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作者:資深媒體人journalist

筆者對中草藥趣聞傳說研究頗深,曾編寫《百味中草藥名稱趣話》一書,現利用《今日頭條》平台,将這百味中草藥趣聞傳說,重新整理逐藥貢獻給大家:

萱草在大陸有着幾千年的曆史,它的花朵芬芳馥郁,端莊迷人,顔色橙黃,花柄細長,宛如百合花一般的筒狀。萱草的花語是“忘記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也有“遺忘的愛”。每年的母親節,我們都會為母親送上一束康乃馨表達感恩。但其實,康乃馨是個“外來物種”,咱們中國有一種土生土長的象征母愛之花,就是萱草。萱草與母親、母愛聯系起來,最初,華夏先人将萱草花作為慰藉母親的心意,《詩經、衛風、伯兮》裡載:“焉得谖草,言樹之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哪裡弄到一支萱草,種在堂前,讓母親忘記想念兒子帶來的憂愁呢?那時候,遊學趕考,從政經商,遊子遠行前,都習慣在北堂前栽種萱草,祈願母親看到萱草花開,減輕對遊子的思念,忘卻思念帶來的煩擾。如孟郊有《遊子詩》所寫:“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曆代文人都常以萱草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這樣的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作品多不勝數。這說明萱草在當時生活中和人心中的地位。萱草花,婷婷柔柔而舒展厚樸,向善而笑,含笑而開,端莊雅緻,溫厚質樸,酷似母親慈愛的容顔。“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蘇轼的這首小詩,歌詠了萱花頑強的生命力,她可以自惡劣環境振拔解脫出來,對環境适應性強,耐濕、耐瘠、耐熱又耐寒,喜陽光充足,亦能耐半陰寒。萱草平凡而偉大,堅韌而頑強,包容而厚愛,萱草用花香诠釋思念,用倔強的個性和真率的美麗回報土地,将滿懷芬芳獻給歲月久長和藍天悠遠。

萱草作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花卉,也有着許多令人着迷的傳說和花語。在中國,萱草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花卉,更是文化和曆史的象征。下面,我們來一探萱草的神秘世界。一:緣起傳說——萱草與屈原。萱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楚辭》中的一位偉大詩人屈原。傳說在他流放歸來的路上,他曾經在江邊留下了許多萱草,用來紀念這段離鄉背井的歲月。二:神秘花語——“執子之手”。萱草的花語是“執子之手,與子環肝”,寓意着戀人之間互相扶持、永不分離的情感。是以,在很多婚禮上都會使用萱草作為裝飾。三:神秘花語——“思鄉”。萱草還有一個花語是“思鄉”,寓意着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之情。是以,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人們使用萱草來表達對故鄉的眷戀。四:萱草與文化——詩詞中的萱草。在中國詩詞中,萱草也是一個常見的意象,代表着思鄉、離别等情感。如唐代詩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衆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偏冠,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闆共金尊。”中就曾出現了萱草。五:萱草與文化——曆史上的萱草。曆史上也有很多關于萱草的故事,如唐朝時期女詩人李清照就曾寫過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其中提到了藕花深處的萱草。六:萱草與文化——古代的利用。在古代,萱草有很多用途,如制作香包、泡茶等。而在醫學上,它也被廣泛用于治療疾病和保健。七:現代人對于萱草的态度。随着時代的變遷,現代人對于萱草的認知和使用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很多人已經将其視為一種美麗的花卉,并用它來裝飾自己的家居和工作場所。八:神秘而又美麗的萱草。可以說,萱草是一種非常神秘而又美麗的花卉。它代表着對家鄉、親人和愛情的向往和懷念之情,在文化和曆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希望大家能夠更加了解和喜愛這種美麗而又神秘的花卉。

喜歡養花的人總是愛探究花花草草背後的花語,而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寓意吉祥、富貴的花草仿佛更讨人喜歡,而那些寓意苦情、憂傷的花草,則讓人唯恐避之不及!其實,花開花落本無意,隻不過因為一些民間故事,而給它們添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無形中讓人覺得這些花草似花非花,花有情!

家喻戶曉的幾種“苦情花”萱草,背後的故事傳為佳話:萱草也叫“忘憂草”,花語為解憂、忘郁的意思。萱草本是種中藥材,花朵可供食用,其晾幹的花朵也稱黃花菜、金針。萱草,俗稱為黃花菜、金針花,也叫“忘憂草”。萱草的花,蕙潔蘭芳、華而不豔、雅而不質。萱草也被稱為中國的母親花,那麼,為何萱草會成為中國的母親花呢?

傳說一:萱草,是中國的母親花,俗稱為黃花菜、金針花,也叫“忘憂草”。萱草的花,蕙潔蘭芳、華而不豔、雅而不質。那麼,為何萱草會成為中國的母親花呢?

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并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

後來,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是以,“北堂樹萱”可以令人忘憂,引申為母子之情。如唐朝詩人孟郊《遊子》詩雲:“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詩中以景喻情,深刻地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為之動容。于是,萱草逐漸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傳說二:萱草的傳說相傳,大澤鄉起義前的陳勝,家境十分貧困,因為家中無米下鍋,不得不出去讨飯度日,加之營養缺乏,他患了全身浮腫症,脹痛難忍。

有一天,陳勝讨飯到一戶姓黃的母女家,黃婆婆是個軟心腸,她見陳勝的可憐模樣,讓他進屋,給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吃。這對當時的陳勝來說,如久旱遇甘露。萱草花是那樣香甜可口,不亞于山珍海味。隻見他狼吞虎吞,不一會三大碗萱草花全進肚子裡。幾天後,全身浮腫也消退了。陳勝十分感謝黃家母女,并表示今後一定報答。

大澤鄉起義陳勝稱王時,他沒有忘記黃家母女。為感謝黃家母女的恩情,便将她們請進宮裡,陳勝每天擺酒設宴陪他們吃。這時,無數佳肴珍膳都引不起陳勝的食欲,陳勝想起了當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請黃婆婆再蒸一碗給他吃。黃婆婆又采了一些萱草花,親自蒸好送給陳勝。陳勝端起飯碗,隻嘗一口,竟難以下咽,連說:“怎麼回事,味道不如當年了?”黃婆婆說“饑餓之時萱草香,吃慣酒肉萱草苦啊!”一席話,羞得陳勝跪倒在地連連下拜,黃婆婆連連說:“使不得,使不得”,忙把陳勝扶起來。

從此,陳勝将黃家母女留在宮中,專門種植萱草,并時常吃它。同時,又給萱草另外取了二個名字,一名為“忘憂草”,一名為“黃花菜”。因為黃婆婆的女兒名叫金針,而且萱草葉的外形像針一樣,是以人們又叫它“金針菜”。

這個故事被大家知道後,人們就用萱草根來治療浮腫病症。萱草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大陸各地均有栽培。

傳說三:相傳,戰亂年代,留守家中的婦孺,日日思念遠征的親人,期盼家人能平安歸來,特别是家中的老母親,憂思出征的丈夫和兒子,以至于憂郁成疾,于是以忘憂草入藥,希望能幫其寬解憂郁,恢複健康。從此,在房前屋後栽種萱草的習俗流傳至今,更有“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前,不見萱草花”的佳句,将慈祥的母親日日在家門前張望,卻等不到親人歸來的失落,刻畫得入木三分,是以萱草也被視為“母親花”。

趣聞傳說四:在人們的記憶中,自童年起,一直到青年,在那什罕一帶随處都能看到一種生機勃勃的草花,一片連着一片,自由而自然地生長着,狹長四垂的碧葉是那麼柔和而秀美,直立于葉叢間的花莖又是那麼剛勁而秀挺,莖端着生鮮黃色的花兒,清婉宜人。遠看,恍若映着藍天的淡霞,華而不豔,樸而不嬌;近睹,又依稀臨池照水的芙蓉,雅而不質,潔而不濁,縷縷清芬,亭亭素練。記得最早是村中老人告訴我,這是黃花菜,也叫金針菜,是好吃的野菜,在牧區的草原上随處可見。後來我知道這金針菜學名叫萱草,又稱忘憂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贊曰:杜康能散悶,萱草能忘憂。這金針菜(萱草),忘憂,療愁,正如宋代詩人梅堯臣所言: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若言憂及自能忘,乃是人心為物易。這平易而純樸的金針菜(萱草),秀麗美雅,淑慎其儀,柔嘉維則,風薰绮琴從五倫做起,香溢彩縷由六經分來,是中國的母親花,展現了一種大愛,代表着忘記一切小我的憂傷,《詩經疏》中載:“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代指媽媽,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都要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媽媽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惱與憂傷。唐代孟郊曾說: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溯源金針菜(萱草),大陸有幾千年的栽培曆史,萱草又稱谖草,谖其實,古人愛金針菜(萱草),注入這忘憂的内涵,實是對母愛的一種由衷的贊美,因為母愛是無私的。

然而,這金針菜(萱草)更是一味中藥,據傳說,在古時,有一年翁牛特旗草原發生了大瘟疫,大部分人都染病,面色蠟黃,身體浮腫。有一個叫金針的中年女人,祖傳會看病,精通醫術,她就不辭辛苦給牧民看病之餘,風餐露宿地奔走在草原之上,采摘草藥,一天,她正在草原上尋找草藥,突降大雨,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上,連棵樹都沒有,根本無處躲避,她全身上下都濕透了,加上疲憊與饑餓,便發了高燒,渾身發冷打顫,不知不覺便暈迷過去。

恰巧西王母出行看到,聽到金針在暈迷之中還不斷說着尋找治療瘟疫的方子,就派随身出行的玄女下凡,将一株萱草放到她口中,不一會功夫,金針蘇醒過來,高燒也退了,頓覺輕松了許多。

當她看到站在雲朵中的玄女,連忙跪下磕頭緻謝,随之又大哭起來,玄女問:“因何如此痛哭!”

金針告訴玄女,草原上流行瘟疫,許多人病倒了,卻一直找不到對症的中藥……

玄女十分感動,從袖中取出一把種子,撒了下來,瞬間草原之上,到處都是綠色劍葉,開着黃花,金光燦燦的金針菜。

玄女告訴金針,這草花是金針菜,你采了給人們吃,吃了就會好了。

金針又一次跪下磕頭謝恩,玄女駕祥雲飄飄而去。金針便采集金針菜,把這金針菜挨門挨戶送去,人們吃了金針菜,一下病就好了,瘟疫随之散去,草原又恢複到往日的生機。

從此以後,人們傳揚着金針的事迹,草原之上也就随處可見金針菜,然而,近些年,草原上的金針菜少了……

傳說五:傳說中,萱草是一種神奇的花卉,可以幫助死去的人安甯入土,并引導他們的靈魂到達天堂。據說,古代的中國皇帝死後,會由專門的儀仗隊護送靈柩前往皇陵。在這個儀式中,必須使用萱草來熏香祭祀,以保證皇帝的靈魂能夠安然離去。是以,萱草被認為是死亡和重生的象征,也被稱為“送命花”。除了在死亡儀式中使用,萱草還被廣泛地運用于各種場合。在中國傳統的婚禮中,新娘通常會佩戴萱草,寓意着新娘願意跟随新郎,互相扶持、永遠在一起。此外,萱草還象征着忠誠、友誼和堅定的信念,被人們視為一種高貴、純潔、美麗而不可追求的理想境界。總之,萱草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義和象征意義,代表着死亡和重生、忠誠和友誼、高貴和純潔等多重寓意。萱草的傳說故事和寓意,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底蘊,也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美好的情感表達方式。

傳說六:明朝嘉靖末年夏天,李時珍背着藥筐,穿着草鞋,在徒弟龐憲和兒子建元的陪伴下,遠涉深山遍訪名醫宿儒,搜集民間驗方。一天,三人來到了大同縣地段,歇息時聽說這個村子裡的人鬧一種怪病,全身浮腫,四肢乏力,不能下地幹活,村民四處求醫問藥,都不見好轉。聽說村子裡來了郎中,人們報着得病亂求醫的想法,去找大夫給瞧治。李時珍一看這麼多病人,基本上是一個病情,隻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他們三人經過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研究,認為這是一種地方病,是體内缺乏一種東西所至。李時珍告訴大家:“各位請不要擔心,我們能把大家的病治好,輕者三日下地幹活,重者七天全愈。明天我們上山采藥、熬治,保證藥到病除。”衆人将信将疑,有人甚至說這也許是幾個江湖騙子,沒抱多少希望。次日,三人上山采藥。來到村邊放眼望去,赫然一片片開着金黃色花兒的植物。李時珍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就是萱草,經過仔細辨認,雖說與他所見到的萱草不一樣,但是這裡的萱草比他見到過得更好。李時珍向來就有品嘗百草的習慣,他把黃花摘下放在嘴裡慢慢咀嚼,感覺味甘而氣微涼,這絕對是萱草之中的上品。當即就采摘一筐萱草,又挖一筐萱草塊根。湯藥熬好後,分發給各家各戶的病人。不出所料,三天之後一部分症狀輕的病人浮腫全消,能下地幹活了。第七天頭上,全村的病人都痊愈了。後來,人們開始大量種植萱草,一邊食用,一邊藥用。現實中,萱草是否可忘憂草,其實已經不重要,對于至親的思念時,萱草便被借物抒情而已。萱草的花語就是愛的忘卻,為了子女母親忘卻自己,這正是隐藏在萱草裡的母愛密碼。而作為子女,卻恰恰相反,時常為了自己而忘卻了母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待懂得其深意時,母親老了,母親病了。看着日漸枯瘦的母親,百感交集,心中溢滿“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愧疚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浪遊家何在,萱花憶母恩。

傳說七:萱草,又叫做忘憂草,傳說它能使人忘記憂愁。古時候人們要遠行的時,就會在家中種下萱草,這樣做希望母親會減少對孩子的思念。話說很久以前,萱草隻在天上有。而此刻,人間正處于戰火紛飛的年代。将軍白發征夫淚,多少男兒被征調到了軍隊裡。戰争殘酷,使得他們有家難歸。男兒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兒,隻能依靠鴻雁傳書,能收到親人的書信,以此寄托思念之情。據說,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因不願投降,被匈奴控制不得回來。蘇武被逼在匈奴放羊,十九年之後,因為借助大雁的傳書,終于回到了故土朝。這裡的鴻雁傳書借用蘇武的典故。因交通不便,因為路途遙遠,很多書信也可能半道上就遺失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此刻,能夠知道親人的消息才是最重要的,勝過了萬千的金銀。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也形象地描寫了古時候,家裡的妻子給在外面征戰的丈夫做衣服的場景。因為擔心親人會受凍,因為送衣服的人着急要走,是以家中的親人趕着給親人做衣服。而就在這一天的夜裡,在天上的萱草忽然聽到一陣凄涼的哭聲。這哭聲甚是凄涼,長時間不曾中斷。這令萱草感到驚詫不已,她不由得走出屋外眺望。這一望,不由得心中感慨萬千。隻見在人間的一個小城裡,幾乎每家都在辦喪事。哭聲悲痛不絕于耳,真個是凄慘萬分。萱草當即乘雲前往,來到人間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城的男子都出去征戰。而家裡,卻已經三年沒有接到過書信了,認為親人已經戰死,每家每戶便一同辦了喪事。不過,說來也奇怪,人們見到萱草之後,哭聲漸漸停了下來。就連之前悲傷的心情,也消退了不少。聽聞人們如是說,萱草掐指一算。得知書信不幸在半路遺棄,而此刻戰争已經結束,親人們正在趕回來的路上。她當即把這一情況告訴了人們,果然,沒多會兒,親人便回到了家中。而此刻,天已經亮了,萱草站在了北堂不能行動,從此便種在了人間。

在曆史文化經久不息的流傳頌揚中,萱草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華母親花。萱草蘊含的慈母情懷和母愛光輝,讓她具有别樣的美麗光環。古以萱指母親,萱親是對母親的雅稱;母親住的屋房間被雅稱為萱堂;萱辰代指母親的生日壽辰。元朝王冕《偶書》雲:“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桔黃色的萱花有一美稱為“金萱”,用花燦金萱、萱花挺秀來贊美女性身體健康和精神佳好,飽含對母親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祈願。傳說大椿長壽,多用來比喻父親,盼望父親像大椿一樣陽剛挺立、長生不老。故以椿萱代稱父母,以椿萱并茂來祝福父母二老健康安好。對萱草久遠的濃情,深深融入人們的血脈之中,融合中國正常文化與正常習俗,對闡揚現代倫理、親情、孝道等方面,也有着深遠的含義,時至今日,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和發掘有了更新的時代意義和更廣的思想境界。葵花向日,如人心向黨;萱草思親,恰民意愛國。以萱草的名義,放飛久遠的追念,唱響萬千的母愛,回歸中華母親花的本真;怒放一場有關萱草的繁榮,一首順應時代的禮贊,将萱草的文化内涵、美好姿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真正地融為一體;铿锵浩瀚,婉約一個望穿時空的神聖,激活當代人心中傳統美德基因,重拾敬老孝老的感恩文化美德,弘揚“小孝尊老、中孝敬業、大孝報國”的感恩文化,成就投身中國夢偉大征程的愛國情懷。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萱草的趣聞與傳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