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和平:拜登公開下“指導棋”,以色列聽不聽?

作者:直新聞
劉和平:拜登公開下“指導棋”,以色列聽不聽?

直新聞:對于拜登先是對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發出嚴厲批評然後又試圖進行淡化一事,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拜登這次情緒失控突然對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發出嚴厲批評,實際上向我們發出了這麼幾重政治信号——其一是,面對國際社會排山倒海般的政治與道義壓力,一直以來試圖以一己之力為以色列撐開保護傘的美國,終于開始呈現出頂不住了的迹象。尤其是本月12日聯合國大會第十次緊急特别會議再次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在加沙立即實作人道主義停火。這項決議不僅獲得了153個國家的支援,而且連一直以來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澳洲、加拿大和日本三國,也從原來的投棄權票轉為了投贊成票。這對于美國來說,臉上真的有些挂不住了。

其二,自從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爆發以來,不僅美國社會出現了族群上的撕裂,而且出現了價值觀念上的嚴重錯亂。在美國國内,雖然主流民意仍然是支援以色列的,但是在精英大學校園中卻有一大批年輕學生、老師甚至校長是支援哈馬斯反對以色列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挺以派”與“挺哈派”爆發了嚴重的對立,并是以而産生了“挺哈派”是否擁有言論自由的讨論。這樣一種分歧,也成了美國社會的不堪承受之重。

第三,拜登堅定地支援以色列的行為,已經嚴重沖擊到了其選情。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爆發之前,拜登的民意支援率是穩定且遙遙領先于特朗普的,但在沖突爆發之後,特朗普的支援率已經穩定且遙遙領先于拜登。我認為,正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導緻了拜登的情緒出現了失控現象,并使得拜登與内塔尼亞胡之間的分歧與沖突逐漸公開化了。

劉和平:拜登公開下“指導棋”,以色列聽不聽?

直新聞:那對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公開呼籲以色列在三個星期内結束大規模空襲與地面作戰,轉向較小規模精确打擊哈馬斯的政策,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以色列軍隊采取什麼樣的政策來打擊哈馬斯,這本來是一個非常機密的東西,美方完全可以跟以色列在私底下進行讨論。然而,沙利文選擇公開向以色列發出呼籲,顯然,一是為了表達對以色列前一段時間對加沙地帶進行野蠻式攻擊的不滿,二是說明拜登政府正在試圖跟以色列保持适當的距離,以免拖累了拜登與民主黨的選情,三是說明在如何打擊哈馬斯以及打多久等問題上,美國和以色列之間并沒有談攏。

那麼面對拜登政府公開下指導棋的行為,内塔尼亞胡政府究竟會不會聽?我認為會聽。這背後的原因就在于,在這個世界上美國不僅是唯一對以色列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國家,而且美國還是這次以色列對哈馬斯軍事行動的唯一支援者,同時也是唯一的戰術參謀甚至是共同參與者。我們甚至可以說,要是沒有美國在國際政治與軍備上的支援,以色列壓根就打不下去。再加上,從本質上來講,拜登政府并不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以色列消滅哈馬斯的戰略,更不是要徹底叫停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僅僅是要讓以色列改變一下進攻哈馬斯的戰術,也就是要讓以色列打得更“文明一些”,不要那麼野蠻,尤其是不要過度傷害無辜平民。

是以我認為,按照美國的要求,在三到四周之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就将進入新的階段,也就是改變目前簡單粗暴地進攻哈馬斯的戰術,轉而對加沙地帶進行精準打擊,以及利用情報機構對哈馬斯上司人進行追殺。那麼這也就意味着,為完成美國下達的任務,以色列軍隊将會不惜一切代價“趕工期”,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時間内,加沙地帶的戰鬥将會更加野蠻與慘烈。在此之後,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戰争烈度将會急劇下降,但是以軍對哈馬斯的精準打擊與對哈馬斯上司人的追殺行動,将會進入長期化。同時我還認為,為了“獎勵”内塔尼亞胡政府的“聽話”行為,作為回報,接下來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援力度隻會加大而不會削弱,也就是要為接下來以軍的精準打擊與追殺行動,提供更多的精确制導武器與情報支援,甚至不排除會派小規模的美軍特種部隊參與作戰。

劉和平:拜登公開下“指導棋”,以色列聽不聽?

直新聞:那對于拜登政府再度提出要用“兩國方案”來徹底解決巴以沖突卻遭到了以色列的反對一事,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從目前的戰場态勢上來看,可以預料,在美國政治與軍事上的全力支援下,以色列基本上可以實作用軍事手段解決哈馬斯問題的目标。這個基本目标就是,消滅哈馬斯的主力部隊,讓哈馬斯不再以成建制的力量出現在加沙地帶,而僅僅是以化整為零與進行零星恐怖襲擊的方式存在。在這一軍事目标初步達成之後,最終巴以沖突将重新邁入到政治解決的階段。

但是我同時認為,接下來用政治手段解決巴以沖突,不僅不會比以色列與哈馬斯沖突之前更容易,反而會變得更加複雜更加難解。這背後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在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慘絕人寰的攻擊與報複行為發生之後,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沖突與仇恨隻會進一步加深,雙方将變得更加難以共存;第二是因為,無論是在面對俄烏戰事還是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當中,國際社會都不僅未能起到調解糾紛與解決問題的作用,反而這兩場沖突還進一步撕裂了國際社會,弱化了國際社會的作用。

它的具體表現就在,一方面,雖然聯合國大會在俄烏戰事與以色列跟哈馬斯的沖突中,都以壓倒性的絕對多數做出了誰是誰非的判斷,但最終聯合國大會的決定都變成了一紙空文,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另一方面,雖然聯合國安理會有權解決沖突,但是由于五大常任理事國在這個問題上,由于個别國家的偏袒行為,陷入了分裂與對抗狀态,最終連一個主持公道的決議都做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還能指望一個連自身威信都受到嚴重沖擊和傷害的“國際社會”,能夠解決巴以之間的老大難問題?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