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文/土木

近日,長安汽車與華為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經協商,華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将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為共同支援該公司的未來發展。

長安汽車和華為這個意向成立的公司,其實把華為車BU的技術整合出來,更好的賦能整個國内車企們的智能化程序。

對于華為車BU來說,智駕解決方案、智能座艙都是最核心的資産,将其剝離出來放到新公司,這家新公司對華為來說,可想而知有多重要。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這幾乎是目前鴻蒙智行的核心技術實力了,華為拿出了相當多的誠意,來和長安(包括未來想投資加入這家公司的企業)一起共建中國汽車行業的新未來。

是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次操作更像是把車BU獨立一部分出來再聯合長安,全新更新的、更加開放包容的Hi模式。

那麼這家公司的未來,底線最低也是下一個“博世”,最高将助力中國汽車行業的全面更新,在世界範圍内遙遙領先。

這也給國内各個廠家吃了一個定心丸,華為必然不會再與“造車”挂鈎,新公司就很好的劃清了“為與不為”的界限。隻要還想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有所突破的車企,大機率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加入到這一聯盟中來。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至于說問界、智界、已經未來和江淮、北汽的X界,根據目前的資訊來看,不太會改變既定的發展路線。甚至很有可能以後的這些鴻蒙智行的家族成員,會成為這家新公司的首批客戶。

剩下其它車企怎麼選擇?長安和賽力斯已經打好了樣闆,協定并沒有排他性條款,其它公司也可以這樣做,華為以後安心做“toB”業務,做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就好了,華為朝着自己的戰略目标前進了一大步。

華為汽車業務轉型“toB”業務後,有利于鴻蒙生态的快速拓展,這才是華為最看重的,一流的企業一定是做生态的,把鴻蒙系統打造成國内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作業系統,在世界市場至少與蘋果和谷歌三足鼎立的作業系統才是華為的戰略目标。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而要完成華為鴻蒙生态進軍世界的目标,華為智能駕駛汽車業務必須走出中國 ,走向世界。而目前華為還是一家被美國制裁的公司,短期内看不出被解除制裁的可能性,借着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東風,如果華為的鴻蒙生态能夠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對于企業和國家利益都是最優解。

在智能汽車相關技術方面,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無與倫比的技術優勢,别的車企想超越華為很難,但是與華為合作的大道已經鋪就,到了這一底部,其實關于“靈魂”的糾結就可以放一放了。

華為牽手長安,一家新公司的落成,能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最後借用餘總的發言:我們一直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産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台,一個有“火車頭”的開放平台。我們與長安深化合作,同時還會與更多戰略夥伴車企一起攜手合作,不斷探索開放共赢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機遇,實作大陸汽車産業崛起的夢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