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作者:現代快報

視訊加載中...

12 月 21 日,江蘇啟東迎來了 -7 ℃的寒冷天氣,位于東海鎮大豐鎮村的打鐵鋪裡 " 熱氣騰騰 "。69 歲的陳兵用火鉗從老式火爐裡夾出鋼闆,随後利用空氣錘不斷敲打錘鍛,不久後一把農具就初步成形。刀、鏟、鍬、釘 …… 這間已經有近百年曆史的打鐵鋪," 叮叮當當 " 的捶打聲幾乎沒有一日停歇。從祖輩手裡繼承了這門手藝的陳兵,從事了這行當一輩子,如今也面臨着自己的困境。" 現在沒有人願意當鐵匠了,要是有人想學,我一定毫不保留地教會他。" 陳兵說。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打鐵鋪内陳兵與妻子忙碌着

三代人傳承打鐵鋪,十裡八鄉村民都來買

百餘平米的鋪子裡,随處可見歲月的痕迹。進門處堆放着原材料和邊角料,屋内的牆壁被煙霧燎成了灰黑色,老式火爐連着煙囪,三台巨大的空氣錘擺放在一起。這家打鐵鋪開張于上世紀 30 年代末,陳兵的爺爺就是一名打鐵匠,開了這家小鋪子。打鐵手藝和這間鋪子,在三代人中傳承,現在傳到了陳兵手裡。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陳兵在工作中

" 這麼多年都沒有搬過地方,十裡八鄉的都有人找過來。我 20 多歲就開始跟着父親學習,這一行幹了一輩子。" 陳兵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打鐵這門古老的傳統手藝,對于過去的農村來說非常重要。種莊稼,收糧食,家家戶戶都要打農具,到了農忙時分需求量更大。以前條件有限,打農具刀具主要依靠一雙手,是個實打實賣力氣的 " 苦活 "。現在有了空氣錘等工具,給打鐵匠省下了不少力氣。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鋼片燒紅

一塊看似不起眼的鋼片,被裁切成原材料 " 毛坯 ",送入熊熊燃燒的炭火裡。等到燒至通紅,陳兵将其穩穩夾出,安置在鐵砧上。空氣錘有節奏地上下錘鍛,陳兵則熟練地前後移動鋼片的位置,使其均勻受力,并不時彎下腰檢視鋼片的厚度。等到被錘打的鋼片的顔色變暗,便需要将鋼片重新送入火爐中加熱 …… 如此反複,直到這把刀具基本成型,便進入了淬火這一步。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砂輪打磨

" 鍛造不同的工具,需要的火候不一樣,淬火時有的用水有的用油。這裡面的掌握,最考驗鐵匠的功夫,需要長期積累經驗。" 陳兵說。将菜刀冷卻後,再利用砂輪,反複對其進行打磨,讓刀面锃亮,刀口變得鋒利。焊上刀柄,安裝木質搖桿,等到一系列步驟完成,一把經過 " 千錘百煉 " 的菜刀才算最終完成了。

雖然現在超市賣場裡,都能很便捷地買到廚具,但鄉鄰們還是喜歡來鐵匠鋪訂刀。" 刀的重量也不一樣,有三斤半的,有兩斤半的,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來選擇。自己打的刀耐用一些,也鋒利一些,就算用久了刀口韌了卷了,也能來回爐重新加工,拿回去繼續用。" 陳兵說。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為了讓鄉親們盡快拿到所需要的農具和廚具,陳兵日常都會打一些常用的備在鋪子裡。這家打鐵鋪,幾乎一年到頭不停工。每天早上 4 點多,陳兵就會開始起來準備一天的工作,一直忙到傍晚才收工。

來這家鐵匠鋪的除了村民,還有城裡的企業。" 有一家公司想定制一種釘子,用機器做出來的滿足不了要求,來找我定制。" 陳兵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現在已經跟這家公司合作了 10 多年,每個月要交貨七八千枚。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陳兵已經變形的雙手

老手藝無人繼承,他們希望能找到傳人

如今陳兵已經 69 歲,但依然堅守着這個老行當,沒有一天停歇。長年累月下來,他的雙手都被熏得黝黑,手指關節也因長期用力而變形。每日與飛舞的火花為伴,他的身上還有不少被燙傷的痕迹。最難熬的是夏天,高溫天氣裡守着火爐,是真正的 " 揮汗如雨 "。

69歲鐵匠守着百年打鐵鋪,希望找年輕人傳承手藝

" 這一行比較髒,也比較累,現在招人幫忙都很難。現在雇一個人幫忙幹一天活,要 250 元左右。" 陳兵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以前鋪子裡還有七八個幫工,現在也早已無法承擔人工費用。他的兒子在彙龍鎮從事婚紗攝影的工作,孫子在南京上學,後輩已經沒有人願意學習這門手藝,更不要說繼承這家近百年曆史的老鋪。

" 我一直希望能有人願意繼續學習這門手藝,我一定會将自己的經驗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陳兵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這間百年老鋪能 " 爐火不斷 ",打鐵手藝能繼續傳承下去,給鄉鄰們帶來便利。

現代快報 + 記者 嚴君臣 花宇 文 / 攝

(校對 胡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