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作者:帶你去旅行詩意天涯

那柯裡位于雲南省普洱市甯洱縣境内,曾是茶馬古道上最繁忙熱鬧的驿站之一。茶馬古道從唐代開始至清代,比絲綢之路早200多年。

北寨門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據《普洱府志》記載,明清時期以普洱府(現甯洱縣)為始點,四通八達有五條茶馬古道:東北路官馬大道,西北路關藏茶馬古道,東南路江萊茶馬古道,西南路旱季茶馬古道,南路勐臘茶馬古道。

那柯裡位于南路勐臘茶馬古道的第一站。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雲南省特色小鎮

推窗見青山,憑欄聽流水。

古道蹄聲響,入夢那柯裡。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那柯裡,原名“馬哭裡”。據說從磨黑孔雀坪下來或從思茅上來的馬幫,都須在那柯裡“榮發馬店”歇腳過夜。進出“榮發馬店”的馬幫須涉水淌過馬店前的一條溪流,面對冰涼的河水,馬兒或者涉水而過,或者從“馬跳石”上躍過,兩難選擇,因而得名“馬哭裡”。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馬跳石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後來官府修建了一座長20餘米的“風雨橋”,從此“馬哭裡”更名為“那柯裡”。

風雨橋,橋身以巨木為梁,橋面鋪闆,兩旁設定美人靠,形成長廊式走道。整座橋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可經兩三百年而不損。

風雨橋,是中央電視台節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在那柯裡驿站的風雨橋上,年輕的小阿妹相識了趕馬的小阿哥,融融的月光下,互吐衷情。小阿妹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小阿哥和馬幫,日夜思念着遠行的小阿哥,天天在橋頭翹首盼望,一首《馬幫情歌》就在這裡誕生了。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明清時期,那柯裡的馬店約有四、五家,每天能接待近50多人、300多匹馬。

榮發馬店始建于1831年,是茶馬古道上南行的重要驿站之一,儲存較為完好。

門口的楹聯:關山難越誰為主,萍水相逢我做東。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當年馬幫用的馬飲水石槽等遺迹、遺物,積澱了深厚的茶馬古道文化。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那柯裡茶馬古道,用人工打制的條石和礫石鋪成,路面寬0.5米到2米,順山勢盤旋上下,全長30公裡。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那柯裡茶馬古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當年的馬店,今天演變為騎馬、租馬的營生,使遊客感受到古老馬幫的興衰史。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踏着青石闆,尋找依稀可見的馬蹄印,仿佛回到馬聲嘶叫的古道歲月。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徜徉古鎮,這裡是記得住鄉愁的地方,長亭外,古道邊…….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品一杯茶,靜一靜心,沉澱世間浮華。偷得浮生半日閑,放松一下緊張的神經,緩解一下禁锢的思想。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古道陳列館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吊橋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千年橋,位于北寨門外,橋頭、橋廊有多處楹聯,号稱“絕版木刻”。

外楹聯:驿站千年唯數那柯裡,人間百味獨誇普洱茶。

普洱那柯裡古鎮,《馬幫情歌》的唱響地

題小詩一首《普洱那柯裡》:

翻山越嶺了無蹤,古道馬幫驿站逢。

風雨廊橋誰翹首,誰人聚散苦匆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