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作者:地圖解天下

#文章首發挑戰賽#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寫作的動力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據了解,大陸的渤海灣正在不斷變小,且已經生成了一個面積達5000平方公裡的陸地,那這究竟是何原因引起的呢?究竟是福是禍呢?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渤海是怎樣的?

渤海是中國最北的近海,也是完全屬于中國的内海,海岸線全長約3800公裡,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中央海盆以及渤海海峽五個部分組成。東西寬度約為346公裡,南北長度約為550公裡,總面積約為8萬平方公裡。渤海被陸地環繞,恰好位于遼甯省、河北省、山東省、天津市之間,地理位置獨特。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渤海的獨特地理位置造就了其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和資源。首先,渤海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海域中生活着各種珍稀物種,如黃海白海豚、華北豹海豹等。其次,渤海海岸線的延綿不斷,形成了許多美麗的海灘和海島。沿着渤海灣和遼東灣的海岸線,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海景和綿延的沙灘。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而渤海中央海盆則是一個廣闊的水域,擁有許多風光秀麗的海島,如大鵬灣、葫蘆島等。此外,渤海還蘊藏着豐富的海洋資源,如油氣、鹽堿、石油等。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對于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也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援。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渤海為什麼會縮小?

實際上,河北的沿海城市除了秦皇島之外,還有一些并不太出名的城市,比如唐山和滄州。尤其是滄州,很難與大海聯系在一起。滄州的主城區實際上并不靠近渤海,離海還有六十多公裡,開車也需要近一個小時。這樣的情況讓人有些想不通,明明叫做滄州卻與大海無緣。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然而,曆史上的滄州卻是與大海緊密相連的。在南北朝時期,設立滄州的初衷正是因為其地理位置靠近大海,取名為“滄海之州”。但是如今的滄州卻與大海相距甚遠,這是因為海岸線的後退導緻的。滄州和東營一樣,都是典型的陸進海退的例子。東營在2000多年前的齊國時期曾是一片大海,但随着海岸線的後退,東營逐漸露出地面。這也同樣說明,渤海一直在變小的事實。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渤海作為大陸的内海,海平面上升對其影響較小,是以短期内的海平面上升并不能擴大渤海海域。相反,渤海灣縮小的主要原因是黃河上遊水土流失。我們都知道,黃河流經的地區是大陸生态環境最脆弱的地區,尤其是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每年,雨水和黃河水沖刷下約有12到16億噸的泥沙被沖進黃河。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其中75%的泥沙被帶到海口附近沉積,多年累積導緻黃河入海口的灘塗面積逐漸增大。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為因素也是導緻該問題的原因之一。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嚴重,盡管海河和遼河流域的生态環境相對較好,但它們的出海口也出現了灘塗面積持續增長的情況。這主要是由于随着港口城市的發展,對城市面積的需求增加,是以人們進行了填海造陸。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渤海縮小是好是壞?

首先,渤海一旦填平,北方的港口數量将大幅減少。目前渤海的海岸線非常漫長,周邊有着許多港口,如營口、錦州、葫蘆島、唐山、天津、黃骅等。然而,填平後海岸線的長度将大幅縮減,港口數量将銳減,這将對沿岸各市的經濟造成極大的沖擊。從國土層面來看,渤海是大陸的内海,本應屬于大陸專屬領域。填海所得的土地與減少的内海面積形成正負相抵,填海效益本身就會打折扣。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是以,從各方面來看,渤海的存在對大陸目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種填海造陸的行為雖然滿足了城市發展的需求,但也對渤海灣的生态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填海造陸導緻了原本應該由海水充滿的濕地和灘塗變成了人工建設的土地,這破壞了渤海灣的自然生态系統。濕地和灘塗是許多珍稀瀕危物種的栖息地,它們的消失将對渤海灣的生物多樣性産生不可逆轉的影響。随着渤海灣面積的縮小,一些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統也受到了威脅。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渤海灣是中國最大的淺海灣,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然而,由于灣面縮小,漁業生産受到了限制,這對當地漁民的生計和漁業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然而,渤海的填平被視為自然法則,大陸隻能努力推遲這一趨勢,而黃河則被認為是渤海面積減小的元兇。作為中國的母親河,黃河也是生态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是以大陸對黃河的治理始終沒有松懈,實際上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多年來,大陸對黃河的治理工作始終如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和改善黃河的生态環境。首先,加強了河道的清淤工作,清理了大量的淤泥和垃圾,保持了黃河的通暢和正常的水流。其次,實施了生态修複計劃,恢複和保護了黃河沿岸的濕地和植被,提高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的穩定性。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在黃河流域的治理中,大陸還注重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系,通過科學的水資源排程和水利工程建設,合理配置設定和利用了黃河的水資源,保證了流域内各地的用水需求。同時,加強水污染治理工作,減少了對黃河水質的污染,保護了水生态系統的穩定性。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此外,大陸還注重了黃河流域生态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工作。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促使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黃河流域的保護與治理中來。正是通過這些努力,大陸對黃河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渤海正在逐年縮小,已形成陸地5000平方公裡,究竟是福是禍?

黃河的生态環境得到了改善,河道水質得到了有效保護,沿岸生态系統的穩定性得到了提高。這不僅對于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後續的治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