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作者:雲南網

2024年5月,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彜族自治縣迎來建縣70周年。70年來,江城縣從單一的産業結構到如今的“三産融合、多業疊加”;從城鄉二進制分割到城鄉融合發展;從曾經的“通路不通車、有邊無貿”到如今的“一口岸三通道”……70年,這座三江之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一幅經濟實力跨越式增長、産業結構多元化發展、人民生活大踏步前進、城鄉面貌大幅度提升、民生保障全方位改善的壯美畫卷。

2024年的縣城一角 刀元國 攝

對外合作深度賦能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70年來,江城縣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口岸發展提檔更新。通關便利水準不斷提升,勐康口岸成功獲批國際性常年開放公路客貨運輸口岸,設立進境糧食、水果指定監管場地獲海關總署批複同意;龍富口岸建設納入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項目全面開工建設。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中國勐康口岸

對外貿易水準不斷提升,精準落實對外貿易政策,積極鼓勵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和替代種植。2023年,境外替代種植12.35萬餘畝;勐康口岸進出口貨值6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10倍;進出口貨物種類從5種增加至190種,增長了37倍。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2015年中老越三國(普洱)邊境商品交易會開幕式

合作交流水準不斷提升,不斷加強與寮國、越南接邊地區的合作交流,成功舉辦了8屆中老越三國(普洱)邊境商品交易會,貿易成交額累計達1.25億元。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勐康口岸邊民互市

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70年來,江城縣牢固樹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編織了密實的民生“保障網”。

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和職業教育漸成體系,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由1954年的19所增加到2023年的44所,校舍面積達2.16萬平方米,學位達2.39萬個,國小适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别提高到100%、85%、91.94%,職業進階中學就業率達98%。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江城一中高中部 刀元國 攝

公共衛生事業穩步提升,全縣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衛生事業全面進步,醫療機構由1954年的3個增加到2023年的77個,增長近26倍,擁有床位數由1954年的10床增加到2023年的620床,增長了62倍。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2022年,江城縣人民醫院團支部被團中央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

公共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縣文化設施基本實作城鄉全覆寫,有14個非遺項目,33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老越三國丢包狂歡節”先後榮獲和入選雲南省“十大”民族狂歡節、雲南省文化優秀節慶項目、雲南省體育旅遊精品項目和體育文化優秀項目。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歌曲《人走茶不涼》入選第九屆“雲南文化精品工程”

生态文明蓬勃發展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70年來,江城縣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交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江城答卷”。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江城熱帶雨林風光 楊嘉才 攝

天變得更藍,專項整治大氣污染,強化涉氣行業整治,全面推行林長制,森林覆寫率達68.83%,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7.2%。水變得更清,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不斷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治理,着力加大紅河、瀾滄江兩大水系保護力度,國控和省控斷面水質均達Ⅱ類标準,縣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标率100%,獲評省、市級“美麗河湖”14個。土地變得更淨,強化農村兩污治理、化肥農藥減量治理,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縣域生态環境品質省級評價結果連續8年為優。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黃胸織布鳥 刀元國 攝

民族團結堅如磐石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70年來,江城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标,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引導各族群衆堅定“五個認同”,不斷增強基層組織活力,55個村(社群)黨組織建立了“新時代邊境先鋒隊”,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70年,普洱江城天更藍水更清,群衆幸福感不斷提升

70年風雨曆程、70年砥砺奮進、70年滄桑巨變。今天的江城,民生福祉惠澤于民,山水和諧的秀麗畫卷愈加凸顯,群衆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統籌:李赟靜 郭麗

記者:周鑫 楊吉娟

海報:段孝钊

鳴謝:江城縣委宣傳部

資料來源:江城縣融媒體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