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作者:南齋孤風

專項扶貧。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遭遇了不少的難點。

為了幫助當地貧苦人民脫貧,一些扶貧幹部們,可謂是費勁了心血。

當然,脫貧攻堅,除了需要當地政府幹部們付出之外,企業的幫扶同樣也是重中之重。

有了企業,在這些貧困地區投資,針對各個不地區進行立項。

進而幫助當地居民擺脫貧困,專項扶貧的任務才能夠繼續下去。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那時候很多企業,都承擔得起了專項的扶貧任務。

作為萬達的老闆王健林,也參與到了其中。

但是,他卻與一位八零後的縣長之間,起了不小的沖突。

他們是因為什麼起了沖突,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這位年輕的縣長現在又在做什麼呢?

不同看法

作為萬達的老闆王健林。

對于專項扶貧這樣的專項任務,也是十分感興趣的。

在進行扶貧之前,對貧困地區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查,王健林在經過考察之後,将目光放在了貴州省的丹寨縣。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而當時,丹寨縣的縣長是一位十分年輕的幹部,名字叫做徐劉蔚。

面對王健林來此投資,當地人自然是十分歡迎。

王健林對于這位年輕的縣長,十分看好。

也看好了丹寨縣這個地方,打算在此開設一番事業。

脫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的貧困人員,沒有賺取工資的方式。

是以,首先要解決的。

就是如何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以供當地的居民就業。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原本的打算是,在此地開設養豬場和茶園。

但受限于當地沒有成熟的養豬體系,種植的茶葉在市場上又不占優勢。

是以,王健林認為,在此地依靠當地的自然風光,建設度假村來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是最好的。

利益沖突

雖然說王健林十分樂意,參與這些公益事業。

但實際上,他本人說到底還是一個商人。

除了幫助當地脫貧之外。

他一定是看到了有利可圖,才會投資這片區域。

在標明了幫扶方式之後,按理來說就應該進行相關建設,早日将度假村建設完成,這樣也能早日實作盈利。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但是在盈利方面。

徐劉蔚卻跟王健林之間,産生了不小的沖突。

像王健林這樣的老闆,自己的産業衆多,資金流不可能是固化一成不變的。

在這個項目上賺的錢,會投資到另外一個地區的另外項目上。

但是徐劉蔚卻認為,幫助丹寨縣進行了度假村項目建設。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在當地賺的錢,應該繼續留在當地。

這樣才能保證當地的經濟一直保留活力,脫貧攻堅任務才能長久地進行下去。

但如此一來,對于王健林而言,自己在當地賺的錢,卻帶不走。

對生意和資金流顯然有着很大的影響。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當時王健林甚至生氣說,這樣還不如拿出五個億,來給這些人分了算了。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王健林認為自己拿出錢來,幫助當地脫貧攻堅已經付出很多了。

你不能讓他一點都賺不到吧。

達成和解

雖然在這件事情上,雙方各占各自的理。

但最終目的,還是要給當地老百姓謀福祉。

兩個人在這個問題上各執己見,但最終還是放下成見,達成了深度合作。

王健林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幫助丹寨縣進行建設。

原本度假村的項目,在立項之後,也緊鑼密鼓地進行着。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大型的度假村建成後,能夠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工作崗位,才能真正讓當地的人解決貧困問題。

丹寨縣山清水秀,大部分的居民日升而做,日落而息。

做得也都是一些傳統的手工藝。

年輕力壯的勞動力,基本上都選擇了外出打工。

當地留有很多的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

而且交通閉塞,教育落後,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要解決當地的貧困問題。

首先要解決這裡交通閉塞的情況。

如果不通路,物資沒辦法運進來,度假村建成了,也沒辦法帶領遊客來到此處遊玩。

當地的很多手工藝品,比如竹編、苗繡等工藝品,其實十分精美,隻有在路修通了之後,才能夠有管道讓外界看到。

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購買這些手工藝品。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對于當地的居民而言,這又是一筆額外的收入。

徐劉蔚,顯然是一個十分負責任的縣長。

他來到了這裡之後,實地考察過很多次。

針對當地的情況,将扶貧任務進行了多番調整,讓政策盡可能貼合當地的情況。

由于當地的教育條件落後,很多的孩子早早辍學回家幫忙幹農活。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這樣不是長久發展之計。

除了修路之外,徐劉蔚也在教育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他推動了當地的兒童接受教育,完成義務教育。

在王健林來這裡之前,他其實已經做了很多。

但這裡真正想要發展起來,一定是要有企業投資,顯然王健林的到來解決了這個問題。

寫在文末

徐劉蔚十分年輕,上任之後,完全不怕吃苦。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看着任職的地方處處貧困。

他有心想要做出改變,也将想法付諸實踐。

而在面對王健林這樣的商人之時。

他并沒有因為年輕就放棄争取利益,他在用實際行動,盡可能地為當地軍民争取最大的利益。

他在任期間,政績突出。

确确實實帶領着貧困縣的人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而且這種脫貧并不是短時的,而是長期有效的,能夠幫助當地居民改善生活。

能夠吸引更多遊客前來,當地的手工藝品能夠賣出去。

留守的孩子們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在徐劉蔚的帶領下,這個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縣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徐劉蔚,也憑借着出色的政績,逐漸提升。

9年前,要萬達留下所有利潤,被王健林怒怼的80後縣長,現怎樣了

今年七月,正式任職了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

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廳級幹部。

僅僅三十九歲,就有了如此光輝的成績。

全都源自于徐劉蔚那一顆踏踏實實為百姓做實事,不怕吃苦甘願付出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