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作者:法理學思

衆所周知,清康熙朝時期“九子奪嫡”搞得整個朝堂烏煙瘴氣,參與奪嫡的皇子們更是幽禁的幽禁,被貶的被貶,即便是最終赢家雍正一派也是有所損失。

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有這麼一個皇子好命的讓人妒忌,康熙62歲生他,雍正疼他13年,隻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他低過一次頭,這個人就是康熙最小的皇子——胤袐。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老來得子,寵愛有加

康熙五十五年,老年的康熙帝迎來了他最小的兒子,這讓已經62歲的康熙欣喜若狂。一來,康熙年齡已大,但是人老之後難免不服輸,更不想承認自己已經老了。

但現實不會是以而改變,随着時間的推移康熙的身體在逐漸衰弱,不受控制地衰老,即将到來的死亡難免讓他感到恐懼,而這個兒子的出生,在康熙看來則在某種程度證明了他的身體還很康健,如何讓他不開懷。

二來,此時康熙朝的九龍奪嫡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前朝的政治傾軋,衆子間反目成仇、兄弟阋牆,甚至是針對他這個親生父親,天下之主的算計也不曾斷絕。

再加上為了平衡政局,康熙此時已經完成了他二廢太子的舉措,大阿哥胤禔也已經被他圈禁在府,曾經占據他目光最多的兩個兒子都被他親自踢出了這場禁賽,剩下的兒子們也都觊觎着他的皇位。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年老的康熙感到十分的難受,胤袐的出生正好填補了他心中無處可發洩的父愛,這個新生的純潔的孩子讓他感到了久違的天倫之樂,讓他在前朝積攢的壓力得以釋放。

三來,胤袐的年齡太小,對于參與奪嫡的哥哥們而言,這個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的小弟弟是沒有任何威脅性的,反而是值得拉攏的對象,對于朝臣而言,胤袐也不會是他們選擇追随的皇子,是以康熙可以不帶有任何壓力地喜愛這個孩子。

這讓皇二十四子胤袐一出生就極為受寵,康熙為了他給本就極為受寵的陳氏提了位份,平日裡有什麼好事也都會連帶着算上陳氏的一份,可以說是“母憑子貴”的典型代表了。

再加上又與上文說的年齡差距,胤袐雖受寵卻不為哥哥們所嫉恨,甚至時有關照,日子過得很是快活,可惜好景不長,胤袐六歲之時康熙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胤袐失去了寵愛他的父親。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但他的生活卻并不是以而失意,原因就在于下一任帝王雍正對他的寵愛仍然是十分拿得出手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雍正登基,優待幼弟

提及雍正帝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的鐵血手腕,和面對奪嫡失敗的兄弟們堪稱秋風掃落葉般的冷酷無情,這樣的一位帝王為何獨獨對胤袐青眼有加?

原因有二:

其一,出于一個帝皇的政治考量,正如上文所說,康熙朝後期的九子奪嫡過程堪稱血雨腥風,為争位不同派系的皇子之間早已如仇人一般,付出太多以緻即便最後勝負已定也仍然心有不甘。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雍正在對兄弟的處理問題上最有名也最為人诟病的當屬對老八老九的處置。由于在雍正登基後,以老八廉親王胤禩為首的朝廷勢力仍然在不斷地給雍正找麻煩,甚至還挑唆他的長子弘時與他作對,這讓雍正極為惱火。

是以在老八老九争權失敗後,雍正給他們的處置也夠狠。二人均被廢為庶民不說,甚至還被雍正從皇氏宗譜之中除名,就連原本的姓名也被剝奪。

雍正親自為他們二人取名為“阿史那”“塞思黑”這兩個在滿語中極具羞辱性的名字,并将二人囚禁至死。雍正甚至還将自己的長子弘時過繼給了胤禩。

一來弘時不分好壞的站隊行為徹底惹惱了他,二來胤禩是有自己的孩子的,雍正把弘時過繼給他,弘時就排在了胤禩所有孩子前頭,即便後來胤禩一脈被赦免,恩典也隻會落在弘時身上,胤禩真正的子嗣則可能壓根享受不到,可見雍正是真的被氣壞了。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但雍正對他們的處置比較太狠了,再加上他對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胤祯的态度也很是冷酷,這就導緻他在天下文人眼中被标上薄寡恩的标簽。

在這樣的情形下,雍正需要想辦法打破人們對于自己的印象,而年幼的胤袐則是極佳的選擇。比較此時的胤袐還很小才六歲,小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你對他好他也對你好。

而且胤袐的年齡和身份擺在這裡即便再怎麼寵愛,也不會危及前朝局勢,再加上胤袐生母早亡,成了沒爸沒媽的孩子,古人講究“長兄如父”,雍正對胤袐多加照顧更是理所應當之事。

于是雍正下旨将幼弟接進宮中和他的皇子們一同撫養,又早早冊封其為親王,對比他辛辛苦苦給四哥幹活才更新的十七哥,這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曆經三朝,榮寵加身

再加上他和從小和皇子們一起長大情誼非同一般,而且作為皇叔,胤袐的得寵并不與他們的利益相沖,是以皇子們對胤袐也是多以拉攏為主,胤袐成功在大侄子乾隆登基之後繼續保持了他的榮寵。

在清史記載中乾隆對他的這個小叔叔一直多有寵信,經常賜下賞賜,隻有一次給了他這個小叔叔沒臉,還是因為胤袐喝酒喝大了沒打好配合下了他的臉。

當時,八旗子弟因大清國策的優待而日漸放縱,大部分人隻知走街串巷招貓逗狗不說,就連日常的禮儀也日漸懈怠這讓乾隆很是不滿,為表達自己的态度警示八旗子弟,乾隆專門召開了一場“鴻門宴”。

不料,乾隆前腳剛在宴會上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後腳胤袐就因為醉酒失态,失了禮節,這讓乾隆很是不喜,胤袐在旁人的提醒也很快反應了過來。

康熙62歲才生下他,被雍正當“兒子”養,乾隆登基後,逼小叔低頭

自己這是一不小心打了皇帝侄子的臉啊,連忙向乾隆請罪,乾隆也是借坡下驢,将胤袐一番訓斥這事也就輕輕接過了。

但這番不大不小的波折,卻是胤袐在清史記載中唯一受到的來自帝皇的訓斥,除此之外他的人生可謂是順風順水,羨煞旁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