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作者:蘊藏冬夏

文|蘊藏冬夏

編輯|蘊藏冬夏

北宋仁宗朝寶元元年,北宋西北部的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稱帝,去宋封号,建國号為“大夏”,史稱“西夏”。宋仁宗寶元二年,李元昊試圖讓北宋承認他們的獨立地位,這一要求被北宋所拒絕,于是第一次宋夏戰争爆發。

西夏開始進攻宋朝陝西地區,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中接連戰勝了宋軍。在宋夏第一次戰争中反映出宋軍武器裝備問題,針對武器裝備存在的問題所采取了改進措施。這些改進措施對宋軍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北宋仁宗朝西北宋軍的武器裝備

在曾公亮、丁度等奉敕編撰,仁宗親制序文的《武經總要》中,對仁宗朝宋軍的武器裝備做了詳細的記載,圖文并茂。《武經總要》于慶曆四年經仁宗核定後首次刊行。此時剛剛結束宋夏戰争,書中所載的正是宋夏戰争時期宋軍采用的主流裝備。以下介紹北宋仁宗時期西北宋軍的武器裝備。

仁宗朝宋軍的步兵近戰武器。其中步兵所用的槍主要為素木槍、鴉項槍、錐槍、太甯筆槍。素木槍和鴉項槍二者形制類似,是步兵中使用最廣泛的兩種長槍。在邊地常用的還有錐槍,槍刃有四棱,頗壯銳,與敵軍兵器碰撞不會摧折,因其形如麥穗,故邊人稱呼為麥穗槍。太甯筆槍為邊臣根據戰場回報研制,其特點是在首刃下數寸處安裝有刃的小鐵盤,在刺殺時使得敵人不能用手捉住槍頭。因其形狀類筆,故稱之為筆槍。與其形制類似的還有靜戎筆槍,都是西北宋軍步兵的常用武器。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宋軍步兵所用的刀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手刀,柄短如劍。一類是長柄單刃刀,有屈刀、鳳嘴刀、戟刀、偃月刀、眉尖刀、筆刀等。一類是長柄雙刃刀,即棹刀,形狀類似船槳,有兩刃棹刀、山字型棹刀。

宋軍騎兵所用槍為雙鈎槍、單鈎槍、環子槍。這幾種槍頭帶鈎,适宜馬上纏鬥,槍杆施環,可以防止槍在馬背上使用時脫手。宋軍騎兵所用刀與步兵一緻,偏向長柄刀,更适宜馬上作戰。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宋軍裝備最多的當屬弓和弩。弓可以分為黃桦弓、黑漆弓、白桦弓和麻背弓四種。弩則主要有踏張弩,并根據裝飾的不同分為黑漆弩、黃桦弩、白桦弩和雌黃桦弩。尺寸稍小的則稱為跳镫弩,也被稱為小黃弩。木弩的使用壽命較短,在邊軍中很少裝備。箭矢種類也非常多,其中點鋼箭、火箭、木羽箭、風羽箭和三停箭等被廣泛使用。

這些箭矢威力巨大,一旦射中就很難拔出。此外,宋軍的弓弩手還會裝備一把劍用于自衛,戰争前期裝備的劍身過長,劍脊過薄,這種劍并不适應戰場需要。後來,按照邊臣的建議,劍被改良為劍身短、劍脊厚的厚脊短身劍,在軍中反響不錯。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除以上主要裝備外,部分力氣超群的将官和士兵會裝備鐵鞭、鐵锏、鐵鍊夾棒、大斧,以及加重帶鈎的大棒等鈍器。如在好水川戰死的泾原勇将王珪,就号稱“王鐵鞭”,顯然是其善使鐵鞭這種鈍器。這些鈍器能對身着铠甲的敵軍造成有效殺傷,士卒中亦有部分人使用。這些武器在軍中雖有裝備,但數量不會太多。防護裝備步兵用方形旁牌,其形制可以遮蔽整個身軀,防護性能優良。騎兵用圓形旁牌,友善在馬上使用,都是木質蒙皮而成。

此外還有騎兵步兵都有裝備的铠甲,由甲身、披膊、吊腿、兜鍪、頓項等部分構成。铠甲的材質有鐵、皮、紙三類。铠甲類型有塗金脊鐵甲、素甲、渾銅甲、墨漆皮甲、鐵身皮副甲。前線軍隊以鐵甲和皮甲為主,紙甲則裝備于防城弓手。同時騎兵還裝備有馬甲,稱之為具裝,有金錢朱漆皮馬具裝、鐵鋼朱漆皮馬具裝等類型。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宋軍武器裝備中存在的問題

在宋朝與西夏之間的三次大戰中,宋軍都以失敗告終。宋軍失敗的原因頗多,但對于一支軍隊而言,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宋軍未能獲勝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武器裝備存在許多問題。學界普遍認為,宋朝的武備廢弛不僅指武器裝備,也包括對武器裝備的使用,對于武器裝備的使用不當同樣是武備廢弛的一種表現。朝廷在仁宗朝長期的和平環境下輕視了武備問題,而這正是導緻宋軍戰鬥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前線宋軍裝備的武器品質低下。宋朝負責制造武器的機構分為中央和地方,在中央設有南北作坊和弓弩院,在地方亦設有作院。每年地方作院雖然制造了為數不少的弓弩刀槍,但是多為湊數之用,沒有嚴格進行品質檢查,也無問責制度。每年完成規定的制造數額以應付差事,又将這些品質低下的武器運往前線,完全是徒廢民力,這樣的武器,隻是徒有虛名,軍隊采用這種武器,根本無法有效殺敵,又豈能不敗?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前線宋軍的铠甲不如西夏堅固。相比之下,西夏的铠甲要比宋軍的堅固得多。西夏裝備的是一種名為“瘊子甲”的铠甲。沈括記載的瘊子甲制作方式為冷鍛,即不用火加熱直接錘鍛,厚度減少三分之二乃成,隻有一段小部分未鍛,看起來像凸起來的瘊子,故稱為瘊子甲。

此甲堅韌無比,在五十步的距離内用強弩都不能射穿,箭頭射中甲片間縫隙還會反卷。這種甲似乎并非西夏人原創,而是來自青唐羌。但不管是來自何方,這種铠甲的品質已經遠勝宋軍,讓自恃器物遠勝外蕃的宋人大為吃驚。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宋軍铠甲的防禦能力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制作工藝因循守舊,缺乏創新。宋軍铠甲的制作工藝沿襲唐朝和五代時期,種類繁多,但缺乏技術上的創新。随着時間的推移,铠甲制作工藝反而退步。南北作坊等負責制造铠甲的機構未能認真履行監制職責,導緻铠甲的品質不斷下降,本應具有堅固特性的铠甲,反而變得更脆軟。

西夏所使用的青唐瘊子甲,瑩光可見,柔薄而韌,是不斷創新和專精的産物。在冷兵器時代,铠甲在戰鬥防禦中的重要性超過攻擊性武器。是以,曆代王朝一直禁止民間私藏铠甲,否則會被視為謀反。铠甲的品質直接決定了穿戴者在刀槍劍矢的攻擊中能否存活下來。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前線宋軍武器的裝備比例失調。除了武器的品質問題,宋軍遠近武器裝備比例的失調,也是制約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宋軍傳統是以弓弩為重,不論馬軍還是步軍,都裝備有大量弓弩。

宋軍的騎兵超過八成的人裝備的是弓箭,從裝備來看,應當屬于弓騎兵。作戰方式應為騎射或者騎馬到作戰位置後下馬步射。雖然這些弓箭手都帶着一把劍,但是卻不曾教練,近戰水準堪憂。因而宋軍的騎兵無法發揮傳統騎兵沖鋒破陣的優勢,即沖散敵軍,充分利用馬往來沖突的速度來近距離收割敵軍,隻适合在遠處用弓箭殺傷。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步兵也與騎兵情況類似,裝備着威力更大、更适合步兵使用的弩。這意味着,宋軍擅長用弓弩在遠處消耗敵人,而一旦與敵人短兵相接,靠馬步軍為數甚少的刀手和槍手,是無法抵禦近身之敵軍的。宋軍大量裝備弓弩,使得其更适宜據城而守,出城機動野戰絕非最佳政策。

因為機動野戰極有可能遭遇伏擊,無法與敵軍始終保持一定距離對射,敵軍會趁機貼身纏鬥。貼身近戰的作戰方式,會讓弓弩很難像據守那樣發揮出穩定的作用。宋軍在與西夏作戰時遭遇的幾次大敗,都是出城野戰,被西夏包圍伏擊。宋軍無法有效應對,包括主将在内都要親自手持兵器殺敵。可見戰鬥的混亂和貼身近戰的慘烈。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北宋對宋軍武器裝備的改進措施

沉痛的軍事打擊使得北宋朝廷内外開始關注軍隊建設問題,他們從方方面面尋找宋軍失敗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具體補救措施。其中關于武器裝備方面提出了不少直達要害的建議。為了提升宋軍的戰鬥力,針對上述武器裝備存在的問題,北宋開始進行改進和補救。

提升武器的品質與威力。在經曆了幾次大敗後,宋人終于意識到武器品質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為解決宋軍部分武器品質低下和運輸費力的問題,慶曆二年,“诏鄜延、環慶、泾原、秦鳳路各置都作院”生産武器。在戰争前線制造武器,除了可以節省轉運的民力外,還因為切身相關的緣故,武器品質就會比其他州郡因為應付差事而生産的要好很多,并從内軍器庫中調撥儲備的優質弓弩來替換不合格的弓弩。

神宗時期,更是出現了威力巨大的神臂弓。神臂弓不僅射程遠,達到了二百四十餘步,而且威力遠超之前裝備的弓弩,箭杆能射入質地堅硬的榆木達一半之多。這種新式武器能很好地克制裝備瘊子甲的西夏軍隊,在遠距離即可造成有效的殺傷。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增加铠甲的防護能力。宋軍同時着手改進铠甲的品質,提升防護能力。早在康定元年,朝廷就從南方産紙之地制造了輕盈堅固的紙甲。宋代紙甲多裝備于弓箭手,這種紙甲在面對箭矢時有極強的防護能力,能很好地保護主要受到敵方箭矢威脅的防城弓手。紙甲相對于鐵甲不易因潮濕而生鏽和輕便堅固的特點,使其适宜裝備于經常在水域作戰的水軍和潮濕多雨的南方。

可見紙甲是南方宋軍的标志性裝備。紙甲雖然有遇水浸濕會更加柔固的特點,但長時間被水浸泡也會腐爛不堪用。陝西地區降雨相對較少,這也是紙甲大規模列裝陝西地區的原因之一。但是紙甲的局限性注定其不能在貼身惡戰中發揮好防護作用,鐵質铠甲才是前線軍隊急需的主流裝備。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針對邊地宋軍鐵質铠甲軟脆這一缺點,陝西經略安撫判官田況在慶曆元年提出兩種補救措施:一是改造铠甲鍛造技術,設定獎罰機制。宋軍向西夏學習也采用冷鍛的方法打造純鋼甲。二是調撥宋太祖時期遺留的大量铠甲,在經過修繕後,裝備陝西部隊。

宋夏戰争爆發時,離宋太祖時期已經過去了七八十年,但铠甲除了用來串聯的皮繩因為年久斷裂之外,甲片仍舊可用,穿貫之後就可以立即裝備,從數量上來看,太祖朝遺留的铠甲足以裝備陝西部隊。由此亦可管窺五代遺風,五代武人跋扈,戰争頻仍,武器裝備的品質也随之提高,宋太祖時期的軍隊正是在品質如此之高的铠甲的加持下,整合了五代亂世。

同時,每年都要将庫存的武器裝備在夏天進行曝曬檢查,及時修補損壞的器甲。對檢查武器裝備疏忽的官員進行問責。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提高遠端武器命中率。針對大規模列裝弓弩這一客觀情況,宋軍沒有去改變弓弩的列裝數量,而是試圖發揮出弓弩的最大殺傷力。宋軍已然列裝了為數衆多的弓弩,如果淘汰改用其他裝備就會形成浪費。況且遠距離作戰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宋軍的生命安全。這也符合宋軍善于遠射的傳統。

慶曆元年,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韓琦為解決宋軍武器裝備使用不當的問題,提出了在軍中運用苦練實藝的方法。韓琦認為,即使弓弩的力度再大,不能射中與空手無異。于是企圖效法武德充沛的先唐,摒棄通過華而不實的射技來晉升武人,轉而考量樸實但靠譜的實藝。所謂實藝,就是沒有多餘華麗的動作,射箭就看射中多寡,刀槍劍戟就看刺中多寡,中的越多,說明武藝越精湛,武人由此晉升,進而在軍中形成苦練實藝的風氣,軍隊的戰鬥力自然會有所提升,武器的功效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

韓琦對此做出了詳細的要求和标準,不再盲目崇拜動作華麗和弓弩鬥力之大,開始追求精确度。根據每種弓弩鬥力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射擊要求,并且會根據射技的精确度來進行評判,以此來進行獎賞。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遠近武器裝備搭配使用。為了應對可能遭遇的貼身近戰,對大規模裝備弓弩的士兵也提出要練習使用近戰武器的要求。韓琦則對專職近戰的槍手等士兵的武藝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貼近實戰的樸實和有效。鼓勵士兵使用威力巨大的鈍器,以期在面對有良好防護裝備的西夏軍隊時,能更好地殺傷敵軍。武器裝備必須搭配使用,方能應對千變萬化的戰場形勢,才不至于敗覆。

宋軍武器裝備暴露出來的問題,都得到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這些措施在前線大員的提議和監督下,基本都得到了落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前線宋軍的武器裝備存在的問題,提升了宋軍的戰鬥力。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結語

宋軍通過與西夏的戰争,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拙劣的武器品質導緻宋軍無法有效殺傷敵軍,脆弱的防護裝備增加了宋軍承受的風險,遠近武器裝備比例的失調讓宋軍長于遠射而疏于近戰,再加上武藝低下,使得宋軍無法發揮武器的威力。這些問題需要得到合理的改進。

在前線大員的建言下,北宋朝廷實施了一系列改進措施。提升前線宋軍的武器品質與威力,增加前線宋軍铠甲的防護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宋軍擅長遠射的優勢。此外,提升近戰武器的列裝,為面對近戰做好準備。這些措施旨在使宋朝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武裝力量,并在實戰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在宋夏戰争中,宋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問題,并采取怎樣的改進措施

武器裝備問題隻是宋軍戰敗原因的表象,問題的根源在于仁宗朝前期被長久的安定麻痹了備戰的神經,導緻相關機構對武備忽視并敷衍搪塞。是以,除了加強武器裝備之外,如何充分發揮這些武器裝備的作用同樣重要。值得欣慰的是,北宋君臣認識到這個問題并嘗試去改變,這也正是北宋後期能夠壓制西夏的原因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