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氫能源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世界新型能源的盡頭。

相比較石油,天然氣,電能等,它有着無可比拟的優勢:取之不盡,無污染,來源廣泛,容易擷取等等…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正是基于這樣的定位,人小心大的日本人在多年以前就悄悄開始将氫能源作為未來動力源的研發。

如今,從氫的擷取,儲存,加注,到氫動力裝置的小型化,提高動能轉化率等等方面,坦白說,日本人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興奮至極的日本人迫不及待的将氫能源相關技術申請了專利,并為此投入了數千億研發資金,占比高達70%。就像愛信的AT變速箱一樣,形成了一道讓别人發展類似技術繞不開的高牆壁壘。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本以為可以左手一隻鴨,右手一隻雞,以無敵懶散的躺平姿勢,大快朵頤的靠着收取專利費收割地球村,可沒想到快速充電技術的出現,讓自負的日本人一臉驚愕,臉部因肌肉抽搐而形成莫大的囧字在1米6的身高加持下,卻是顯得額外醒目。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中國作為當今電動汽車領域的王者,無論從電池技術,汽車産量,疊代速度到充電站的建設規模和普及程度,都可以說是村裡的第一大戶。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而電動汽車的發展還遠遠沒有到達盡頭。高密度電池,動能回收技術,發電新材料,快速充放電技術,高效電動機等等,都有着無限挖掘的潛力,這其中任何一項技術的突破都會帶來電動汽車駕駛品質的提升,造就一代新産品。

甚至連氫能源汽車都可以說隻不過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分支而已。因為其動力輸出的本質就是将氫能轉化為電能進而推動汽車。說白了,隻不過是電能的來源更環保,更廣泛,更快速,僅此而已!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根據相關報告,一輛普通家用汽車的加氫時間大概為3分鐘左右,續航約500公裡。而一輛60度的電動汽車,商用充電站充滿電的時間平均為90分鐘,續航500公裡左右。

相比氫能源,無論在續航還是補能時間上,電動車雖均有劣勢,但最大的問題和困擾是補能時間。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可以說,如果在補能時間上,電動汽車可以做到和氫能源并駕齊驅,那麼氫能源的技術優勢将不再那麼耀眼。

最新報道稱:華為的液冷充電技術甚至可以做到1秒鐘充電1公裡,前2分鐘充電200公裡。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這樣革命性的快充技術直挺挺地戳到了躺在氫能源專利上,妄圖遙遙領先的日本人肺管。閉關修煉葵花寶典和“欲練此功”時的孤注一擲,如今看來卻隻能唾面自幹。

特斯拉公開自己的電動車專利,是因為它知道高處不勝寒的下場;華為公開鴻蒙原始代碼是因為它也知道大家一起嗨才是真的嗨。

日本囤積氫能源專利妄圖收割世界,卻被華為的充電速度戳了肺管

偏偏日本人不信邪,捂着氫能源專利自娛自樂。猛浪些而言,就島上那幾十口子,無疑是身懷絕技的大俠墜入無底深洞,然後絕迹了而已…

戰術層面上,日本确實有其獨到之處,但在戰略層面上,日本就有些目光短淺,剛愎自用了。

在當下科技浪潮翻湧的時代,技術和戰略思維缺一不可,出道即巅峰的技術如果沒有強大的戰略思維做支撐,最終也隻會是昙花一現讓人恥笑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