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國家隊3次增持A股 國新或将在接下來一周裡持續每天增持
12月1日下午,強大的神秘資金突然入場馳援A股,為市場情緒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當天,千億資産國有資本營運公司公開發聲增持央企科技類指數基金,與此同時,兩大保險機構首度聯手建立500億元規模私募進軍二級市場,同樣提振了A股。

有消息稱,國新或将在接下來一周裡持續每天增持。另有資料顯示,本周滬深兩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計淨流入資金約85億元。
中國國新大約買入5億元ETF
12月1日13點31分,上證50指數創出2330.74點,這也是該指數盤中創出的今年新低,然後指數開始被神秘的買盤所引導,奮力向上反彈。
緊接着,一則《國有資本營運公司進場買入ETF》消息引爆市場。當天收盤後,中國國新公告稱,公司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今日增持中證國新央企科技類指數基金,并将在未來繼續增持。有消息稱,國新或将在接下來一周裡持續每天增持。其後中國國新再發公告稱,12月1日出手增持的是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ETF、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ETF。
有市場分析指出,從成交額來看,南方央企科技ETF、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成交額放量明顯,或是當天國新增持的兩大重點産品。前者全天成交2.98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放量近8倍;後者全天成交3.2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擴大約4倍。中國國新12月1日進場買入ETF的金額或超過5億元。
中國國新官網顯示,中國國新為國有資本營運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之一。截至2022年底,公司資産總額近8600億元。中國國新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國新投資充分調動指數及ETF作為市場風向标的作用,通過大幅增持央企科技類ETF,有效引導資金向央企科技創新領域高效聚集,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引入更多市場資源。下一步,國新投資将利用集中投資、積極股東、指數等運作手段,不斷創新拓展股權運作模式,助力央企上市公司實作高品質發展。
一個月以來國家隊出手增持3次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今年10月份以來,以中央彙金和中國國新為代表的國家隊已經3次出手增持A股。
10月11日,中央彙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就曾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四大行股份,并表示拟在未來6個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四大行股份。
10月23日,中央彙金官網公告顯示,中央彙金公司當日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将在未來繼續增持。當天,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科創闆5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多隻基金成交額顯著擴大。結合市場ETF規模變動資料,有機構表示,市場推測彙金公司此次買入近100億元。
據悉,中央彙金上一次出手增持四大行股份、公開宣布購買指數ETF還是在8年前。中央彙金官網介紹,中央彙金公司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對國有商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中央彙金公司的重要股東職責由國務院行使。中央彙金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由國務院任命,對國務院負責。
上證50指數将大機率反彈
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截至12月1日收盤,上證50指數報收2352點,仍然低于10月23日收盤價2369.93點,這意味着上證50指數仍需要繼續打開向上的空間,該指數有可能成為新一輪行情的主攻方向。
據統計,在今年10月23日中央彙金宣布增持ETF後的一周内,A股ETF淨流入資金超過150億元。另有資料顯示,本周滬深兩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計淨流入資金約85億元。
多位業内人士認為,國新投資此次增持央企科技類指數基金,再次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在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同時也彰顯了國有資本對優質科技創新類央企的信心和對其投資價值的認可。在頭部機構出手的示範效應下,後續或還有越來越多機構進場,将為活躍資本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另據了解,11月29日晚間,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兩家大型保險機構公告稱,雙方将分别出資250億元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暫定名:鴻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控股子公司國壽資産、新華資産分别出資500萬元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暫定名:國豐興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鴻鹄私募的管理人。據悉,這家合計規模高達500億元的私募基金公司将聚焦二級市場并長期投資優質上市公司。該試點基金期限為10+N年,基金初次備案期限為10年,在10年期屆滿後,可以通過變更備案方式進行延期。這也是保險公司直接投資的首個私募證券基金。此前,保險資金隻被允許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即主要投向一級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資訊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慎良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