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点击“关注”,获取每日精彩内容,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文|墨子翟

编辑|墨子翟

“人的一生有四态,年轻似孙悟空,中年早期似猪八戒,中年晚期似沙和尚,老年似唐僧!”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应该没有中国人没有看过吧,它才是真正的国民电视剧,从它播出至今已经37年,伴随着无数人的成长,也陪伴了一代人步入中年。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四个主角各有各的特色,年少时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因为他勇敢聪明,一直觉得他都很厉害,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梦想着能成为像他那样的英雄。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也早在成长中消磨了原有的心性,知道了什么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什么是必须要往前走。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人到中年,回头再看,很多事情已成定局,不能够轻易改变,也醒悟原来到了这个年纪,四位主角中,最像的人竟然是没有存在感的沙僧!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沙僧没有存在感的根本原因

说他没有存在感其实也不怪沙僧,因为师徒四人之中,只有平时沉默寡言,忠厚老实,在大师兄打怪降妖,二师兄油嘴滑舌的时候,他永远都是在后边默默的挑着他的担子。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整部电视剧下来甚至连几句台词都没有,更别说有自己能够吸引住观众们的特点了,在他的对比之下,两位师兄显得更加的出众,也这是为什么白龙马有时候也看不起他的原因。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其实唐僧的不在意也占了很大的一方面,三个徒弟再带个白龙马四个人当中,大师兄是本领最强的,也是见识最广大的,人脉最多的。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作为全队里边最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再加上去往西天取经的路途上凶险无比,他连个自保能力都没有,他自然而然最能够依靠的就是孙悟空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很多人都不喜欢猪八戒,因为他好吃懒做,还特别喜欢耍小聪明,但不可否认,唐僧孤单的取经路上,就是有他的存在才变得生动有趣的。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而白龙马呢,那可是唐僧的坐骑,他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白龙马的背上,他是最不能缺少的,相比较于这些,沙僧是真的没有闪光点。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队伍里边任何一个人都能够代替他的工作,唐僧对他没有什么在意的地方也是正常的,毕竟他真的是可有可无。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孙悟空对他的态度对猪八戒的也不一样,对于猪八戒他更像一个兄长,可以教训猪八戒,或者欺负猪八戒,平日里也喜欢和猪八戒逗着玩。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而他对沙僧呢,更多的是客气,不会主动拉着沙僧去做什么事情,根本不可能带着沙僧去做什么坏事,人参果那一次就是很好地证明。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可能是因为之前在天庭上的工作的原因,使得他的性格变得十分的沉默寡言,所以沙僧平日里都是很少说话的,更别说费力的出声讨好唐僧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很多人都好奇,这个沙僧到底有什么本事,竟然能够混进主角团里?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为什么能够加入取经的队伍

沙僧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神仙的,他本领不高,也没有什么慧根,跟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也无非就是力气大一点,但他一心想要成为神仙,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再加上他可能就是比普通人再幸运了那么一点,才有了成为神仙的机遇,可是天庭也跟人家一样,有着三六九等,沙僧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坚持啊。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于是乎,在他的努力之下他成为了天庭上边的卷帘大将,很多人都觉得卷帘大将就是站在门口负责卷帘的职位,其实并不是的。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他的工作内容就相当于人家的护卫一样,如果并不是因为那一次意外,我想凭借着沙僧的个性,他极有可能在那个岗位干上一辈子。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可就算他是神仙,他也不能够预知到意外的来临,一个摔碎的琉璃盏,让他失去了他本来依靠的工作,然后他就被贬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流沙河就是他的新的工作地点,是观音告诉他,可以加入到那支西天取经的队伍中的,有什么该说了,为什么 沙僧会和观音产生关联呢?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说起来也是意味深长啊,是沙僧主动挑衅观音的,可沙僧在天庭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没有见到过观音菩萨,再联想到沙僧那种为了成为神仙付出那么多努力的人。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怎么可能甘心就这样离开天庭,我想在流沙河的那段日子里边,沙僧心里盘算最多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够找到机会,脱离这里。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等到观音路过的时候,他脑中灵光一现,知道观音菩萨的出现就是他最好的机会,他一直都知道,贵人帮助的重要性,从他还是个凡人的时候就知道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这么一看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个沙师弟好像并不像大家看见的那样憨厚老实,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去西天取经的道路上,很多时候隐藏着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最有心机聪明的其实是他

“有心机”这句话用来形容沙僧最合适不过了,不少观众可能会和我争论,说沙僧怎么可能是那样子的人,整个小队里最憋屈的人就是他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别着急,先听我说,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了,唐僧作为一个倒霉体质,每天不是在被妖精抓走,就是在被大师兄救回来的路上,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夸张说法。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但也确实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大家潜意识都觉得大师兄是英雄,因为每次都是他打跑的妖怪,沙僧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喊:“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可回顾之前的那些剧情,你会发现,沙僧的实力其实并不差,但是他却很少出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子他就不会出风头,以后也就不用帮孙悟空分担这些工作。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最重要的是,孙悟空有资本不把妖怪放在眼里,但是他没有啊,万一妖怪就此记恨上他,那不就是麻烦大了,以后不得烦死。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很多时候团队里边发生争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只有沙僧在独善其身,不去参与这种事情,他只会保持中立,两边都踢皮球。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因为他知道,帮了那个这个就会对自己怀恨在心,到了中年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必须的学会处事圆滑,学会打太极,不能够直截了当的去站队。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中年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像沙僧一样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你就得需要别人的帮助呢,一些事情自己看破了,也不能说破。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说出来很可能会打破表面上的和谐,沙僧深知这个到底,所以很多时候他就算看清楚一些事情,也会选择闷在心中不去说。

三看《西游记》: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