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作者:博覽曆史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同志在北京因病逝世。

8月31日,老人家的遺體告别儀式在八寶山隆重舉行,級别相當于中央常委。各界群衆也紛紛前來吊唁,送老人家最後一程。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在靈堂外的廣場上,一名前來悼念的50多歲男同志拉起了一副白底黑字的橫幅,上寫着十六個大字。

而這十六個大字非常貼切地诠釋了老人家的一生。

那麼,華國鋒同志到底有着怎樣的革命人生?

而這十六個大字又是什麼呢?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華政委

華國鋒出生于1921年2月16日,老家是山西交城縣。

他父親蘇慶惠15歲就到縣城學徒,出師以後便靠制革手藝為生。後來娶了華國鋒的母親王氏,并生了華國鋒兄弟倆。

蘇慶惠讀過一些書,是以不但給華國鋒起的名字叫蘇鑄,還給他起了字為成九。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有了兩個兒子後,家裡的開銷增加了不少,蘇慶惠和王氏的日子過得更加緊巴,一家子隻能勉強度日。但在華國鋒隻有六歲時,他父親就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此後,華國鋒兄弟倆便和母親王氏艱難度日。王氏雖為普通的農家婦女,但思想開明,為了讓老蘇家的後代也有文化,她省吃儉用,供兩個兒子上了國小。

華國鋒的哥哥國小畢業後,王氏為了一家的生計,便讓他子承父業,去學了制革手藝。而因為華國鋒天資聰慧,學習刻苦,成績優異,母親舍不得讓他辍學,便繼續省吃儉用供他考上了縣裡的商業職業學校。這所學校雖然隻是國中級别,但卻是交城縣最進階的學校。

1935年,14歲的華國鋒入學,一直讀到1937年畢業。在學期間,他依舊刻苦,不想辜負了母親的一片苦心。而且,他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品格,為人沉穩、謙遜、誠懇,是以在同學中的人緣很好,威望也很高。

在此期間,他接觸到大量的進步書籍,并初步确立了自己的革命理想。紅軍勝利抵達陝北後,進行了東征,一路打到交城縣,并接濟百姓。這又使得華國鋒對我黨和我軍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全面抗戰爆發後,他決定跟着我黨,投身到偉大的抗日救亡運動中。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1938年6月,華國鋒瞞着母親,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交城的抗日遊擊隊。為了便于日後的工作,也為了不連累家人,他把名字從蘇鑄改為了華國鋒。不久之後,他成為光榮的我黨黨員。這一年,華國鋒17歲。

随着鬥争經驗的不斷增加,華國鋒先後擔任了我黨交城縣和陽曲縣的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是以,在幾十年後,全國人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華政委”。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交城縣是抗戰期間出民兵英雄最多的一個縣,韓鳳珠、崔三娃、段祥玉都是出自這個縣。著名抗日題材小說~《呂梁英雄傳》就是以這些英雄為原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英雄都是華國鋒培養出來的。

後來,交城的很多抗日老幹部提議寫一些文章,來宣傳華國鋒在培養民兵中所做出的貢獻,但華國鋒堅決拒絕,他不允許搞任何關于這方面的宣傳。但交城人民都把他的貢獻記在心裡。

1949年,華國鋒随解放軍南下,在抵達湖南後,組織上決定留下一批優秀的幹部支援當地建設。于是,29歲的華國鋒被任命為湖南湘陰縣在解放後的第一任縣委書記。

從那時起,他在湖南連續工作了27年。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1952年,華國鋒31歲,調任湖南湘潭縣委書記。衆所周知,毛主席的故鄉韶山曾經就隸屬于此縣。後來,毛主席之是以能在無數省、地級幹部中關注到華國鋒這位革命後輩,與華國鋒的這一職務是有很大關系的。

1955年秋,毛主席在長沙接見了華國鋒。當時,面相忠厚的華國鋒衣着樸素、談吐樸實,給毛主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年10月,毛主席打破正常,安排華國鋒列席了我黨七屆六中全會的擴大會議。

會議期間,年過六旬的毛主席對34歲的華國鋒诙諧地說道:“你是我的父母官喲!”

1969年,華國鋒在我黨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九大是“特殊時期”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在這次大會上,林彪被确定為毛主席的接班人。

作為新任中央委員,華國鋒自然很擁護中央的決定。然而,他當時肯定想不到在幾年之後,他将會成為新的接班人。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接班人

1970年,袁隆平主持的雜交水稻研究項目遇到了很大挫折。但時任湖南革委會代主任的華國鋒仍然在一次省級重要的農業經驗交流會上邀請他發言。這給了袁隆平莫大的鼓勵,并下定決心一定要咬牙堅持下去,把雜交水稻搞好。

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摔死。

毛主席不得不再次考慮接班人的問題。當時,很多老革命都被迫“靠邊站”,毛主席隻能把目光轉向年輕一代。盡管忠厚、樸素的華國鋒給老人家留下了印象的深刻,但他的資曆尚淺,毛主席一時也猶豫不決。

但是,在經過了2年多的考察和比較之後,毛主席還是決心将華國鋒培養為自己的接班人。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1973年8月,時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華國鋒被提拔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從此,他跻身于我黨的最高上司層。

1975年,華國鋒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并逐漸接替病重中的周總理的工作。

這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急需在湖南進行大規模推廣。但因為在“特殊時期”,向上級打的幾次報告都沒有回音。情急之下,湖南農科院的副院長陳洪新同志在12月直接給華國鋒寫了一封“求助信”。

很快,華國鋒就親自接見了他,并對雜家水稻的推廣做出了重要訓示。後來,袁隆平院士回憶這段往事時,深情地說道:“如果沒有華國鋒同志的支援,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是非常困難的。”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1976年1月,周總理逝世。華國鋒開始任代總理。

1976年4月7日,毛主席親自提議由他擔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而“第一”這個詞是史無前例的。毛主席的這個提法就是明确了華國鋒将是自己的接班人。

在逝世前,毛主席已經不能言語,但還是給華國鋒寫下了“你辦事,我放心”。這充分展現了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和支援。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在毛主席逝世後,華國鋒便以接班人的身份,在毛主席追悼會上緻了悼詞。可以說,當時的華國鋒已經是我黨的最高負責人。而他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

當時,四個壞人已經開始大張旗鼓地“搶班奪權”,黨和國家的事業面臨着嚴峻的危機。華國鋒孤立無援,處境是極為艱難,如果他稍有退縮,那後果将不堪設想。

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面對危機,華國鋒表現出了令人驚歎的沉着和果斷,迅速決定向革命元老尋求支援。

1976年9月10日下午,也就是毛主席逝世的轉天,華國鋒巧妙擺脫了四個壞人的盯梢,找到李先念同志進行了密談。他開門見山地指出四個壞人已經愈發猖獗,篡黨奪權的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同時,他請李先念同志盡快聯系葉劍英元帥等老同志,以謀劃應對之策。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在經過了20多天的緊張準備後,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在葉劍英、李先念等老同志的支援和協助下,和葉帥一起坐鎮中南海,果斷采取行動,由汪東興同志出面逮捕了“四個壞人”及其黨羽。由此,大陸即将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不久之後,華國鋒接任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和國務院總理,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成為大陸的最高上司人。

粉碎“四個壞人”的行動使華國鋒深得民心、黨心,很多老同志都對他刮目相看。在那些日子裡,在各種公開場合,葉帥總是緊跟在他的身後,為他保駕護航。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當時的人民群衆基于對毛主席的熱愛,對華國鋒的熱愛也幾乎達到了個人崇拜的程度。雖然華國鋒一直反對,但他的标準還是挂滿了祖國各地,《我們的華政委》和《交城的山、交城的水》等歌頌他的歌曲也是響徹中華大地。

難能可貴的是,對于人民群衆的愛戴,華國鋒保持了難得的冷靜。

他心裡非常清楚,國家剛剛經曆過十年“特殊時期”,百廢待興,稍有不慎,就要面臨崩潰的危局。是以,他很快意識到必須要把經濟盡快搞上去,才能真正扭轉危局。

出于自身的局限性,華國鋒提出了“抓綱治國”的口号。雖然這個口号沒能擺脫“綱”的理論體系,但重點已經放在了“治國”方面。同時,華國鋒還創造性地提出了實作“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标,并勾勒出了一副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磅礴藍圖。

不過,在他的構想中,有很多發展目标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他提出的大規模進口外國裝置也沒有考慮國力的承受能力。但無論如何,在“四個現代化”将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這點上,華國鋒的決策堪稱英明。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然而,與經濟發展計劃的大刀闊斧相比,華國鋒在思想解放方面,就顯得頗為保守。

出于對毛主席的忠誠,他提出了 “兩個凡是”,并要繼續高舉“無産階級革命”的旗幟。顯然,這并不能解決當時大陸急待解決的問題,也與時代的潮流産生了嚴重脫節。

是以,他的觀點受到了很多同志的批評。在1978年勝利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實事求是”正式取代了“兩個凡是”。同時,以此大會為标志,大陸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不過,難得的是,雖然華國鋒有“缺點”,但黨内同志對他的評價卻非常高。

這是為何呢?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好人

華國鋒對于自己其實是有着難能可貴的清醒認識,他很清楚自己并不适合引領國家重制輝煌。

是以,在1980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他主動辭去了一切職務,急流勇退,将黨和國家順利交接給了第二代核心上司層,可謂是高風亮節。從此,華國鋒正式離開了國家的權力最高層。不過,一直到2002年10月的我黨十六大之前,他始終都是中央委員。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在離休之後的30年間,華國鋒再也沒有對國家的大政方針發表過任何自己的看法,隻是甘于作為一位平凡的老人。可是,無論是在國家高層,還是在普通百姓中,他都有着極好的口碑。

老上司人谷牧同志曾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深情地寫道:“華國鋒同志是一個好人。”事實上,這句話可以代表很多同志的觀點。

這個“好人”的定義有很多種,但從政治角度上說,華國鋒最為人們所公認的一點,就是他的作風民主。

在“特殊時期”結束後,我黨黨内的民主氣氛再度活躍,形勢也沒有過去那麼緊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華國鋒寬容和克制的态度對于恢複這種良好氛圍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

在他提出“兩個凡是”後,輿論界遂以此為主導。但是,胡耀邦同志在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解放軍報》等“喉舌”經過讨論和醞釀之後,聯合推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這篇雄文,對“兩個凡是”進行了批評。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華國鋒對此并未進行幹涉和阻止。他甚至對很多同志講。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一定要搞清楚,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達到團結的目的。

即使是被擁戴為“英明領袖”,并手握大權的時候,華國鋒仍認為黨内同志們觀點的分歧是不會引發鬥争的。他還強調要為了團結,對真理标準的問題進行讨論,目的是要搞清楚。

胡耀邦同志的長子胡德平同志曾經提到過一個有關這段往事的細節:在1978年召開的關于“改革”的中央工作會議期間,華國鋒定下了一個基調,就是要讓大家暢所欲言。他說:我是下了決心讓同志們說話的,既然把同志們都請來了,就要讓所有人都能說話,才能集思廣益。後來,他還為自己的錯誤進行了自我批評,要求停止有關個人崇拜的各種宣傳。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華國鋒确是一位寬厚的好人。從曆史的角度看,他隻是一位“過渡性”的上司人,但他對國家在特殊時期的平穩過渡和革命事業的繼往開來是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的功績值得永遠銘記,并将照耀千秋。

在他的靈堂外,那位50多歲的男同志所拉起的橫幅,上面所寫的16個大字是“顧全大局、胸懷坦蕩、豐功卓著、英明永存”。

2008年華國鋒去世,葬禮上一男子高舉橫幅,用16字诠釋了他的一生

這短短16個字确是對華國鋒同志一生的最好诠釋。

華國鋒同志,永垂不朽!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比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