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
打個噴嚏就骨折?對于老年朋友來說,這是真事。
75歲的張阿姨就是其中一位,上周她打了個噴嚏後,感覺到腰咔哒一聲十分疼。但當時還沒有放心上,想着貼點膏藥忍忍就過去了。但沒想到忍了幾天,腰越來越疼,最後實在受不了才來到醫院。
一番檢查下來,竟然是腰椎骨折!望着躺在在病床上迷惑的張阿姨,主管醫生解釋道:打噴嚏隻是誘因,真正的兇手其實是骨質疏松。
一、年齡越大,骨頭越松?很可能是的!
人體骨骼内的礦物質會在30歲左右達到巅峰,之後會随着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流失,骨量也會緩慢下降。40歲以上的人群,如果沒有注重養護骨骼健康,或是日常存在一些傷害骨骼的習慣,很可能會誘發骨質疏松。
随着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骨質疏松成為了許多人急需面對的健康問題。資料顯示,60歲以上人群罹患骨質疏松的機率在40~50%,大陸骨質疏松的患者更是超過1億人次,超80%為老年患者。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罹患骨質疏松的患者中有9成不知道自己患病,這意味着大家對骨質疏松的關注度非常低。
作為普通人,該如何識别骨質疏松?《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診療指南 ( 2017)》)内指出,骨質疏松多有這些表現。
1.腰背疼痛
在翻身、起坐或是長時間行走後,容易出現腰背部疼痛、全身骨痛,夜間或是負重活動後,疼痛感會加重。
2.駝背、身高變矮
脊柱骨質流失後會導緻支撐力下降,表現為駝背、身高變矮,沒有及時幹預可能會引起多發性胸椎壓縮性骨折,甚至會影響到心肺功能。
3.脆性骨折
骨質疏松會導緻患者發生骨折的幾率明顯增加,多會在腰背部、髋部、手臂部位發生骨折,嚴重的患者僅受到一點輕微外力就會出現骨折。
二、關于骨質疏松的謠言,一個都不要信
骨質疏松是影響中老年人生命的“隐形殺手”,關于它的傳言有不少,但我們要懂得分辨,這4個一定不要再輕信。
1.多喝骨頭湯能預防骨質疏松?
不可否認,動物骨頭内有大量的生物鈣,但這些生物鈣無法被人體直接吸收,需要轉變成鈣離子方能被身體吸收。
有人專門對此進行過實驗,結果發現骨頭湯熬煮2小時後内裡的遊離鈣僅有不到2mg/100ml,而成年人每日推薦的鈣攝入量為800mg以上。想要通過喝骨頭湯來達到補鈣作用,顯然做不到。
2.骨質疏松多補鈣就行嗎?
骨骼健康與否除了與鈣元素含量相關外,磷、鎂、維生素D也同樣重要。如果補充了足量的鈣,但沒有充足的維生素D,那身體也無法吸收。是以在補鈣的同時,還需要注重維生素D的誰讓,日常可多曬曬太陽,多吃點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3.骨質疏松患者宜靜不宜動?
很多骨質疏松患者害怕骨折,是以日常鮮少進行活動,但這個做法并不科學。适當的體育鍛煉,對于預防、改善骨質疏松症狀有積極的作用。在運動過程中,可促進身體對鈣質的吸收以及改善骨細胞成骨作用,對維持骨骼強度有好處。但運動要注意選擇适合自己的,盲目過度運動隻會起到反效果。
4.老人才會骨質疏松,年輕人不會?
上文提到,人體内的骨量會在30歲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但這并不絕對。年輕人如果長期保持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和光照等,可能會過早出現骨量不足的問題,甚至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出現骨質疏松。
三、遠離3物,骨頭強如“金箍棒”
想要預防骨質疏松,除了要注意補鈣外,日常還需要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這幾種食物盡量少吃。
1.鹹菜
鹹菜内有大量的鈉離子,攝入過量時會導緻體内鈉元素超标,排出鈉元素時會攜帶鈣離子一起流出體外,時間長了之後會對骨骼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
2.肥肉
肥肉内的脂肪、蛋白質含量很高,長期攝入過量會導緻身體熱量過剩,引起肥胖。肥胖會給骨骼帶來較大的壓力,且在消化大量脂肪時會讓膽汁大量分泌,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導緻身體的鈣質吸收受影響,對骨骼健康極為不利。
3.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内的磷元素很豐富,攝入過量容易導緻鈣磷比例失調,且高磷飲食會影響腸道對鈣離子的吸收,刺激甲狀旁腺激素水準上升,讓破骨細胞活性增加,對骨骼健康不利。
老年人想要預防骨質疏松,要堅持進行戶外活動,讓身體多曬曬太陽。飲食上可适當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同時要注意定期體檢,即便罹患骨質疏松後也能做到早發現早幹預。
參考資料:
[1]《骨質疏松發生往往“靜悄悄”,一旦出現這3個迹象要重視!》.健康新海南 2022-10-19
[2]《預防骨質疏松,補鈣就可以了嗎?|科普時間》. 健康中國 2023-11-30
[3]《不想讓你的骨頭越變越脆,這些食物一定少吃!》.科普中國 2022-05-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