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作者:複星财富

1.本周焦點主題:中長期美國國債

複星财富産品部本周推薦中長期美國國債。近期美國國債出現了大規模抛售,10月18日,十年期美債收益率自2007年以來首破4.9%逼近5%。作為全球大類資産定價的錨,收益率的飙升,一方面将打擊風險偏好,導緻大類資産價格承壓;另一方面将提高借貸成本,帶動抵押貸款利率、企業債發行利率上行。

對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如果近期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上漲,可能會邊際降低進一步加息的必要性,其整體表态仍偏謹慎,沒有明确釋放加息周期結束的信号,暗示若經濟資料超預期仍可能需要繼續加息。10年美債收益率上升意味着金融狀況已有所收緊,再結合多數美聯儲官員的中性偏鴿表态來看,11月不加息是大機率事件。

回顧這次債券收益率的飙升,主要原因是受到供給端沖擊。近期美國國債發行出現提速,在今年8月份,美國财政部發行了超過2萬億規模的美債,規模僅次于2020年疫情初期。疊加目前美聯儲處于縮表階段,是以,此時美債的大量發行更加依賴市場的消化;其次,美國經濟資料超預期疊加此前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釋出的鷹派經濟預測,加息周期過長對于全球流動性緊縮的效應逐漸顯現,疊加近期巴以沖突蔓延的風險,也擡升了全球經濟的不确定性,導緻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市場無法對于未來美聯儲貨币政策預期路徑形成一緻預期。

曆史表明,金融周期上行階段,信用擴張沖動更強,再加上疫情後供給沖擊頻發,通脹風險上升,所需要的貨币緊縮力度更大,市場利率上行壓力也更大,是以也不排除長期美債收益率利率維持高位是未來的新常态;另外以典型風險資産美國标普500指數為例,目前其與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的內插補點,即美國标普500指數的風險溢價不到0.4%,意味着标普500指數(風險資産)的收益率與10年期美國國債(無風險資産)的預期收益率幾乎持平。把握中長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上升帶來的投會,使用星财富APP可快速下單美債,投資中長期美債正當時。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CME預測美聯儲在11月不加息的機率達99.9%

2. 美國和中國雙雙面臨發債洪流、流動性收緊呼喚央行進一步寬松

美國并非唯一一個在市場上大量發行政府債券的國家,中國目前也有同樣的動作。更積極的财政擴張政策表明,中國政府對目前經濟的穩定性并未滿意。債券發行難免會吸收銀行體系中的流動性。這可能需要中國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抵消流動性收緊。

中國債市最近也承受着供應壓力,1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升至五個月高點。中國以罕見的舉措刺激經濟,宣布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人民币,用于災後恢複重建等。此舉将推動中國預算赤字升至三十年高點3.8%,信号意義大于實質影響。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3. 美國9月零售銷售超預期、支出仍強勁

美國9月零售銷售額環比增速為0.7%,預期為0.3%,前值由0.6%上修至0.8%,剔除汽車及零部件,核心零售銷售額環比增速為0.6%,前值為0.9%。結構上,雜貨店、線上購物和汽車零售銷售均表現強勁,其中雜貨店環比上漲近3%,線上購物和汽車環比上漲超1%,加油站零售銷售環比增速大幅回落,由前值6.7%下降至0.9%,但仍保持較高水準。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美國9月成屋價格中值連續回落至39萬美元,連續3個月回落,利率方面30年固定抵押貸款利率整周上漲6BP至7.63%水準,新房待售44萬套較8月有所增長,可見美國信貸成本持續上升打擊市場購房者需求,帶動成屋價格緩慢回落。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4. 歐元區經濟前景依舊低迷,英國通脹回落放緩

歐元區綜合PMI回落至46.5,制造業PMI跌落至43,服務業PMI繼續下滑至47.8,前景依舊低迷。貨币政策收緊給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可能正在成為現實。9月英國CPI同比增速6.7%持平前值,回落速度遜預期。核心通脹增速6.1%低于預期的6%,結構上商品分項環比增長0.7%為主要通脹因素。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5. 上周大類資産表現

全球股市:全球主要市場全面下跌,其中亞太市場跌幅靠前。債券市場:中長期美債收益率上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曾升破5%,10年期美債收益率整周飙漲30BP至4.93%水準。大宗商品表現:避險情緒推升多數商品價格上漲,油價、黃金連續上漲。外彙市場:傳統避險币種瑞郎走強,歐元、日元等非美貨币繼續貶值。

主要國家和地區ETF資金流動:最近一周以來,ETF資金流入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别是美國、南韓、加拿大,分别流入200.4億、6.2億、5.3億美元,ETF資金流出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别是中國、日本、歐洲,分别流出12.1億、7.3億、1.8億美元。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流動性緊縮效應逐漸顯現,關注中長期美國國債 | 财富周報

6.風險提示

階段性中美關系緊張、政策不及預期、發達經濟體貨币緊縮溢出風險。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本文乃由複星财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複星财富”)的全資子公司複星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複星國際證券”)編制。本文并非針對或意圖發送、釋出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本文發送、釋出的人員。本文僅提供予接收人,其所載的資訊、材料或分析工具僅提供予接收人資訊并做作參考之用。本文在任何地區均不應被視為構成購買、出售或銷售任何證券、金融産品或工具或進行任何投資或任何交易任何類型的要約、招攬、建議、誘因、推薦、意見或保證,亦不存有招攬或邀約購買或出售證券的意圖。未經複星國際證券事先書面許可,接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複制本文及其所包含的内容予其他人士。複星國際證券相信本文所載資料及觀點的出處均屬可靠,但不會就本文内容之準确性、真實性、可靠性、有效性、時間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複星國際證券或其任何董事、雇員或代理人概不就任何第三方因使用/依賴本文所載内容而導緻的任何直接的、間接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附帶風險,接收人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應仔細閱相關銷售檔案,以擷取進一步資料,包括風險因素。往績資料并不表示将來也會有類似的業績。本文中提到的資産類别的投資可能并不适合所有接收人。本内容并沒有考慮可能取得此内容的任何特定人士的個别目标、财務狀況或需要。在進行任何交易之前,接收人應根據個人目标及本身狀況,采取合理行動確定清楚了解該交易,并對該交易的适合度做獨立評估,包括評估該交易及的潛在風險及帶來的收益,倘若有需要,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本文中包含的資訊和意見反映了複星國際證券在其釋出日期的判斷,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内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下稱「證監會」)稽核。複星國際證券是在香港受證監會規管的持牌機構,中央編号為AAF432,獲準從事第一類(證券交易)、第二類(期貨合約交易)、第四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六類(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及第九類(提供資産管理)受規管活動。複星國際證券保留一切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