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美股市創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現兇猛,為何A股卻特立獨行?

歐美股市創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現兇猛,為何A股卻特立獨行?

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815篇原創文章

一夜醒來,好像全世界都在上漲,就剩下咱們大A還在跌跌不休?究竟大A在擔心什麼呢?

 01 

全世界都在漲

美聯儲加息有暫時告一段落的迹象,于是全世界資産開始蠢蠢欲動,美股創新高,歐洲股市創新高,日本股市創新高,印度股市創新高,甚至阿根廷股市也在大漲,還有某特币也在上漲,總之放眼望去,除了咱們大A股,好像全世界資産都在上漲的感覺。

關鍵是不僅僅是這段時間,過去10年,上面提到的很多市場都走得比A股好!

比如美國過去10年漲幅152%;印度漲幅227%;埃及282%;巴西146%;日本111%;越南10年漲幅92%;德國10年漲幅81% ……

最刺激的要數阿根廷,過去10年漲幅16669% !國家一直處于破産邊緣,好像除了足球就沒有任何亮點的國家,股市竟然漲了那麼多,果然股市就是抵抗通脹最好的方式之一!

中國呢,過去10年漲幅 38%,也并沒有墊底,排在咱們後面的還有南韓、英國、西班牙、俄羅斯等等。

但以中國過去十年的經濟表現,股市怎麼都不應該是這樣的表現,當然了,具體咱們都知道啦,其實也不是過去10年A股表現不行,事實上,過去10年間,中間走了兩波大牛市呢!

但過去兩年,大A股的表現确實比較糟糕,尤其在最近全球資産都表現生猛的情況下,咱們卻走出了一波特立獨行的下跌走勢,才是最讓人崩潰的。

都知道大家一起跌的時候感受并不是最差的,最慘的是,大家都在暴漲,自己卻在虧錢,心态簡直是原地大爆炸。

最近A股的股民相比全世界就是這個感覺。

究竟A股怎麼了,市場在怕什麼呢?

 02 

市場在怕什麼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目前來看,最核心的原因應該就兩個了。

一是地緣政治方面的問題,中國和美麗國之間可能脫gou風險。事實上,市場對于這個問題的顧慮從前兩年就開始了,尤其是去年到今年年中表現得最明顯。近期由于高層一些動作,市場對此顧慮有所緩解,但很多人還是認為脫gou是确定性的,這種擔憂持續展現在市場的走勢上。

二是對于中國經濟的顧慮。

市場擔心房地産的影響還遠沒有消除,如果參考日本和美國房價每一輪見頂後的出清時間,強如美國都需要5到6年時間,更别提跟咱們各方面都很像的日本,也就是國内房地産出清還沒有到見底的時候,而在房地産出清階段,日子都是比較難過的。

歐美股市創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現兇猛,為何A股卻特立獨行?

再加上各種經濟資料也确實并沒有很好,尤其是11月的CPI更是讓市場擔憂國内經濟是不是将要進入通縮階段。

雖然對于11月的CPI ,新能源大爆炸認為市場過慮了,主要還是豬肉價格掉的太厲害拖累了,總體沒有很多新聞上解讀的那麼糟,但不管怎麼說,畢竟資料沒有很好看,本就羸弱的信心就更羸弱了。

資本市場上,牛市的時候,任何利空皆利好,反過來,低迷的市場的時候,任何利好皆利空。

過去幾年,焦慮、内卷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市場信心嚴重不足,這些都最終傳導到了二級市場,前兩年還有新能源這一抹亮色存在,市場總體還有一些賺錢效應。

從去年開始,新能源炒作結束後,雖然年初一度AI接過了大棒,但國内的AI實力相比國外頂尖的差的太遠,而且是從基礎層面到應用層面的全面落後,無法像新能源那樣成為市場的主力軍,市場的賺錢效應就更差了。

 03 

這次不一樣?

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底部那一點什麼時候來到,leo也不知道,但考慮到A股的估值已經處于近十年3%分位點以内,已經是超級無敵便宜了,我們現在就處于曆史性的底部區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歐美股市創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現兇猛,為何A股卻特立獨行?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這次不一樣”,就像過往每一輪低迷的市場末尾和牛市末尾人們喜歡說的那樣。

但在這種言論喧嚣于市場的時候,我總會默默地從過去的曆史走勢中尋找答案,而深證成指的走勢總是能給我無限的信心。

歐美股市創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現兇猛,為何A股卻特立獨行?

當我回憶那些牛市和低迷的市場時所遭遇的宏觀和微觀情況以及市場的情緒之後,我就明白了,曆史也許不會完全重複,但總是押着相同的韻腳,因為人性亘古不變。

相信人類的智慧,在每一輪經濟大發展末期都會有全新的技術突破天花闆,也相信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擁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師群體的中國,經濟沒有那麼悲觀,放眼全球,依然是最好和最具有韌性的主流經濟體之一。

面包會有的,愛情會有的,牛市也會有的,我們也已經無限逼近牛市了 !

外圍市場依然焰火歡歌,國内人心思漲,隻是差了那麼一丢信心,就像澆滿油的幹柴,隻差那一星火苗。

都在等着那一星火苗的到來!

也請你不要放棄!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複權衡,怎麼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