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紅新政加持 紅利指數資金流動“指揮棒”功能将進一步放大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12月17日北京消息(記者 孫汝祥)近日,證監會釋出并施行《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以及《關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決定》。新規旨在督促上市公司在能力範圍内合理分紅,更好發揮監管的引導限制作用,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優化分紅方式,培育分紅習慣,提高分紅水準同時限制異常分紅。

市場普遍認為,分紅新政出台,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分紅行為的均衡性、及時性、連續性,也将強化分紅政策的透明度。必将在相當程度上助力價值投資生态完善和投資端改革。“分紅新規背景之下,作為投資端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利指數的資金流動‘指揮棒’功能将進一步得到放大。”一位指數化投資專業研究人士如是表示。

實際上,對于紅利指數的功能發揮,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截至2023年11月底,包括中證紅利、上證紅利、紅利低波等在内,紅利指數産品總體規模超600億元,較去年年底規模同比增長80%。

從供給方面看,紅利指數體系也日趨完善,如中證指數公公司官網顯示,其管理各類紅利指數70餘條,涵蓋高股息、紅利低波、紅利價值、紅利增長、紅利品質等政策類型,覆寫境内、香港及滬深港市場。

市場普遍認為,分紅政策的優化、上市公司的高品質發展、紅利指數體系的日益完善,中國市場紅利指數及指數化投資創新發展将在引導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紅利指數成為踐行“三投資”理念先導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實際上,目前境内指數化投資趨勢正加速形成,指數化投資已成投資端改革實踐抓手。

今年,超過4000億資金通過ETF等指數化産品流入A股市場,指數作為資金流動的“指揮棒”和市場“穩定器”,已成為市場共識,指數化投資理念正為更多投資者所認可和接受。

專業人士稱,指數和指數化投資正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深化投資端改革中大有可為。

“分紅回報作為衡量上市公司治理品質和價值創造能力的重要名額,與投資者的回報感獲得感緊密關聯。”招商證券林喜鵬表示,現金分紅因其特殊的名額意義,相關制度建設是投資端改革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上交所在提升上市公司品質、鼓勵上市公司持續分紅的同時,持續完善紅利指數化投資生态,着力發揮指數在引導‘三投資’即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場人士認為,上交所在境内紅利指數與指數化投資創新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了強勁的“内驅力”。

2022年3月和10月,上交所與中證指數公司先後修訂了上證紅利指數系列和中證紅利指數系列編制方案。

“這兩項修訂進一步強化了指數分紅持續性及高股息率特征,同時也提升了指數投資容量與流動性。”有專業人士評價。

此外,中證指數公司于2022年11月釋出了紅利增長指數系列,包括滬深300紅利增長指數、中證500紅利增長指數、中證800紅利增長指數及中證1000紅利增長指數。該系列指數從現金分紅可持續增長角度刻畫上市公司分紅表現,與傳統高股息政策形成差異化定位。

“紅利增長指數系列的研發和創新,豐富了價值投資生态,為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提供了差異化投資與分析工具。”上述專業人士如是點評。

紅利指數漲幅顯著高于其他指數

近年來,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使得無風險收益率和債券産品收益率進入下行通道,資管新規實施、低利率環境等多重因素下,居民對收益較高且更為穩健的金融産品的需求上升。

“在上述背景下,為投資者提供具有較為明确預期高股息回報的投資标的就相當重要。”有資管人士表示,紅利指數無疑符合預期,因為它是通過選取分紅能力、分紅意願均較高,且分紅可持續性強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資本市場分紅政策的加持、上市公司的高品質發展、紅利指數體系的日益完善,助力紅利指數化投資快速發展。

紅利指數供給日益豐富,涵蓋高股息、紅利低波、紅利價值、紅利增長、紅利品質等政策類型,覆寫境内、香港及滬深港市場,為境内外投資者提供多樣化投資與分析工具。

截至2023年11月底,包括中證紅利、上證紅利、紅利低波等在内,紅利指數産品總體規模超600億元,較去年年底規模同比增長80%。

從漲幅來看,紅利指數也顯著高于其他主要指數。

今年前三季度,上證紅利指數上漲7.0%,中證紅利指數上漲4.8%,紅利低波指數上漲10.5%。考慮分紅收益的全收益指數表現更佳,展現出紅利類指數穩收益、低波動的防禦性優勢,受到市場認可。

“紅利指數往往具有更低估值及更高安全邊際,尤其在高波動市場中展現出良好的防禦屬性,進而形成其穩定收益的重要來源。”上述資管人士表示。

該人士進一步解釋,一方面,在市場低迷時,紅利指數樣本公司可展現出較強的抗跌屬性,絕大多數紅利指數在低迷行情中的勝率超70%。另一方面,在考慮紅利再投資的前提下,紅利指數基金的長期複利效應更為顯著。

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即為很好的例證。2019年至今,其累計回報51%,其中樣本公司分紅再投資收益占比近七成。樣本公司的高分紅屬性同時也便利紅利指數産品的收益配置設定途徑,進而提升産品持有人的投資體驗。

市場比較普遍的預測是,随着大陸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深、社保等長期資金入市、上市公司分紅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以及價值投資理念持續普及,紅利指數化投資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參考境外成熟市場發展經驗,紅利品質、紅利低波、紅利ESG、紅利增長等紅利政策指數預計将不斷豐富,同時也将有利于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持續分紅行為和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前述資管人士表示。

全球市場紅利指數化産品規模逆勢增長

2022年全球上市公司分紅年度報告顯示,在不确定性增加、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全球市場整體分紅水準提升,紅利指數投資規模逆勢增長。

報告載明,2022年,全球50個主要市場有近1.9萬家上市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約占上市公司總量的48%,全年分紅總額約為2.5萬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11.8%。

中國境内市場分紅總額增長23%,央企及地方國企在分紅水準、分紅持續性與增長性等方面均優于其他類型企業,資本市場“壓艙石”作用凸顯。

報告強調,全球紅利指數産品規模逆勢增長,高股息政策占優。

截至2022年底,全球紅利政策指數産品規模超過4000億美元,是除風格指數外跟蹤規模最大的政策指數類型。2022年,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不确定性增加,市場波動加劇,紅利政策尤其是高股息政策作為防禦屬性較強的資産受到更多投資者青睐。以美國ETF市場為例,截至2022年底,紅利ETF産品規模較去年逆勢增長18.9%,全年資金淨流入超700億美元。

與全球發展情況一緻,中國境内紅利指數化投資規模快速增長,政策日趨多元化

截至2022年底,境内紅利指數基金總規模約365.8億元,過去兩年年化增速約20%。從細分政策來看,境内規模排名靠前的紅利指數産品仍以較早成立的高股息政策産品為主,但政策多樣化程度有所提升。

“近年來,紅利多因子、行業紅利等細分類型産品積累了一定市場需求,傳統高股息政策産品規模占比由去年的86%小幅降至83%,境内紅利指數化投資生态逐漸朝着多元化方向發展。”前述分析人士補充道。

展望未來,随着長期資金占比提升,上市公司分紅水準與分紅品質持續改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及理性投資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中國境内市場紅利指數及指數化投資創新發展依然可期。(央廣資本眼)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