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行業的末日降臨,機遇與崩潰并存!

作者:CSDN
軟體行業的末日降臨,機遇與崩潰并存!

在未來幾十年裡,随着人工智能在建構軟體方面的能力超過人類,我們産生經濟價值的能力可能會下降,甚至消失。

原文連結:https://alexkolchinski.com/2023/12/11/the-end-of-the-software-industry/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作者 | Alex Kolchinski 譯者 | 彎月

責編 | 夏萌出品 | CSDN(ID:CSDNnews)

目前正在發生的AI革命有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軟體行業,導緻從業人員減少。從曆史的發展來看,軟體行業有很多聰明的人,他們費盡心思使用計算機能夠了解的晦澀語言告訴計算機如何執行特定任務。我們稱這個過程為“編寫軟體”。而AI正在颠覆這種模式。

生成式AI工具已經能夠大大提高程式員的生産力,以前一些比較專業或價值比較低的軟體都因為經濟因素無法實作,而如今這類軟體都可以被編寫出來了。而且更大的變革正在醞釀中。

我們正在迎來一個新的未來:任何具有一定智力水準的人,隻要能夠了解自己想要解決問題,就能夠以自然語言的形式提供指令,然後由AI來執行資訊處理任務。我們無需手動指導計算機精确地執行任務。本質上,無代碼運動的目标已逐漸顯現,盡管實作方式與幾年前的預期有所出入,通用AI模型将淘汰手工編寫樂高風格的無代碼工具。

這意味着不久的将來,程式員的數量可能會大幅減少。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将從事産品經理和銷售人員目前所做的工作,即了解并解決客戶的問題,但解決方案的具體細節将由計算機自己實作,而不是由程式員團隊完成。

這與許多其他革命性行業的發展軌迹相似,比如鐵路行業,一個行業初期的繁榮吸引了數百萬人,之後保持長期相對穩定的經濟地位,在此期間内依賴越來越少的人工來維持地位,這類的例子并不罕見。

軟體行業的末日降臨,機遇與崩潰并存!

越來越多的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軟體行業的經曆也與此大緻相似,這一發展将對初創企業生态系統産生重要影響。聰明的年輕人隻需要很少的資金,甚至不需要資金,就可以開始創業,并在十年内實作巨額收入,而隻有軟體行業才有可能出現這類的成功案例,畢竟軟體行業的形成也隻有大約50年。也許在不久的将來,這個時代就要結束了。

這是因為軟體初創公司是一個小團隊組織,一群聰明的人通過建構和銷售新軟體在市場上創造新價值,也就是說,他們能夠手動告訴計算機如何解決特定的人類問題。随着手動建構軟體的必要性越來越微弱,軟體初創公司将面臨根本性的轉變,或者徹底滅絕。如果真的出現這類的“滅絕”事件,那麼初創企業生态系統及其背後的風險投資行業也将一起湮滅。

當然,AI技術何時能夠進步到淘汰手動軟體工程的程度尚不可知,就像當初進階程式設計語言淘汰如今罕見的機器編碼一樣。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50年後。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切将在本世紀内發生,即便不會出現完全“滅絕”的事件,軟體的本質和作用也将不斷變化。

這讓軟體創業者,包括我在内,處于一個不穩定的位置。眼下,使用軟體創造的價值已超過近代任何時期,甚至是有史以來最高。現在數萬億美元的業務流程都可以自動化,創造出巨大的效益,未來幾年可能會有更多的可能性。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建構和銷售軟體仍然需要掌握高科技技術的團隊手工編寫代碼,是以初創企業生态系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繁榮景象,今年仍有許多創業者正在通過人工智能産品積累龐大的收入,我認為在不久的将來這類創收會大幅增長。

雖然初創公司層出不窮,但許多很快就會隕落。如果AI技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隻需很少的人力或根本不需要人力,就能利用通用AI模型來解決業務需求,那麼一些初創公司在上一代AI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艱苦作業手動建構的産品很快就會失去價值,如果這些公司未能抓住時機積累其他方面的優勢,那麼很快就會失去收入并凋零。

當然,在目前的AI浪潮中創立的一些公司也完全有可能建構比迅速過時的技術更持久的資産,比如擁有有價值的資料或将發展成為其他公司難以規避的中介。但許多公司很可能會建構和銷售極有價值的軟體,在幾年内賺取巨額收入,然後随着AI的進一步發展,這些收入迅速減少到零,因為這類産品很容易被取代。

我認為對于如今的AI創業者來說,明智的做法是考慮到這種可能性。特别是前期帶來的巨額收入可能會迅速下滑,在籌集資金計算成本效益時必須考慮到這種動态。過去,為了建構能夠擷取收入的軟體産品,創業公司需要承擔大量的前期工程工作,是以籌集資金通常是必要的。然而,這些收入一旦實作了,通常都是持久的,因為與衆不同且有價值的商業軟體通常不會在一夜之間過時。是以,風險投資一直是軟體公司的資金來源,這些公司需要冒險的前期投資,但成功後就能産生巨額且持久的收入流,而如果公司能成功被收購,就能繼續為投資者和創始人提供回報。

對于現今的許多人工智能公司來說,這種動态可能會發生翻轉。以前業務軟體無法解決或不可能解決的高價值需求,現在卻可以在短短幾周~幾個月内通過一個優秀的團隊得以解決,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人工智能的最新進步,而且這些解決方案可以迅速産生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的收入。但這些收入隻能持續幾年,底層的産品很容易被替代,除非銷售産品的公司通過具有更強的抵禦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方式創造出長期競争優勢。

不幸的是,這種動态對于接受風險投資的創始人來說存在重大風險。假設一個創始團隊能夠在5~10年内通過一個産品産生數千萬乃至數億美元收入,然後突然消失,那麼是否接受風險投資對于最終結果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沒有接受風險投資,那麼這些收入減去成本後,剩下的全部歸創始人所有。如果接受了外部投資,那麼創始人隻能領取微薄的工資,并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未來的增長中,然而一旦産品方向過,這種增長就不複存在了。通過這種方式,即使籌集了少量風險投資,創始人的絕大部分收入也會歸零。

我的結論是,對于如今在人工智能領域建構産品的團隊來說,明智的做法可能是完全放棄籌款,至少在最初的階段不必接受外部投資,并全力以赴盡早盡可能産生更多的收入。在許多情況下,一個小規模、自己投資的團隊能夠達到數百萬美元的收入,然後盡最大努力去創造一個龐大且可以持久發展的公司。如果做不到,那麼至少公司的創始人将擁有一筆可觀的、短暫的利潤流,可以對沖陷入死胡同的風險。

對于該領域的軟體創始人來說,確定個人财務安全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因為在未來幾十年裡,随着人工智能在建構軟體方面的能力超過人類,我們産生經濟價值的能力可能會下降,甚至消失。有花堪折直須折,同時也要降低所有心血付諸東流的風險。

軟體行業的末日降臨,機遇與崩潰并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