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關注”,擷取每日精彩内容,感謝朋友們的支援!
文|墨子翟
編輯|墨子翟
“人的一生有四态,年輕似孫悟空,中年早期似豬八戒,中年晚期似沙和尚,老年似唐僧!”
《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應該沒有中國人沒有看過吧,它才是真正的國民電視劇,從它播出至今已經37年,伴随着無數人的成長,也陪伴了一代人步入中年。
四個主角各有各的特色,年少時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因為他勇敢聰明,一直覺得他都很厲害,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夢想着能成為像他那樣的英雄。
可是随着年齡的增長,經曆的事情越來越多,也早在成長中消磨了原有的心性,知道了什麼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什麼是必須要往前走。
人到中年,回頭再看,很多事情已成定局,不能夠輕易改變,也醒悟原來到了這個年紀,四位主角中,最像的人竟然是沒有存在感的沙僧!
沙僧沒有存在感的根本原因
說他沒有存在感其實也不怪沙僧,因為師徒四人之中,隻有平時沉默寡言,忠厚老實,在大師兄打怪降妖,二師兄油嘴滑舌的時候,他永遠都是在後邊默默的挑着他的擔子。
整部電視劇下來甚至連幾句台詞都沒有,更别說有自己能夠吸引住觀衆們的特點了,在他的對比之下,兩位師兄顯得更加的出衆,也這是為什麼白龍馬有時候也看不起他的原因。
其實唐僧的不在意也占了很大的一方面,三個徒弟再帶個白龍馬四個人當中,大師兄是本領最強的,也是見識最廣大的,人脈最多的。
作為全隊裡邊最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再加上去往西天取經的路途上兇險無比,他連個自保能力都沒有,他自然而然最能夠依靠的就是孫悟空了。
很多人都不喜歡豬八戒,因為他好吃懶做,還特别喜歡耍小聰明,但不可否認,唐僧孤單的取經路上,就是有他的存在才變得生動有趣的。
而白龍馬呢,那可是唐僧的坐騎,他有将近一半的時間都在白龍馬的背上,他是最不能缺少的,相比較于這些,沙僧是真的沒有閃光點。
隊伍裡邊任何一個人都能夠代替他的工作,唐僧對他沒有什麼在意的地方也是正常的,畢竟他真的是可有可無。
孫悟空對他的态度對豬八戒的也不一樣,對于豬八戒他更像一個兄長,可以教訓豬八戒,或者欺負豬八戒,平日裡也喜歡和豬八戒逗着玩。
而他對沙僧呢,更多的是客氣,不會主動拉着沙僧去做什麼事情,根本不可能帶着沙僧去做什麼壞事,人參果那一次就是很好地證明。
可能是因為之前在天庭上的工作的原因,使得他的性格變得十分的沉默寡言,是以沙僧平日裡都是很少說話的,更别說費力的出聲讨好唐僧了。
很多人都好奇,這個沙僧到底有什麼本事,竟然能夠混進主角團裡?
為什麼能夠加入取經的隊伍
沙僧并不是一開始就是神仙的,他本領不高,也沒有什麼慧根,跟普通人最大的差別,也無非就是力氣大一點,但他一心想要成為神仙,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再加上他可能就是比普通人再幸運了那麼一點,才有了成為神仙的機遇,可是天庭也跟人家一樣,有着三六九等,沙僧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堅持啊。
于是乎,在他的努力之下他成為了天庭上邊的卷簾大将,很多人都覺得卷簾大将就是站在門口負責卷簾的職位,其實并不是的。
他的工作内容就相當于人家的護衛一樣,如果并不是因為那一次意外,我想憑借着沙僧的個性,他極有可能在那個崗位幹上一輩子。
可就算他是神仙,他也不能夠預知到意外的來臨,一個摔碎的琉璃盞,讓他失去了他本來依靠的工作,然後他就被貶了。
流沙河就是他的新的工作地點,是觀音告訴他,可以加入到那支西天取經的隊伍中的,有什麼該說了,為什麼 沙僧會和觀音産生關聯呢?
說起來也是意味深長啊,是沙僧主動挑釁觀音的,可沙僧在天庭那麼長時間怎麼可能沒有見到過觀音菩薩,再聯想到沙僧那種為了成為神仙付出那麼多努力的人。
怎麼可能甘心就這樣離開天庭,我想在流沙河的那段日子裡邊,沙僧心裡盤算最多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夠找到機會,脫離這裡。
等到觀音路過的時候,他腦中靈光一現,知道觀音菩薩的出現就是他最好的機會,他一直都知道,貴人幫助的重要性,從他還是個凡人的時候就知道了。
這麼一看是不是突然覺得,這個沙師弟好像并不像大家看見的那樣憨厚老實,但事實也确實如此,在去西天取經的道路上,很多時候隐藏着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最有心機聰明的其實是他
“有心機”這句話用來形容沙僧最合适不過了,不少觀衆可能會和我争論,說沙僧怎麼可能是那樣子的人,整個小隊裡最憋屈的人就是他了。
别着急,先聽我說,其實早就有迹可循了,唐僧作為一個倒黴體質,每天不是在被妖精抓走,就是在被大師兄救回來的路上,當然了,這隻是一種誇張說法。
但也确實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的,大家潛意識都覺得大師兄是英雄,因為每次都是他打跑的妖怪,沙僧的主要作用就是負責喊:“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可回顧之前的那些劇情,你會發現,沙僧的實力其實并不差,但是他卻很少出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子他就不會出風頭,以後也就不用幫孫悟空分擔這些工作。
最重要的是,孫悟空有資本不把妖怪放在眼裡,但是他沒有啊,萬一妖怪就此記恨上他,那不就是麻煩大了,以後不得煩死。
很多時候團隊裡邊發生争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中隻有沙僧在獨善其身,不去參與這種事情,他隻會保持中立,兩邊都踢皮球。
因為他知道,幫了那個這個就會對自己懷恨在心,到了中年之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必須的學會處事圓滑,學會打太極,不能夠直截了當的去站隊。
中年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像沙僧一樣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因為指不定什麼時候,你就得需要别人的幫助呢,一些事情自己看破了,也不能說破。
說出來很可能會打破表面上的和諧,沙僧深知這個到底,是以很多時候他就算看清楚一些事情,也會選擇悶在心中不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