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作者:錢途探索者

近段時間,國家統計局釋出了11月份的CPI和PPI資料,引發了各界的關注和讨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了0.5%,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有些人看到這個資料,就開始唱衰中國經濟,認為這是通縮的信号,預示着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可能出現危機。然而,這種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11月份CPI下降的原因

豬肉價格大幅回落。豬肉是CPI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比約3%。由于非洲豬瘟的影響,去年豬肉價格一路飙升,導緻CPI同比漲幅居高不下。今年随着生豬産能的恢複和中央儲備豬肉的投放,豬肉價格逐漸回落,11月份更是下降了0.7%,同比漲幅從上月的34.4%降至16.1%,對CPI的拉動作用大幅減弱。

鮮菜價格大幅下降。鮮菜是CPI中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比約2%。由于天氣條件較好,鮮菜供應充足,11月份鮮菜價格下降了8.3%,同比降幅從上月的8.1%擴大至21.2%,對CPI的拖累作用加大。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基期效應顯現。基期效應是指同比漲跌幅受到去年同期價格水準的影響。去年11月份,CPI同比上漲了4.5%,創下了近八年來的最高水準,主要是受到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今年11月份,由于豬肉價格回落和鮮菜價格下降,CPI同比漲幅從上月的2.1%回落至1.6%,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的影響。

11月份CPI下降的影響

CPI的漲跌,對于居民生活和經濟運作,都有着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CPI的适度上漲,有利于促進消費和投資,推動經濟增長;而CPI的過快上漲,導緻實際收入下降,抑制消費和投資,引發通貨膨脹。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而CPI的持續下降,會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導緻生産和就業減少,引發通貨緊縮。是以,CPI的合理區間,一般被認為是在2%到4%之間。11月份CPI下降,對居民生活來說,是一種利好。

CPI下降,意味着居民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準下降,相當于提高了居民的實際收入水準,增加了居民的購買力,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尤其是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食品價格的下降,可以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對經濟運作來說,是一種挑戰。CPI下降,意味着經濟總需求不足,消費和投資的動力不強,經濟增長的壓力加大。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國内外需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經濟複蘇的不确定性增加。CPI下降可能會影響企業和居民的預期,導緻消費和投資的進一步萎縮,形成惡性循環。是以,需要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穩定經濟總需求,防止通縮的風險。

中國經濟面臨的兩個根本問題

從長遠來看,CPI的漲跌,隻是反映了經濟運作的表象,而不是本質。中國經濟面臨的兩個根本問題,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結構性問題。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主要是指中國經濟的生産結構、産品結構、組織結構和市場結構等方面,與國内外市場需求的變化不相适應,導緻供給的品質和效率不高,創新能力不強,資源配置不合理,産能過剩和資源浪費并存。

為了解決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産業更新,提高供給的品質和效率,增強供給的靈活性和适應性,優化供給的結構和布局,激發供給的活力和創新。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需求側的結構性問題,主要是指中國經濟的消費結構、投資結構、出口結構等方面,與國内外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不相适應,導緻需求的總量和結構不平衡,消費和投資的品質和效率不高,出口的競争力和附加值不強。

為了解決需求側的結構性問題,需要擴大内需戰略,培育和釋放消費潛力,優化和更新消費結構,增加消費的品質和效率;加大有效投資力度,優化和更新投資結構,增加投資的品質和效率;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和更新出口結構,增加出口的品質和效率。

11月CPI再降,2個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好,這次再唱衰經濟就太蠢了

結論

11月份CPI下降,既反映了供求關系、季節性因素、基期效應和政策因素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也暴露了中國經濟存在的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結構性問題。

這些問題,不能用簡單的漲跌判斷來評價,更不能用悲觀的情緒來應對,而應該用科學的視角來分析,用積極的措施來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