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東莞一個醫院的兒科主任醫師張振洪就在他的個人科普平台上提到:一歲以内的孩子不要多吃輔食。
而他在接診過程中發現,有些家長在孩子一歲之前就恨不得讓孩子嘗遍天下的美食,因為這些家長聽說多樣化的飲食能有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确實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孩子兩歲以後每天的食物最好達到12種以上,每周的食物最好達到35種以上。
但這裡有一個前提也就是孩子到了兩歲之後,而孩子在一歲之前,他的主要的飲食是奶。
我們給他吃的飯菜叫“輔食”,輔食最主要的作用是稍微給孩子補充一些營養,最主要補充的就是鐵,預防孩子缺鐵性貧血,能夠讓孩子身體有足夠的鐵供給身體氧氣,能夠讓孩子大腦發育。#2023年度創作挑戰#
一歲之前添加輔食也是讓孩子嘗試食物的味道,讓他知道這個世界除了母乳或者是牛奶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食物,既然是嘗試那麼就是少量地給孩子吃,而不是給孩子吃到飽,給孩子吃到撐,給孩子吃的多種多樣。
因為孩子一歲之前,他的消化能力是比較弱的,給他吃得多他消化不了,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脾胃。
為什麼不建議一歲前給寶寶多吃輔食?原因家長要清楚
★一歲之前添加輔食是要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
在鍛煉的過程中我們就要注意,給孩子食物的性狀是由軟到硬,這個硬也是比我們成人來說要軟很多,是以一些比較硬的食物,比如說有點硬的芹菜,或者是炒得比較硬的胡蘿蔔,這些不建議給孩子吃,要給孩子吃稍微軟一點點的食物,讓他鍛煉他的咀嚼能力的同時又不會加重他胃腸的負擔。
★一歲之前添加輔食主要是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
我們在孩子8~9個月的時候給孩子制作輔食,建議是給孩子做能夠拿在手上的手指食物,讓孩子用手來拿食物,再放到他的嘴巴裡面,可以讓他很自如地鍛煉自己的精細動作。
是以我們孩子一歲之前添加的輔食隻是起到鍛煉的作用,起到補鐵的作用,而不是利用輔食給孩子添加充足的營養,孩子在一歲之前是以奶為主,他大部分的營養還是依靠母乳或者是奶粉來提供。
孩子一歲之前,如果輔食犯了“四多”原則,會傷害孩子的脾胃,甚至會導緻孩子生病
第一:份量多
孩子在6個月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隻是給孩子吃1~2口,接下來是3~4口,至少要到一個月之後才會給孩子吃一餐的輔食。剛開始吃的時候隻是嘗試一兩口,在兩餐奶的中間給孩子稍微吃一些,如果分量太多的話,就容易導緻孩子消化不良,積食。
第二:種類多
孩子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是一種一種的添加,比如說孩子的第1種輔食是米糊,大概吃3~5天,孩子沒有消化不良或者是過敏的情況,那麼就在米糊裡面,給孩子加一點點肉泥,或者是加一點蔬菜泥,是一種一種地往上加。
到了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可能孩子吃過的食物也隻是10種,不會太多的,如果給孩子吃的種類太多,可能會導緻孩子過敏甚至過敏,你都不知道是哪一種輔食。
第三:橙黃色食物多
在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對于稍微有點甜味的輔食是沒有辦法拒絕,比如說胡蘿蔔、南瓜,于是家長就每天給孩子做這類輔食。
沒想到孩子吃了一段時間卻發現皮膚黃了,那其實是因為這類食物裡面還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而這些胡蘿蔔素進到孩子的體内沒有辦法消耗光,就會導緻孩子的皮膚染成橙黃色,是以我們建議給孩子吃胡蘿蔔、南瓜以及橘子,這些橙黃色的食物要适可而止。
第四:調味品多
孩子在一歲之前加輔食我們不建議加鹽,甚至不建議加糖,油也是加一兩滴而已,每天的油控制在5克,如果給孩子添加輔食,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喜歡吃,在裡面加醬油、雞精或者是糖的話,這其實會加重孩子肝腎的負擔,并不利于孩子健康。
孩子一歲之前輔食雖然吃得不多,但是也特别的講究。
怎麼正确地給孩子添加輔食,讓孩子吃得健康,讓孩子長得更好呢?推薦可以按照《輔食每周吃什麼》去吃。
輔食每周吃什麼 ¥49 購買
為什麼我會推薦這本輔食書呢?因為這本書有好幾亮點:
第一個亮點:作者很專業
作者劉長偉既是三甲醫院裡面的營養科的醫生,同時也是一名注冊營養師。還在網上給媽媽們解答各種關于兒童營養的問題,在網上擁有上百萬的粉絲,也寫過好幾本關于兒童營養的書籍。可以說是非常的專業和權威。
第二個亮點:總結到位
這本書裡面就會幫家長們詳細總結了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說輔食添加的原則,輔食添加的誤區以及輔食添加之後孩子出現不适應的情況,要怎麼去處理?要給寶寶用什麼樣的餐具來吃輔食,制作輔食的時候用到什麼樣的工具,這些都說的很清楚。
第三個亮點:制作步驟詳細
裡面有215道食譜,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也就是六個月開始一直到三歲,每一個月齡輔食要怎麼添加都說得很詳細。
每一道輔食也都有很詳細的制作方法,需要用到什麼樣的原材料?需要用到多少克?怎麼烹饪?烹饪的時長是多久?烹饪出來的成品是什麼樣的?能給寶寶補充什麼樣的營養?等等這些都說得很細。
家長們買回去就照着上面的步驟去制作,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同時又能滿足孩子胃腸消化的輔食,讓孩子吃了長得快更聰明。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