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作者:言身中醫

謝老師的家庭是一座古樸的庭院,位于城市的邊緣。這個庭院緊鄰一片美麗而甯靜的公園,每天早晨,樹蔭下是一片青翠的花園,各種花卉和植物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謝老師都會在庭院裡練習太極拳和八段錦。他身穿寬松的中式衣袍,每個動作都從容自若,仿佛融入了自然的流動。太極拳的舒展與八段錦的精妙動作在他的身體中交織出一種奇妙的和諧。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早上,練習完太極拳和八段錦後,謝老師回到診所,正在靜心地翻看着醫家氣功的古籍。小王一大早便來到了謝老師的診所,一陣微風吹過,攜着清新的花香撲面而來,甯靜的環境讓人感到寬心。今天,小王向謝老師請教醫家氣功,特别是關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氣功發展。謝老師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坐下來與小王開始了深入的探讨。

謝老師微笑着說:“小王,你對醫學氣功感興趣的令我非常欣慰。醫家氣功是中醫傳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用于治病,還可以用于養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醫家氣功進一步發展。葛洪在《抱樸子》中将氣功的醫療作用概括為‘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還論述了三丹田位置與作用,提出了功法分類方法,分為引氣類與導引類。”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中國廣東省惠州羅浮山風景區葛洪博物館

是東晉時期有名的人物,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道教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醫藥學家。葛洪是漢人,是晉丹陽郡人士,自己稱為抱樸子,他是三國時期有名方士葛玄的侄孫。《肘後備急方》是葛洪一本有代表性的醫學著作,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也是民間普及中醫中藥知識的最早教科書之一。書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這都是他在行醫、遊曆的過程中收集和篩選出來的。

小王非常認真地記錄下了這些資訊,然後繼續問:“還有,謝老師,陶弘景也是這個時期?”

謝老師微笑着解釋道:“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首載五禽戲,圖文并茂,是該功法最早的文字資料,六字訣則是陶氏将髒腑理論與發音呼吸法相結合所首創的功法。此外,外氣療法始見于晉代,時稱布氣。”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浙南第一洞天”之稱的溫州東蒙山

《養性延命錄》是陶弘景“略取要法,删棄繁蕪,類聚篇題”後的作品,是目的是“庶補助于有緣,冀憑以濟物耳”。該書輯錄了上自炎黃、下至魏晉之間的導引養生理論與方法,共分上下兩卷、六篇:《教誡篇》、《食誡篇》、《雜誡忌讓害祈善篇》、《服氣療病篇》、《導引按摩篇》、《禦女損益篇》。其中,《教誡篇》講的是養生的理論,總論養生的必要性;《食誡篇》講飲食的注意事項;《雜誡忌讓害祈善篇》講日常起居的注意事項;《服氣療病篇》講行氣術;《導引按摩篇》講導引按摩術;《禦女損益篇》講房中術。

小王的眼睛閃爍着興奮,他覺得這些知識非常有趣。接着,他問:“謝老師,您還提到了外氣療法,它是什麼?”

小王感到自己已經汲取了大量的知識,但他仍然渴望更多。他問:“在隋唐五代時期,醫家氣功有什麼獨特的發展嗎?”

謝老師微笑着回答:“隋唐五代是醫家氣功的成熟期,其成就集中反映于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該書不載治病方藥,隻用氣功療法。作為隋朝太醫令的著作,隻論氣功而不談方藥,甚至針灸和推拿亦未涉及,應該至少可以說明當時氣功療法是受到肯定的,朝野均可接受。”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巢元方約生活于隋唐年間,在隋大業年間醫事活動頻繁,任太醫博士,業績卓著。雖然巢元方的生平事迹缺乏史料記載而混沒于曆史的塵封中,但巢元方對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偉大貢獻,卻以他殚精竭慮主持編纂整理的中醫病因學巨著《諸病源候論》為載,而永垂史冊。《諸病源候論》以《内經》的基本理論,對内、外、婦、兒各科67類病的病因與病機、病變與證候作了具體闡述。是大陸現存第一部論述病因證候學的專書。

謝老師思考了一下,又說:“另一部醫典《備急千金要方》出于被後人尊為‘藥王’的名醫孫思邈之手,孫氏是中醫學史上頂尖的人物之一,其學術貢獻和高尚人格為後人推崇。他重視養生,身體力行,活至百餘歲。他對氣功的論述别具一格,方法有以靜為主的調氣法和以動為主的按摩法兩大類。之是以提出這一時期是醫家氣功的成熟期,與這兩位傑出人物的著作直接相關。”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都江堰青城山鎮:藥王孫思邈隐居之地藥王山藥王廟

小王再次記下了這些資訊,然後繼續問:“那麼,在兩宋金元時期,醫家氣功有什麼進一步的發展呢?”

謝老師解釋說:“在兩宋金元時期,《聖濟總錄》是最具代表的著作,在人物方面,以金元四大家為代表的衆多醫家,都有相當的氣功造詣。宋代形成并流行的八段錦氣功功法,編排均以中醫理論做指導,每節動作都有明确的醫療作用,堪稱辨證施功的典範。”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八段錦氣功

宋金元時期是中醫理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稱為“新學肇興”。這一時期由于長期的戰亂,人民生活貧苦,疾病流行,奠定了産生金元四大家的社會基礎。由于實踐的豐富,不少醫家深入研究古代的醫學經典,結合各自的臨床經驗,自成一說,來解釋前人的理論,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劉主寒涼,張主攻下(汗、吐、下三法),李主補土(補脾),朱主養陰,大大豐富了中醫理論。金元四大家的學說标志着中醫發展的一個新階段,而且對後來的中醫發展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小王的眼睛閃爍着好奇,他再次感到了深深的敬意。最後,他問:“那麼,明清時期,醫家氣功有什麼新的發展呢?”

謝老師答道:“明清時期,醫家氣功進一步發展,氣功被衆多醫家所掌握、應用。醫藥學大家李時珍對經絡與氣功關系的認識尤為深刻。醫家張景嶽對氣功也頗有研究,他有關丹田與命門、醫與《易經》關系的論點頗有新意。清代醫家葉天士、薛雪、沈金鳌等也都精通氣功療法。由徐文弼于1771年撰寫的《壽世傳真》,幾經他人改編成《内功圖說》,專論動功,載有八段錦等多種功法,并配以插圖,成為近代有代表性的醫家氣功專著。”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天津民俗:泥人張彩塑一—張钺制彩塑李時珍(天津博物館藏)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成為當時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它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被稱為醫聖和藥神,李時珍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五髒圖論》等醫書。
醫武同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明清的醫家氣功

檔案: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嶽

張景嶽主張補益真陰元陽,慎用寒涼和攻伐方藥,在臨證上常用溫補方劑,被稱為“溫補學派”。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含《新方八陣》)、《質疑錄》等中醫學經典著作,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小王感到非常滿足,他知道他已經獲得了寶貴的知識。他向謝老師鞠躬道謝,并表示将繼續努力學習和實踐醫家氣功,以成為一名傑出的中醫師。

謝老師慈祥地笑着,鼓勵小王說:“小王,你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學生,我相信你将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傑出的中醫師。記住,醫學是一門無止境的學問,不斷學習和實踐是成為一名優秀醫者的關鍵。”

小王心潮澎湃,他決心在醫學道路上不斷前行,繼續傳承和發展醫家氣功這一珍貴的中醫傳統。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醫生對醫學傳統的執着和對老師的尊重,同時也傳遞了醫學知識的寶貴性和永不停止學習的重要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