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小孫必須得走,晚一秒都不行

因為欺負打勞工,東方甄選一夜掉粉200萬,股價蒸發了40億,被停播的董宇輝反而漲了300萬。現實證明,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無論CEO孫東旭如何狡辯,都無法改變東方甄選意圖打壓董宇輝個人IP的事實。

重壓之下,今天俞敏洪終于做出了抉擇。他以董事長的身份免去了孫東旭CEO的職務,試圖挽回粉絲對東方甄選的口碑。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被停播的董宇輝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未來的路要怎麼走,還要看俞敏洪的布局。但至少現在,風波的始作俑者孫東旭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東方小孫必須得走,晚一秒都不行

孫東旭輸在“嫉賢妒能”四個字上——董宇輝越成功越顯得他可有可無。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從今年初,孫東旭制定了一套東方甄選的轉型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弱化董宇輝的個人IP,強化“東方甄選”的品牌IP。

大家可以上抖音查一查,東方甄選所有主播的賬号隻有董宇輝用的是他個人的姓名,其他主播用的全是“東方XX”,比如孫東旭就自稱“東方小孫”。

單從這一個細節,就能看出董宇輝與孫東旭之間的裂痕。前者保持個性,打造個人IP;後者想走品牌路線,打造“東方系”,防止東方甄選過度依賴董宇輝。

東方小孫必須得走,晚一秒都不行

可惜,“東方系”風風火火搞了一年,孫東旭錢沒少花,流沒少投,但“東方系”主播就是火不起來,粉絲最多的一個不過120多萬,與董宇輝1800萬的體量相比,相去甚遠。甚至把“東方系”主播粉絲加起來也比不過一個董宇輝。

這是為什麼?

因為董宇輝是群衆用“關注”選出來的大主播,不是資本用錢砸出來的提線木偶。

孫東旭認為用金錢就能砸出“張宇輝”“李宇輝”,冰冷的數字證明此路不通。

千萬粉絲愛看的是那位善良熱情、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宇輝,不是資本精心編排、打造人設,形同戲子的“東方系”主播。

東方小孫必須得走,晚一秒都不行

正如郭德綱所言:短期内,德雲社可以用買熱搜、造話題、立人設、拍電影等手段,捧紅任何一個徒弟,但如果這個徒弟沒有真本事,頂多一年就涼了。能否長久地火下去,關鍵看徒弟個人的資質。

孫東旭顯然不懂這個道理,把資本看得太萬能了。君以此興,必以此終,資本最終反噬了孫東旭。盡管,新東方多次否認會“二選一”,但在董事會的壓力下,俞敏洪還是做出免除孫東旭職務的決定。

“去董化”失敗了。

曾被俞敏洪逼走的羅永浩也站了出來,相同的經曆,讓他很佩服董宇輝說:“這個年輕人都被逼成這樣了,也沒說一句難聽的話,很了不起。”

十幾年前,羅永浩憑借“相聲英語”的特長,長時間霸占新東方最受歡迎老師的位置,引起了其他同僚的嫉妒。

開會時,這些同僚以“羅永浩經常批評公司”“拿别的老師開玩笑”為由,要求俞敏洪開除羅永浩。

東方小孫必須得走,晚一秒都不行

典型的嫉賢妒能。跟姜昆點名郭德綱“三俗”一樣,老百姓、學生、粉絲喜歡什麼,這些人就反對什麼。因為你太優秀了,就顯得他們很無能——大家都躺着很舒服,你憑什麼站起來啊?!

是以,老羅的建議很直白,他希望董宇輝能跳出來創業,别再給任何人打工了。雖然今天孫東旭倒台了,但明天還會有“王東旭”“張東旭”,嫉賢妒能的人永遠會有,除非你自己是公司内說一不二的老闆。

這不是公司治理模式決定的,而是中國文化決定的。

說到底,中國文化就是強調集體主義,否定個人貢獻——個人再牛批也是同僚幫襯得好。在公司被上司欺負了,也要忍着,美其名曰:吃虧是福。

這些現象不是某家公司特有的,隻要是中國的公司都有這樣的企業文化。隻有公司的一把手才有真正的權力,不跳出來自己做一把手,以後董宇輝還會被人欺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