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倍大牛股連續跌停!三天跌去48.8%,市值蒸發逾90億元,發生了什麼?

八倍大牛股連續跌停!三天跌去48.8%,市值蒸發逾90億元,發生了什麼?

八倍大牛股連續跌停!三天跌去48.8%,市值蒸發逾90億元,發生了什麼?

12月15日,*ST左江(300799.SZ)股價收跌20%,為連續第三日跌停,三天累計跌幅達48.8%,市值蒸發逾90億元。

作為A股市場近兩年聞名遐迩的晶片大牛股,*ST左江曾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大漲830%,令其投資者獲益頗豐,同時有A股“史上最貴ST股”之稱。

然而,随着潮水退去,這隻所謂的牛股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目前,*ST左江不僅面臨着巨大的退市風險,公司還因涉嫌信披違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連續三天跌停

公開資料顯示,*ST左江全稱為北京左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019年10月在創業闆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資訊安全領域相關的軟硬體平台、闆卡和晶片的設計、開發、生産與銷售。

受益于市場追捧晶片概念股等因素,2022年4月29日至2023年7月14日,*ST左江股價區間最大漲幅達到驚人的830%,最高觸及299.8元/股,市值達300億元,同時多次重新整理A股史上ST股最高價紀錄。

然而,近幾個月來,該公司股價持續震蕩下跌,近日更是加速下行。12月15日收盤,*ST左江報96.78元/股,失守百元大關,連續第三日收于20%跌停,市值縮水至98.7億元。全天成交量僅1367手,收盤時跌停闆封單仍有1.17萬手。

八倍大牛股連續跌停!三天跌去48.8%,市值蒸發逾90億元,發生了什麼?

12月13日至15日,短短三個交易日,*ST左江累計跌幅達48.8%,市值累計蒸發逾90億元。

Wind資料顯示,截至15日收盤,*ST左江仍是A股最貴ST股,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ST西域、*ST慧辰,股價分别為27.73元、25.6元。

從市值來看,*ST左江目前排在A股ST闆塊第5位,排名前四的分别為ST大集、ST康美、*ST正邦、ST易購,市值分别約為293億元、270億元、259億元、163億元。

就股價連續跌停相關問題,12月15日,《華夏時報》記者緻電*ST左江證券事務部門,接聽電話的從業人員表示,股價跌停是二級市場行為,公司不接受采訪,可關注公司相關公告。

晶片業務真相曝光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此番連續跌停前,12月12日晚,*ST左江曾釋出對深交所問詢函回複的公告。今年11月4日、11月16日,*ST左江兩次收到深交所對其三季報的問詢函,但公司多次申請延期,至此才給出回複。

“最貴的ST股左江終于招了,前途渺茫。”一些投資者認為,正是這則回複公告成為了公司股價下跌的導火索。在這則珊珊來遲的公告中,*ST左江披露了其号稱“國内領先”的晶片業務情況,事實上遠不及市場期望,且疑點重重。

根據公司回複内容,*ST左江于2023年1月确認合同内容為DPU晶片的收入,金額為1261萬元,買方為北京昊天旭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昊天旭輝”)。但昊天旭輝僅是貿易分銷商,實際終端使用者為北京市巨賢科技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巨賢科技”),巨賢科技是一家正試圖從晶片貿易商轉型為晶片研發廠商的企業。對于這筆交易,會計師表示相關銷售是否能最終在2023年度确認需要進一步判斷。

*ST左江公告顯示,經公司及年審會計師核實,巨賢科技所采購的400片NE6000晶片,截至目前,其中370片儲存于倉庫,20片由銷售人員進行市場推廣,其餘10片研發領用。2023年前三季度,DPU晶片銷售收入除前述昊天旭輝銷售外,沒有其他晶片銷售收入實作。

《華夏時報》記者查詢工商資訊發現,巨賢科技成立于1994年7月,是一家從事批發業的企業,注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為張軍,與*ST左江董事長、實控人張軍同名。不過,*ST左江及其年審會計師在公告中稱,經工商查詢等手段核實,截至目前公司董監高、實際控制人及其一緻行動人與終端客戶不存在關聯關系。

此外,記者注意到,昊天旭輝為上市公司榮聯科技(002642.SZ)全資子公司。榮聯科技因财務造假,三年虛增2億元利潤,在12月5日剛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一位資深金融業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ST左江的暴跌并不奇怪,前期股價被“爆炒”,估值明顯過高,而公司基本面事實上并未明顯改善。

退市風險加劇

盡管上市僅4年時間,但*ST左江近兩年業績持續下滑,正面臨退市風險。

财報顯示,*ST左江2022年營收約5896萬元,淨利潤為虧損1.4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372萬元,淨利潤虧損9732萬元。

2023年5月,*ST左江因2022年度經審計後的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由“左江科技”變更為“*ST左江”。

不僅如此,公司2022年度财報被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如若保留意見未消除,公司2023年被出具非标準的審計報告,公司則根據創業闆股票上市規則第10.3.10條第三款涉及終止股票上市的風險。

根據當時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說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部分應收賬款(約2億元)因未能實施現場訪談,亦未能取得函證回函,未能擷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這部分應收款項賬面價值的可回收性。

在最新回複問詢函的公告中,*ST左江還表示,由于客戶對産品驗收等情況存在不确定性,若出現較多産品未能按公司計劃傳遞、公司2023年虧損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情況,根據創業闆股票上市規則第10.3.10條第一款規定,公司股票将存在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此外,12月1日,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ST左江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ST左江市值高達260億元之際,其股東戶數僅2803戶。自2021年四季度末(彼時10148戶)以來,其股東戶數已連續七個季度下降。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忠言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以題材為噱頭,炒概念、蹭熱點等股市亂象由來已久。抛棄基本面、技術面,瘋狂拉升後又急劇下跌,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跟風炒作風險巨大。

“投資者正确的方式是要以投資代替投機,摒棄僥幸心理、短期行為、機會主義,堅持價值投資、長期主義,多研究分析公司所處行業發展趨勢、公司在行業中所占地位、擁有的核心技術、經營模式等。”武忠言表示。

前述資深金融業人士亦表示,對于ST股,由于其業績和風險因素較為複雜,投資者應謹慎對待,不要盲目跟風炒作。在投資過程中要保持冷靜,關注公司基本面和市場動态,合理配置資産,分散投資風險。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