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我一直都建議,買新勢力的都要慎重。

好聽點叫新勢力,不好聽的叫跨界造車,用網際網路思維造車,的确能夠帶來更新穎的産品點,但問題的關鍵是,汽車率先應該保證可靠、穩定、耐久性,同時還要做好價值鞏固能力,讓車輛的價值有序下降。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畢竟對于中國家庭來說,車是繼房産之後的第二大商品,讓車輛的價值“秒崩”,對于使用者和市場都是不負責的。

目前的國内市場經曆轉型,電動化、智能化沖擊帶來了新的改變,尤其是大量新勢力入局,基本上進入了“誰都能造車”的階段。

市場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比如說極越01,上市剛剛一個月,在沒有傳遞幾台車的情況下就迅速下調産品價格,低配價格21.99萬,相比于此前24.99萬的價格可以說是“秒崩”。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買車已經不是簡單的技術型消費了,還要拼勇氣和膽量,這個月買車,下個月就8折銷售,20多萬的車本身就價值不低,崩盤速度如此之快,是對使用者的一種不負責任。

不過據說極越對老車主進行了補貼,為老使用者挽回了損失,但有的新勢力就是拿使用者開涮。

7月份,16家企業簽署不降價協定,歃血為盟想要維護市場穩定發展,并且要和使用者的權益站在一起,但這些企業一個降價比一個猛,前腳說不降價,後腳就對着市場來一刀。

比如說比亞迪,兩個月連續多次降價,秦PLUS最低配價格已經降到9萬以内,騰勢也在不斷下調價格,小鵬、蔚來、理想、零跑等企業的價格下調速度也出人意料的快。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降價的本意是想要用價格換市場,一些企業其實是賠錢造車。

任何一個産業、企業長期虧損都無法穩定立足于市場,從經商角度來說降價必然對企業是一種傷害,對産業和使用者也是一種傷害,一些企業為了降價不擇手段,一方面降價,另一方面深度減配。

新勢力本不在汽車圈,跨圈造車既是為了找到一個新的生存土壤,也是為了抓住資本市場的熱度,在其它投資項目先後吃冷的大環境下,造車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正确行為,是以不少企業要進入汽車市場。

但汽車市場是一個極度吃技術、資本、人才的闆塊,的确零部件企業能夠解決一些問題,降低跨界造車的門檻,但有兩個點是無法解決的。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一個是企業如何盈利的問題,大規模生産之後才能用更低的生産、采購成本,同時才會有更好的可靠性、穩定性出現,生産規模非常小的企業很難有這種優勢,長期虧損必然會給企業的未來蒙灰。

另一個是企業底線的問題,傳統企業造車為市場、為使用者,理念真的不同,更注重可靠、穩定和安全性,不和時間賽跑,因為基礎盤大,傳統企業造車更高、更穩。

上市一個月降價3萬塊?車圈亂不亂,新勢力說了算!

是以,傳統企業很難率先發起價格戰,主要是深知利潤才是推動産業、市場、使用者增益的核心關鍵,放棄核心利益就意味着放棄未來的增長點和使用者的價值。

造車是一個不透明産業,一台車的内在有安全、穩定、耐久,這些都不會寫在配置單上,但更多的使用者隻會看價格和配置單,抓住這些點的新勢力企業降價造車獲得了短期的生存空間,但長期結果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