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讨|《歡迎來到麥樂村》:到來,就是意義

作者:澎湃新聞

11月21日,現實主義題材劇《歡迎來到麥樂村》開播,該劇以中國援外醫療發展史為背景,但選擇以非常人性化且接地氣的觀點切入——“一個自負、好面子又有些可愛的中年男人,試圖跨越他的事業危機”,視角的選擇讓其差別于一般意義的職場劇、大衆印象的行業劇、正常的援外醫療劇,拉近了故事與觀衆的距離。

研讨|《歡迎來到麥樂村》:到來,就是意義

《歡迎來到麥樂村》劇照

劇情方面,《歡迎光臨麥樂村》有真實可感的職場和能夠讓年輕觀衆們産生情感共鳴的角色,此外,劇中的醫療隊群像、中年夫妻關系、援外醫生與家人的故事等也引發網友的讨論。

12月20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研讨|《歡迎來到麥樂村》:到來,就是意義

座談會現場

該劇的出品方代表、完美世界影視負責人曾映雪介紹,關于援外醫療隊這樣宏大的主題以什麼方式去展現給觀衆,“我們采訪了100多位全國各省的援外醫生,拍攝了超過1000小時的素材,并于去年12月,去非洲實地深紮調研及拍攝。”在制作時,主辦方也搭建了超過12000平的拍攝現場。

《歡迎來到麥樂村》的總編劇、總制片人梁振華回顧了該劇四年的創作曆程,說:“該劇的創作過程也是我們全體主創尋根和紮根的過程,從劇本創作時采訪百餘位援外醫生,到疫情期間組團遠赴坦尚尼亞深紮調研,我們在一步一步深入生活。”

梁振華特别提到大家評論《歡迎來到麥樂村》時所用的“鮮活”一詞,并談道:“對‘鮮活’這個詞我特别有共鳴,今天的主題創作已經有了與時俱新的審美表達和美學形态,我們盡量不要喊一句口号,我的了解中,創作時要轉換語态,規避說教,不要居高臨下,要平視,要拉近與觀衆的距離,要用形象生動的人物,情節和語言,來承載思想内涵。”

研讨|《歡迎來到麥樂村》:到來,就是意義

《歡迎來到麥樂村》劇照

梁振華也提到“合力”一詞,“‘麥樂村’輾轉中坦兩國六地拍攝,先後協調兩國機構數十個,170人的劇組赴非洲拍攝,動員外籍演員超過2000名。在當代題材的影視劇裡,這部作品的制作難度有可能創下了紀錄。”

導演金晔提到,《歡迎來到麥樂村》中最核心的一句話就是“到來,就是意義”,“我們以馬嘉這樣生動真實鮮活的人物,把援外醫療隊任期兩年的工作、生活、情感全方位的展示,每個人物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困境和心魔。我們用輕松幽默的風格去呈現他們的煙火日常。而在非洲實拍,不僅呈現了人文和地域上的奇觀,也呈現一種别樣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學。”

研讨|《歡迎來到麥樂村》:到來,就是意義

《歡迎來到麥樂村》劇照

《歡迎來到麥樂村》首席醫療顧問、第十八批援辛巴維(威)醫療隊隊員孫爽談道,這次去到非洲,是重逢也是再看見:“兩國六地從搭建場景的每一個儀器,每一張海報,醫護人員的每一次舉止着裝,到銀幕裡一閃而過的非洲病例,膠片資料,再到非專業人士根本無法察覺到的不到零點幾秒的心電圖曲線的變化和資料呈現,最後再到每個劇集中,漢語、英語、斯瓦西裡語三語的台詞和标題翻譯。這對我來說既不可思議也不可想象,我在劇組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部戲太難了。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呈現一種精良,我也透過這個拍攝的過程,感受到存在這部劇中的厚重的敬意和其中的細膩的情感。”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胡智鋒,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主任趙彤,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訊辦主任呂帆,劇評人李星文肯定了該劇在題材、内容、與藝術風格上的創新,認為該劇以“輕喜劇”的幽默化風格講述引人深思的生命議題,展現了援非醫療隊救死扶傷、薪火相傳的精神,并圍繞重大主題創作如何創新,實作從“事件”到“故事”的轉化等問題展開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