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劃重點:

  • 1

    2023年的科技圈有許多積極趨勢,科技巨頭股價回升,英偉達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

  • 2

    多家科技公司成功進行了IPO,ChatGPT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成為關注焦點。

  • 3

    盡管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但其他初創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卻連續第二年下降。

  • 4

    除了Netflix之外,其他流媒體服務普遍難以實作盈利。

  • 5

    2023年美國新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大幅下降,其中特斯拉降價最引人關注。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騰訊科技訊 12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2023年,科技行業展現出了一些積極的趨勢。大型科技公司的股價開始回升,英偉達的股價更是飙升,使其成為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晶片巨頭。此外,今年有幾家公司成功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IPO),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同時,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機器人成為公衆矚目的焦點,其中最為突出的是OpenAI的ChatGPT。

然而,2023年的科技圈并不全是好消息。盡管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但其他初創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卻連續第二年下降。許多初創企業以低于前幾輪融資的估值獲得了新的融資,這表明市場對于這些企業的前景有所擔憂。此外,除了Netflix之外,其他流媒體服務普遍難以實作盈利。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上司下,曾經的Twitter公司陷入了動蕩,導緻大量廣告商撤資離去。

加密貨币領域也呈現出喜憂參半的情況。今年加密貨币交易所FTX創始人薩姆·班克曼-弗裡德(Sam Bankman-Fried)被判犯有欺詐罪,币安及其首席執行官趙長鵬也認罪,這些事件給市場帶來了陰影。然而,比特币的價格卻上漲了一倍多,這表明投資者對于加密貨币的信心并未完全喪失。與此同時,對創作者經濟初創公司的投資有所下降,但創作者通過網紅營銷等方式獲得了更多的收益。

總之,2023年的科技圈呈現出一些積極的趨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市場需要密切關注這些趨勢的發展,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和風險。

以下八張圖表将可幫助我們了解今年科技圈的現狀:

1.聊天機器人崛起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去年11月份,OpenAI悄然釋出了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作為“低調的研究預覽”。然而,人們對它的反應卻是非常熱烈。數以百萬計的人争相使用ChatGPT來查詢各種問題。這種興奮引發了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狂熱,投資者和科技巨頭都向活躍的年輕初創公司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根據Similarweb的資料,在釋出近一年後,ChatGPT網站的通路量接近17億。相比之下,谷歌的Bard和Anthropic的Claude等競争對手盡管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它們的通路量仍然遠遠落後。與ChatGPT相比,第二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Bard在10月份的通路量為2.66億。

然而,OpenAI的上司地位還遠未牢不可破。盡管該公司最近的年化營收超過了13億美元,但它與最大股東和銷售合作夥伴微軟的競争日益激烈。微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大語言模型,并與OpenAI競争對手的開源模型合作。從長遠來看,企業仍在努力以合理的價格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揮作用。

總的來說,ChatGPT在釋出後迅速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并引領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狂熱投資。然而,競争正在加劇,而OpenAI的地位也面臨着挑戰。盡管如此,這個領域的未來仍然充滿了機遇和潛力。

2.非AI領域風投銳減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全球風險資本家逐漸從疫情期間的狂熱投資狀态中撤出,對初創企業的投資已經降低到了2018年的水準。除了對人工智能的熱情之外,考慮到利率上升和有限合夥人的抵制,風險資本家對交易的态度也變得更為保守。

股市回落的一個顯著迹象是,越來越多的公司以比以前更低的估值進行融資。軟體提供商Carta追蹤了4.1萬家美國初創企業,該公司表示,在第三季度初創企業融資中,此類融資占比達到了18.5%,而2022年第一季度這個比例僅為5.2%。

陷入這種困境的不僅僅是初創公司,風險投資公司本身也在經曆陣痛。一些風險投資公司正在裁員、整合或出售投資組合中的股份,試圖提高回報率。

3.IPO市場起色不大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對于IPO市場來說,2023年原本看似是一個美好的年份,但是利率持續上升,這抑制了投資者對那些通常尋求上市的高增長公司的興趣。

今年9月,當三家科技公司(Arm、Klaviyo和Instacart)利用一個小視窗上市時,似乎就有了不太妙的征兆。它們平庸的交易表現非但沒有把窗戶打開得更大,反而關得更為嚴實。

我們不太可能在12月看到大牌公司上市,而且絕大多數在2023年初計劃今年上市的公司,已經将這些計劃推遲到了2024年。

4.Meta廣告業務複蘇,X遭到重創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社交媒體廣告在今年有所複蘇,這從Meta的财務業績得到改善就可以看出。然而,并非所有社交媒體平台都從中受益。

自從馬斯克于2022年10月接管Twitter以來,該平台的大部分廣告收入都蒸發了。這不僅是因為馬斯克放松了内容稽核規則,讓更多有争議的内容進入平台,使得廣告商撤走。還因為馬斯克自己的推文也吓壞了許多營銷人員,而他上周對廣告商滿口髒話的回應讓事情變得更糟。

另一方面,位元組跳動旗下TikTok的社交媒體廣告收入份額獲得了增長,而Meta、Snap、Pinterest和reddit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份額。

5.比特币價格飙升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今年加密貨币領域可謂是壞消息連連,其中包括加密貨币貸款機構Genesis的破産、FTX創始人班克曼-弗裡德被判有罪以及币安趙長鵬認罪等。然而,比特币的價格卻在持續上漲,甚至比一年前翻了一倍多。

盡管面臨各種壞消息,投資者們似乎并不在意,他們更看重的是通脹降溫、傳統金融巨頭進軍加密貨币領域以及法院裁決緩解了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币的嚴格限制。在經曆利率上升和FTX崩潰之後,比特币在2023年初的價格低于1.7萬美元。今年3月,專注于加密貨币的Silvergate銀行和Signature銀行,以及專注于初創企業的矽谷銀行紛紛倒閉,引發了一場抛售。但是,美聯儲出手支援客戶資産,在政府出手後一周内,比特币價格上漲40%,至2.8萬美元。

此外,人們預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可能會準許比特币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對比特币的價格起到了提振作用。看好加密貨币的人認為,将向更多投資者開放比特币的ETF将進一步提振需求。當投資巨頭貝萊德送出了一份比特币現貨ETF申請後,比特币的價格在6月份上漲了17%。再加上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越來越高,過去兩個月裡,比特币價格飙升。

6.創作者經濟兩極分化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在今年的創作者經濟中,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為創作者服務的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大幅下降,而在網紅營銷(創作者謀生的首要方式)上的支出正在穩步增長。

造成這種脫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創作者經濟具有很強的彈性,當某些東西不起作用時,他們會迅速切換。他們管理着精簡的團隊,并且經常使用像Google Sheets這樣的免費工具。初創公司試圖讓他們為定制産品付費,比如專門的會計軟體,但這些産品最終沒有找到足夠廣泛的創作者客戶群體。

在The Information的創作者經濟資料庫中,有近500家創作者經濟初創企業。其中至少53家被合并或收購,九家倒閉,兩家申請破産。其他公司正在轉向,或被迫以低價出售。

7.特斯拉等電動汽車在美大幅降價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由于客戶需求不溫不火和汽車庫存過剩,2023年美國新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大幅下降。根據汽車行業分析公司Cox Automotive的資料,9月份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為50683美元,低于一年前的65295美元。

就連美國最大電動汽車銷售商特斯拉也未能幸免,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經常帶頭降價。其高端SUV Model X的降價幅度最大。對于2022年10月購買特斯拉的美國買家來說,基本款價格為120990美元。到2023年9月,價格跌至79990美元,跌幅達34%。特斯拉系列中最便宜的車型Model 3從2022年10月的46990美元降至38990美元,價格下降了17%。

其他汽車制造商也降低了電動汽車的價格。福特降低了F-150閃電皮卡和E-Mach跑車的價格,通用汽車下調了Bolt的售價。

8.流媒體業務收入漸增

八張圖看懂2023年科技圈巨變:聊天機器人崛起,非AI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今年,娛樂公司紛紛尋求從流媒體業務中獲得更多收入,以彌補增長放緩帶來的損失。在這個過程中,華納兄弟探索頻道成為了最成功的一家,他們公布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業務部門的利潤(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費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部分業務中包括了其傳統的HBO有線電視訊道,這為提高利潤數字貢獻了一定的力量。

與此同時,迪士尼也在努力削減流媒體業務的虧損。盡管如此,迪士尼、派拉蒙和康卡斯特旗下的NBC環球每季度都在流媒體業務上蒙受數億美元的損失。相比之下,Netflix現在每季度産生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表明經過多年的虧損之後,該公司終于實作了連續盈利。 (編譯/金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