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欧美股市创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现凶猛,为何A股却特立独行?

欧美股市创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现凶猛,为何A股却特立独行?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815篇原创文章

一夜醒来,好像全世界都在上涨,就剩下咱们大A还在跌跌不休?究竟大A在担心什么呢?

 01 

全世界都在涨

美联储加息有暂时告一段落的迹象,于是全世界资产开始蠢蠢欲动,美股创新高,欧洲股市创新高,日本股市创新高,印度股市创新高,甚至阿根廷股市也在大涨,还有某特币也在上涨,总之放眼望去,除了咱们大A股,好像全世界资产都在上涨的感觉。

关键是不仅仅是这段时间,过去10年,上面提到的很多市场都走得比A股好!

比如美国过去10年涨幅152%;印度涨幅227%;埃及282%;巴西146%;日本111%;越南10年涨幅92%;德国10年涨幅81% ……

最刺激的要数阿根廷,过去10年涨幅16669% !国家一直处于破产边缘,好像除了足球就没有任何亮点的国家,股市竟然涨了那么多,果然股市就是抵抗通胀最好的方式之一!

中国呢,过去10年涨幅 38%,也并没有垫底,排在咱们后面的还有韩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等。

但以中国过去十年的经济表现,股市怎么都不应该是这样的表现,当然了,具体咱们都知道啦,其实也不是过去10年A股表现不行,事实上,过去10年间,中间走了两波大牛市呢!

但过去两年,大A股的表现确实比较糟糕,尤其在最近全球资产都表现生猛的情况下,咱们却走出了一波特立独行的下跌走势,才是最让人崩溃的。

都知道大家一起跌的时候感受并不是最差的,最惨的是,大家都在暴涨,自己却在亏钱,心态简直是原地大爆炸。

最近A股的股民相比全世界就是这个感觉。

究竟A股怎么了,市场在怕什么呢?

 02 

市场在怕什么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目前来看,最核心的原因应该就两个了。

一是地缘政治方面的问题,中国和美丽国之间可能脱gou风险。事实上,市场对于这个问题的顾虑从前两年就开始了,尤其是去年到今年年中表现得最明显。近期由于高层一些动作,市场对此顾虑有所缓解,但很多人还是认为脱gou是确定性的,这种担忧持续体现在市场的走势上。

二是对于中国经济的顾虑。

市场担心房地产的影响还远没有消除,如果参考日本和美国房价每一轮见顶后的出清时间,强如美国都需要5到6年时间,更别提跟咱们各方面都很像的日本,也就是国内房地产出清还没有到见底的时候,而在房地产出清阶段,日子都是比较难过的。

欧美股市创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现凶猛,为何A股却特立独行?

再加上各种经济数据也确实并没有很好,尤其是11月的CPI更是让市场担忧国内经济是不是将要进入通缩阶段。

虽然对于11月的CPI ,新能源大爆炸认为市场过虑了,主要还是猪肉价格掉的太厉害拖累了,总体没有很多新闻上解读的那么糟,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数据没有很好看,本就羸弱的信心就更羸弱了。

资本市场上,牛市的时候,任何利空皆利好,反过来,熊市的时候,任何利好皆利空。

过去几年,焦虑、内卷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市场信心严重不足,这些都最终传导到了二级市场,前两年还有新能源这一抹亮色存在,市场总体还有一些赚钱效应。

从去年开始,新能源炒作结束后,虽然年初一度AI接过了大棒,但国内的AI实力相比国外顶尖的差的太远,而且是从基础层面到应用层面的全面落后,无法像新能源那样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市场的赚钱效应就更差了。

 03 

这次不一样?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底部那一点什么时候来到,leo也不知道,但考虑到A股的估值已经处于近十年3%分位点以内,已经是超级无敌便宜了,我们现在就处于历史性的底部区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欧美股市创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现凶猛,为何A股却特立独行?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这次不一样”,就像过往每一轮熊市末尾和牛市末尾人们喜欢说的那样。

但在这种言论喧嚣于市场的时候,我总会默默地从过去的历史走势中寻找答案,而深证成指的走势总是能给我无限的信心。

欧美股市创新高,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现凶猛,为何A股却特立独行?

当我回忆那些牛市和熊市时所遭遇的宏观和微观情况以及市场的情绪之后,我就明白了,历史也许不会完全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因为人性亘古不变。

相信人类的智慧,在每一轮经济大发展末期都会有全新的技术突破天花板,也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拥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师群体的中国,经济没有那么悲观,放眼全球,依然是最好和最具有韧性的主流经济体之一。

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牛市也会有的,我们也已经无限逼近牛市了 !

外围市场依然焰火欢歌,国内人心思涨,只是差了那么一丢信心,就像浇满油的干柴,只差那一星火苗。

都在等着那一星火苗的到来!

也请你不要放弃!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