的《我的人間煙火》成為群嘲重災區,風評跌入谷底;一年前還是《蒼蘭訣》魔尊的王鶴棣,今年的《以愛為營》被網友吐槽為“土營”;羅雲熙等主演的現偶劇集也多是粉絲的狂歡,播出資料跟“出圈”相去甚遠。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同樣的演員,為何一到“現偶”就紛紛啞火失靈,演技、台詞上的短闆一覽無餘呢?縱觀這幾部“衆矢之的”,無外乎失真和陳舊——都2023了,“現偶”裡的角色還限定在清一色的霸道總裁,與女主角“先吵後愛”的老套路;對主人公人格魅力的想象,仍然離不開刻闆的霸道總裁形象——《以愛為營》中,王鶴棣依舊用“十年前”的标志性動作來塑造人物,皺眉、扶眼鏡、整理袖口,整劇彌漫着令人愕然的“土味”。

《我的人間煙火》則陷入了現偶另一種典型怪圈,即貌似進行“愛情+職業”的雙線刻畫,實則職業元素隻是充當愛情的助攻工具,并為主角增添職業光環。這種功利心之下必然導緻職業線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題材并沒有原罪,2023也有不少成功的古偶、現偶作品,它們能在本身難以形成突破的大環境下獲得認可,同樣也是因為承載着創作者對現實的洞察和回應,傳達跨越古今的情感關照,這些差異化的情緒價值提供,成為好口碑的關鍵。例如《長相思》第一季,東方幻想美學的宏大構架下,細膩講述關于成長、同行、分離的故事,一女四男的配置融合講述愛情、親情、友情、家國情,是符合現代價值觀與審美的群像人物成長。龔俊主演的《我要逆風去》是一部因“偶像”偏見而被低估的現實主義偶像劇,它的核心是國潮崛起以及民族企業“小而美”的現實困境。作為一部偶像劇,除了顔值達标其餘都不再是傳統意義的人設,例如男主人公作為投資人,最終從狼性的資本市場找到了多方共赢的最優解,這與現實中的資本困局和觀衆内心期待不謀而合,真正實作了“愛情+事業”雙線堅挺不爛尾。

由此可見,要想在高投入高回報的“古偶”劇和“現偶”劇範疇獲得成功,既不能簡單複刻過往成功案例,更沒有捷徑可走。

“悅納平凡”同頻“治愈劇”成氣候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古偶”和“現偶”流行是因為年輕觀衆更傾向于在一個虛構世界中,所謂“嗑生嗑死嗑CP”,獲得對現實處境的暫時消解和逃遁。而2023年,觀衆似乎更有耐心和意願,看一個建構于現實世界的涓涓細流小美好式的作品,例如《去有風的地方》《故鄉别來無恙》《愛情而已》《卿卿日常》。

“藝”起歸來 | 2023年國劇:從生活出發,不再依賴IP與明星

當下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悅納平凡”,而這些“治愈系”劇集在價值觀和情感表達上與之同頻。例如對挫折失敗有着更深的了解和包容;在叙事節奏上塑造着日常舒緩接地氣的生活狀态;對普通人友好而平視,着力塑造群像,弱化主角光環,賦予平凡小人物鮮活靈動的代入感;内容上愛情不再是絕對主題,親情、友情、兄弟情、夥伴情等多元情感連結,給觀衆帶來更多溫暖感動。

如何看待“治愈系”在2023年形成新氣候,或許可以概括這一年劇集市場運作的底層邏輯。制作人陳菲說,把視野拉得更開,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下,無論女性觀衆,還是不同年齡段的男性觀衆,所有人都在面對比以往更大的挑戰和焦慮,無論就業、經濟、生活,還是内外部環境。面對多變的當下,通過作品幫助觀衆坦然的和焦慮共存,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世界的參差多元,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下安放自我、自我實作,既是内容創作者的責任,也是使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