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基金趙強:堅持逆向投資 長期擁抱高盈利公司

作者:中國證券報

與趙強聊得越久,越能被他的樂觀和堅韌所感染。碩士畢業于南開大學财務管理系的他,是一位非典型式的天津人,除了與生俱來的幽默,趙強似乎并不喜歡安逸與悠閑,反倒是“勤奮熱愛、勇于挑戰、突破自我”被刻進骨子裡,成為他馳騁在價值投資“大風大浪”中的“槳與帆”。

經曆20年的浮沉洗禮,既管理過專戶産品又掌舵過公募基金的趙強,逐漸有了許多對投資真谛的感悟。他坦言:“正确的價值觀和投資理念是投資的靈魂,是穿越市場牛熊的法寶,不能為了短期的業績壓力放棄原則去投機取巧,要靠優秀企業創造企業價值盈利,堅持逆向投資,追求高品質增長,并始終做到知行合一。”

新華基金趙強:堅持逆向投資 長期擁抱高盈利公司

趙強,南開大學碩士,2016年11月加入新華基金,任新華基金權益投資總監,管理新華優選分紅混合等7隻産品,長期業績排名靠前。自2003年加入基金行業以來,先後在華安基金、國金基金、英大基金、中歐基金等公司任職,投資經驗豐富。

财務科班出身的趙強,對企業财報尤為敏銳,多年的摸索與實踐讓他對ROIC(投入資本金回報率)這個名額愛不釋手。他表示,以ROIC為錨去尋覓好企業,衡量的是經營利潤率,能夠很好地測算出企業投入資金的使用效果和賺錢能力。

談及心目中高品質公司的标準,趙強認為,主要有五個方面:擁有高ROIC的盈利能力、以現金流為代表的盈利品質好、輕資産的盈利模式、長期穩定的需求、供給上的高壁壘。這些篩選次元讓他十分青睐白酒、醫藥及逆變器等賽道。

突破自我 持續學習和進步

作為土生土長的天津人,趙強的幽默與樂觀讓人感觸頗深,他難掩對投資的熱愛笑着說:“投資似乎是世界上唯一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的職業,不管過去多麼光輝耀眼,一旦停止學習和進步,用不了多久便會被市場的浪潮吞沒。”

碩士畢業的趙強,第一份工作選擇了離家近的招商銀行。彼時,中國股市方興未艾,趙強坦言:“銀行的工作更加考驗綜合能力,對财務技能和研究的要求并不高,我總想把自己的專長學以緻用,于是我鼓起勇氣離開家門口來到北京,選擇了更具挑戰的基金行業。”

2003年加入華安基金的趙強,并沒有獲得從研究員做起的工作機會,而是從機構銷售做起,那時候基金行業的門檻和競争壓力已經“水漲船高”。“既然選擇了就要努力做好,一幹就是五年,離開時已當上了北京分公司的副總,但投研仍是我心目中的‘白月光’。”他說。

2008年,趙強做了人生第二次選擇,放棄了銷售上司崗位,來到一家新成立的小規模基金公司做研究員,覆寫的主要是消費和周期行業。

努力轉型終于有了回報。2012年新成立的英大基金“招兵買馬”,向趙強抛出橄榄枝,加盟後的他很快就被提拔為投資經理助理,專門協助上司管理專戶。2014年,英大基金發行第一隻公募基金時,他成為了這隻産品的掌舵人。

他感慨道:“我的财務功底開始嶄露頭角,并獲得了時任投資總監夏春的賞識,他是那個時代的‘頂流’基金經理,他的投研方法和操作風格至今仍影響着我。”

2015年初,趙強加盟了中歐基金事業部,更加擴寬了眼界,也接觸到了更大的資金規模,但當年遭遇股市大幅調整,又遇到一個轉折,直到2016年底來到新華基金。

回首過去,趙強面帶微笑又坦然地說:“轉型的代價和過程非常痛苦,既要面對别人的不認可,又要從零開始,思維方式、短期收入下滑可能都會受到巨大影響,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最重要的還是對自己有信心,信心的背後是對自己能力的預判和肯定。”

“這種堅持的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及‘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信念,恰恰是長期價值投資所必需的重要品質,讓我面對行情和業績起伏時多了一份從容和樂觀。”趙強說。

靠高品質企業創造價值盈利

20年來,經曆了A股跌宕起伏的趙強發現,市場背後總是彌漫着貪婪與恐懼,極端時刻還裹挾着狂熱的杠杆和極度的悲觀,他見證了無數非理性投機,也時常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應該要賺什麼樣的錢?”

在趙強看來,價值投資就是認識生意的本質屬性,基于對基本面的了解,尋找長期價值被低估的高品質公司并長期持有,從企業持續創造的價值中獲得投資回報。

“一句話,價值投資是靠高品質的企業創造價值盈利。”趙強表示,掙公司的錢是個正向博弈,假如你的運氣不太好,買在高點了,但是公司每年都能給你創造價值,假以時日大機率還是能賺到錢,不排除有不菲的回報。

趙強表示,是以,要選擇市場上最能保持長期高盈利的公司進行投資,要以企業所有者而不是交易者、投機者的心态,選擇那些具備好的商業模式、有優秀的管理層、有高競争壁壘的企業進行長期投資。

逆向思維投資也備受趙強推崇,他認為,要順大勢逆小勢,順應行業發展的大潮流,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逢低買入高品質公司,特别是在市場恐慌泥沙俱下的時刻,逆勢買入優秀公司;在市場狂熱“雞犬升天”的時刻,保持冷靜理性。

高盈利似乎成為趙強格外看重的标簽,如何衡量這個次元變得異常重要。财務背景出身的他一直堅信ROIC是關鍵名額,從曆史統計來看,絕大多數年份高ROIC公司有着顯著超額收益。

“ROIC是指稅後營業利潤除以投入資本(包括流動資本與固定資本之和)的比率。ROIC衡量的是經營利潤率,并且剔除了資本結構變動的影響,比ROE(淨資産收益率)更加客觀,是綜合考量企業競争力的核心名額,也是衡量企業是否賺錢最核心的名額。”趙強稱。

落實到具體行業,趙強表示,從過去十年平均的ROIC增速來看,食品飲料、醫藥、電子行業增速較快,市場都給與了較高的估值,但在具體操作中也要對過高估值保持敬畏之心。“此外,需要警惕高ROIC公司的變化趨勢。”趙強認為,這決定了股價的邊際變化,當優秀公司變差或者非常貴的時候,要适當舍棄,不能有留戀和僥幸的心态,也不能過于執着。

優質龍頭資産估值有望回歸

加入新華基金後,趙強先後管理了新華政策精選股票、新華優選分紅混合、新華行業靈活配置混合等7隻公募基金,長期業績領先。在這些産品中,他主要長期布局了次高端白酒及地産酒、醫療器械和逆變器等賽道個股。

“白酒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行業,每輪牛市起來,白酒都沒落下過。”趙強認為,白酒行業出牛股最核心的邏輯,正是其盈利能力強和壁壘足夠高,這個行業很難出現新品牌供給,一旦需求“跑”起來,股價就會快速上漲。

對于次高端白酒及地産酒的配置,趙強解釋稱,這類白酒的價格一般分布在100元至300元,是普通老百姓日常消費和走親訪友夠得上的,跟商務關系不大,随着疫情過去,需求大漲,是以今年這類白酒漲勢喜人,有些股價已創新高。

對于醫療器械的布局邏輯,趙強表示,一是看好老齡化背景下的醫藥賽道“坡長雪厚”;二是醫療器械沒有太多集采壓力,多為醫院單獨采購;三是醫療器械公司偏制造業,其産品專利到期之後,相對創新藥仍具有價格競争力,也無需創新藥的專業研究背景;四是在政策大力支援下,國内公司憑借工程師紅利和較強成本效益,正從中低端向高端滲透,是以這兩年相關公司發展迅速。

對于新能源賽道這兩年大幅走弱,趙強稱,主要是供給格局惡化,庫存在短時間内難以去化所緻。長期來看,新能源的趨勢性機會依然存在。

趙強進一步表示,很多逆變器公司目前極具成本效益,未來仍可實作較快增長,行業龍頭甚至能夠達到30%的增長率。不少公司目前處于超跌狀态,其商業模式、長期邏輯和盈利能力均未改變。

“這正是價值投資的艱難之處,明明知道是好公司且價格合适,但股價一直走跌,就看你能否拿得住。盡管短期很痛苦,但拿住了才能符合長期的收益。”趙強坦言。

對于擇股和擇時政策,他表示,更多的還是選擇自下而上研究公司,至于左側右側可能不太重要,但大部分的擇時結果會偏左側一點,因為喜歡更早布局。

趙強也尤為看重公司盈利和安全邊際,較為警惕财報惡化的科技類公司。但鐘愛白馬股的他也認為,再好的公司一旦股價透支了未來,漲不動也會掉下來,是以需要适當做波段,特别是漲幅較大時,一定要回避。

展望2024年,趙強表示,今年多重因素壓制賺錢效應,“啞鈴型”政策逐漸成為主流,一方面是高彈性、有邊際變化的主題性機會乃至小微盤股受捧;另一方面是追求高股息、确定性強的紅利資産。但明年有望從“啞鈴型”回歸到“再平衡”,随着全球流動性拐點臨近疊加海外資金寬松,将帶動優質龍頭資産估值回歸。

面對目前,趙強微笑着說,低谷的時候,一要堅定信念,二要好好學習,三要積極布局超跌的好公司。在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内,可以适當加倉,而不是越跌越空倉。

新華基金趙強:堅持逆向投資 長期擁抱高盈利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