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蘋果股價又破三萬億?

為啥蘋果股價又破三萬億?

為啥蘋果股價又破三萬億?

iPhone 15幾乎遭遇滑鐵盧的蘋果公司,股價居然創了新高。

截至12月8日收盤,蘋果公司(Apple)的市值再次突破3萬億,達到3.04萬億美元,而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的首次,該公司股價在近日收盤時一度上漲2.11%。

為啥蘋果股價又破三萬億?

這引發很多人的疑問,在産品遭到質疑和品質堪憂情況下,庫克怎麼會又迎來股價的暴漲?

實際上,盡管iPad和iPhone、可穿戴裝置的銷量不斷下滑,但蘋果的股價表現出了驚人的韌性,今年迄今為止該股的漲幅接近50%。而資本市場主要觀察企業的角度跟普通人不太一樣,單從一家健康發展企業的視角,蘋果公司在庫克帶領下,似乎幹得還不錯。

從華爾街分析師的角度來看,已經具備龐大存量裝置資料的蘋果,新産品銷售隻是一時問題,真正會影響到長遠發展的,其實是他們可以利用消費者手中龐大數量的iPad和iPhone、可穿戴裝置,形成内容服務和消費的新增長,最後帶動企業的轉型。

也正因為對于蘋果這樣新業務的看好,有部分華爾街頂級分析師預計,這家iPhone制造商的股價将在未來12個月内達到分析師們給出的最高目标價240美元。這表明蘋果股價從目前水準有進一步上漲24.08%的潛力。

這也難怪蘋果公司的股票會繼續走高。

降價成了業績底牌

11月初,蘋果釋出了該公司2023财年第四财季的财報。該季度,蘋果實作營收894.98億美元,同比下降0.72%;淨利潤為2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0.79%。

雖然iPhone業務收入有所增長,但其他硬體業務表現不佳,是以蘋果營收出現了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的情況。

财報顯示,第三季度,iPhone業務營收為438.0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26.26億美元;Mac業務營收為76.1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15.08億美元;iPad相關業務營收為64.4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71.74億美元;可穿戴、家居及配件業務營收為93.2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6.50億美元。

聚焦中國市場,蘋果大中華區營收為150.84億美元,同比下降2%。而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資料追蹤,iPhone15釋出後的17天内銷量較iPhone14下降了4.5%。為了推動銷量,蘋果史無前例在中國市場進行了新款産品的降價。

11月14日,話題#iPhone 15雙11最後兩小時降價#登上微網誌熱搜榜三,獲得1.9億閱讀量。有網友稱,蘋果官方旗艦店“雙11”違背“承諾”,iPhone 15最後兩小時又降價200-300元,感覺自己被蘋果“背刺”。而最新消息顯示,雙12期間,蘋果iPhone 15 又将全系列降價800元左右。

在美國主要市場,其實iPhone15的銷售也是靠降價完成的。CIRP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通過直營管道購買iPhone的美國使用者降至新低,僅為17%,其中約11%來自實體蘋果商店,還有6%來自蘋果官網,而最大的赢家則是移動營運商,足足占據了iPhone銷售量的79%。其中,為了推動iPhone15銷售,美國幾大營運商都紛紛給出花費補貼的好處,讓消費者換機意願加強。而這種補貼,其實就是隐形降價。

不過,财報熱點其實是蘋果的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第三季度營收為223.1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29%。

這成為三季報除了降價引發銷量增長外,真正可以說的好消息,也正是這一點,讓分析師對蘋果的發展投下贊成票。

看多蘋果的要因

iPhone的高收入、服務業務部門的持續強勁增長以及活躍裝置安裝基礎的不斷增長,将支撐蘋果的财務情況和股票。然而,與上年同期的艱難比較可能會影響iPad的銷售情況。與此同時,蘋果可穿戴裝置、家居和配件業務部門的銷售疲軟在短期内仍将拖累該公司業績。

與此同時,Wedbush分析師Daniel Ives仍然看好蘋果的前景,并在11月底表示維持對蘋果股票的“買入”評級。該分析師的樂觀态度是基于iPhone的強勁銷售情況和蘋果服務部門的強勁勢頭。

換句話說,很多機構投資者,已經将對于蘋果公司發展的考察,從硬體裝置銷售,轉移到APP等軟體和内容服務等業務上。

之前,蘋果公司一直以其硬體裝置銷售而聞名,如iPhone、iPad、Mac等。這些硬體裝置的銷售收入是蘋果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也是其股價上漲的重要支撐。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機構投資者對于蘋果公司的關注點已經發生了變化。

但現在,許多機構投資者開始更加關注蘋果公司在軟體和内容服務方面的業務。例如,Apple Music、iCloud、App Store等服務的收入逐漸成為蘋果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财報資料顯示,蘋果使用者超過8.6億,許多人從App Store購買數字産品和服務。摩根士丹利最近指出,如果蘋果專注于“更明顯地向訂閱式模式轉變”,其訂閱服務産生的最終價值可能達到3萬億美元。

更何況,今年蘋果對于訂閱服務已經開始漲價。

早在10月25日,蘋果公司便在海外宣布旗下的Apple Music、Apple News、Apple TV +等訂閱服務價格調整,普遍上漲10%-15%。12月10日蘋果公司官網顯示,Apple Music中國區上調訂閱價格,學生訂閱價格上漲1元至6元/月,個人訂閱價格上漲1元至11元/月,家庭訂閱價格上漲1元至17元/月。

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Samik Chatterjee的預計,到2025年,Apple Music和Apple Arcade的使用者總數可能達到約1.8億,其中1.1億使用者為公司的音樂服務付費,7000萬使用者為遊戲付費。

某種程度上,這些服務不僅為蘋果公司帶來了持續的收入,還增強了使用者對于蘋果品牌的忠誠度和黏性。

瑞銀分析師David Vogt在一份報告中稱,Sensor Tower的資料顯示,上個月App Store支出同比增長11%,支援了該機構對蘋果服務部門本季度整體增長16%的預測。

是以,蘋果公司開始更加注重軟體和内容服務的開發和推廣。這包括不斷優化現有的服務、推出新的服務和應用,以及加強與内容提供商的合作等。通過不斷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和期望,蘋果公司的股價也将得到進一步的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服務領域創造了曆史收入紀錄,該公司在第四财季實作了兩位數的增長。

Tigress Financial的分析師Ivan Feinseth則在11月中旬重申了對蘋果股票的“買入”評級。分析師Feinseth給予該股的目标價為240美元,該分析師預計“創紀錄的iPhone銷售和服務收入,以及利潤率的增長”将支援蘋果公司的财務狀況,并使該公司能夠提高股東價值。

未來會是什麼樣

蘋果公司憑借其穩定且長期增長的業績,無疑成為一支備受關注的股票。這背後的推動力,則是市場對iphone的持續需求,尤其是在新興市場,這些地方的消費潛力巨大,為蘋果公司的産品銷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再加上該公司不斷增長的服務部門勢頭強勁,無論是從營收還是從利潤來看,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增長動力。這些積極的因素,反映在分析師對蘋果股票前景的看好上,也進一步印證了蘋果公司的實力和潛力。

具體來看,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對蘋果股票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在他們的評級中,有25個給出了買入的建議,而8個則保持持有評級。這使得蘋果股票獲得了“強烈買入”的一緻評級。

這一評級不僅反映了分析師們對蘋果公司未來的強烈信心,也在蘋果公司開始注重服務收入後,說明了他們認為蘋果股票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和增長潛力。

此外,分析師們還對蘋果公司的未來股價進行了預測。他們給予蘋果股票的平均目标價為201.99美元,這比目前的價格高出4.43%。這一資料進一步印證了分析師們對蘋果公司未來的看好,也反映出他們認為蘋果股票具有較大的上漲潛力。

分析師認為,蘋果将受益于iPhone銷量的增長和該公司服務部門的持續發展勢頭。此外,供應環境的改善将支撐該公司的收入。

多家市場研究機構認為,未來幾個季度内智能手機出貨量逐漸走向複蘇,明年或将實作溫和增長。此外,明年蘋果還将釋出Vision Pro頭顯裝置,這是該公司自2014年推出Apple Watch以來的又一個全新計算平台,外界對其充滿期待。

有分析師認為,得益于人工智能浪潮,科技巨頭們明年還有一戰之力,可以繼續大漲。美國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就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他預計人工智能應用的“浪潮”将在明年推動高科技公司的股價上漲近30%。

然而,要清楚的是,蘋果目前的市盈率約為29倍,遠高于标準普爾500指數17倍的市盈率中位數。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 Sacconaghi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與其他預期增長更快、利潤率更高的大型科技公司相比,為蘋果支付更高的股價是合理的。”

加上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的訴訟是一個不确定性因素。按照起訴檔案,谷歌通過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以鎖定其作為iPhone和Safari網絡浏覽器預設搜尋引擎的地位,不公平地鎖定自己的主導地位。如果谷歌敗訴,蘋果可能會失去數十億美元收入。

種種因素顯示,蘋果公司的未來具有不确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突破3萬億美元的市值高限,可能是蘋果帝國最後的榮光?

一切都需要讓時間來作出決定。

作 者 | Amit Singh 張津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