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老助老,24小時待機服務 他是居民心中親切的“園長”

作者:江南時報

“張師傅很好,待我們熱情得很。”77歲的居民陳慶英說。

“從早到晚他都在園區裡轉,義務勞動。好聽的話我也不會說,我覺得他人就是好!”小區居民黃老太說。

“張師傅做實事,有他在,整個園區的和諧度很高。”小區物業副經理說。

……

居民們口中的“張師傅”名叫張建冬,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區西善橋街道齊修社群。今年68歲的他“身兼數職”,是社群網格員長,也是齊修黨支部第二黨小組組長,還是社群居民自發組織的“賽金寶幫幫團”成員。7年熱情奉獻,點點滴滴都嵌在居民心間。社群老人們稱,哪天若看不到張建冬還挺不習慣。

以老助老,24小時待機服務 他是居民心中親切的“園長”

張建冬(右)巡園

學習路上不停步的老黨員

齊修北苑6棟一層有間小屋,這裡曾是疫情期間居民做核酸的地方。如今屋子騰出來,成為張建冬暫時辦公、為民服務的空間。記者随張建冬走進小屋,一個老黨員的日常随即在眼前打開。

以老助老,24小時待機服務 他是居民心中親切的“園長”

張建冬在工作小屋

一面牆上貼着《網格員職責》,一張小桌闆上堆放着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通知單及《齊修社群網格員日志本》《黨小組組織生活記錄本》等工作材料。除了黨員理論學習書籍,桌上還有老舍的《二馬》、胡學文的《有生》、楊大群的傳記文學《毛岸英》……

年事漸高,但學習之路不止步。每天早晨6點鐘起床,張建冬的首件事就是打開學習強國點開視訊來聽;吃過飯,再把其中的題目答一答。“每天都能從中擷取很多理論和社會知識,我的學習強國分數排名一直穩定在全社群前五。”張建冬自豪地說。

日日巡視不間斷的網格長

老黨員的擔當意識貫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張建冬都會繞着齊修北苑外圍和内圈“巡視”,他自稱這是一種帶有“目的”的身體鍛煉。于是居民們神奇地發現,小區有路燈昨天剛壞,今天就好了;路面有塊地磚翹起,隔天變平整了;停車棚内有垃圾,數小時後便得到了清理……

以老助老,24小時待機服務 他是居民心中親切的“園長”

張建冬(右)義務勞動

忙碌,讓張建冬覺得日子充實,讓他的老伴也極為認可。張建冬說:“剛退休時,天天窩在家裡看手機、看電視,看着看着就在床上睡着了。現在當了網格長,每天出門忙碌,老伴表示很支援。”7年前,剛退休不久的張建冬在齊修社群書記的影響下,加入了社群網格員隊伍。他說,我本身就是老黨員,理應發揮帶頭作用。

如今作為網格長,張建冬與22個網格員一起,為齊修北苑的安甯與幸福做好日常守護。也正是在日複一日的義務勞動中,張建冬成為園區居民口中親切的“園長”。

“從我家走到園區門口正常隻需3分鐘,但我通常半天都走不出來。因為小區坐着曬太陽、聊天、打牌的老人,都成了老朋友,大家互相一見面就聊成了一片。”張建冬笑說。

保障房小區老人的守護者

齊修北苑共有8棟樓,其中有5棟是保障房,有不少是需要救助幫扶的低保戶、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是園區建設不能推卸的責任。有限的人力也可以釋放無窮的能量,2020年,齊修社群成立“賽金寶幫幫團”,發揮近鄰力量,号召“小老人”助力“老老人”,在左鄰右舍間形成了濃厚的養老互助氛圍。“幫幫團”共有70多名成員,張建冬自然是其中之一。

張建冬告訴記者,“幫幫團”開展一對一服務,隊伍中70多名健康低齡老人都有自己對應守護的高齡老人。“小老人”協助“老老人”買菜、拿藥、洗澡、就醫等,遇有任何困難,人們都習慣性喊張建冬出馬。

以老助老,24小時待機服務 他是居民心中親切的“園長”

張建冬(左)陪百歲老人過生日

在張建冬辦公小屋裡,一輛輪椅十分醒目。他說,這是防止老人們遇到特殊情況,友善他及時上門推送。正是這輛輪椅,陪同張建冬護送社群另外一位68歲老人前後就醫近20次。這位老人長期孤身一人,基礎疾病纏身,作為同齡人的張建冬“以老助老”,擔起了家人之責:推送老人去醫院換藥,與主治醫生溝通病情,在老人住院期間去送錢、送物……

真誠的付出在他人心裡留下了片片印記。齊修社群從業人員易璇向記者介紹:“社群有位獨居爺爺患肌無力,張園長上門探望時發現這位爺爺家中廁所位置矮,便去為他買來了增高器;有位67歲阿姨癱瘓在床上近55年,張園長時常去探望陪阿姨聊聊家常,叮囑保姆好好照看;還有位阿姨,獨自推着輪椅坐在自家門口走廊上,被人發現時已離世,旁人不知所措,是張園長和社群從業人員為阿姨料理了後事。”

因社群孤寡老人多,很多老人離世沒有兒女、親人護送,張建冬便與社群工作者一起接過了重擔,替老人梳洗、換衣,送殡儀館,辦理銷戶手續,将骨灰送到街道骨灰存放處。數年間,張建冬已為10多位社群老人料理後事。

終日在社群默默奉獻,大事小事,不厭其煩,隻覺充實。張建冬說:“我24小時保持開機,不管大家遇到什麼困難,有問題随時找我。”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