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法國報紙中醜陋的清末中國人,再次感受屈辱,警惕落後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小日報]記錄的晚清1891-1911》:揭示中國曆史中的屈辱與悲哀一本彩色畫冊《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小日報]記錄的晚清1891-1911》集結了法國報業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于中國的态度。這本書揭示了中國曆史中的屈辱與悲哀,通過重要的、彩印的、有代表性的圖檔和相關報道,呈現了當時法國人眼中的中國。這是一段曆史性、藝術性和社會人文性兼具的旅程,也是對讀者知識普及的一次展示。

看法國報紙中醜陋的清末中國人,再次感受屈辱,警惕落後

在1891年到1911年這段動蕩時期,中國經曆了許多重要事件,如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進軍北京、中日甲午戰争等。這些事件在法國的報紙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将這些記載留存于法國報紙中的關于中國的記錄,選擇了重要的圖檔,結合了當時的相關報道,編者将其整理成了這本畫冊。這本書的價值在楊葵的序言中已經得到了清晰的介紹,它不僅具有曆史性、藝術性和社會人文性,還具有資料性和對讀者的知識普及性。閱讀這本畫冊,可以從各種角度來解讀。每一張圖檔都承載着當時的曆史記憶,帶給人們難以忘懷的視覺沖擊力。

看法國報紙中醜陋的清末中國人,再次感受屈辱,警惕落後

盡管編者為了讓讀者更容易了解,增加了一些背景資料的介紹,但這無關作品本身的特性。這本書所展現的是那個屈辱年代,法國人對于中國的直覺印象。閱讀這本畫冊,我深深感受到了難過、屈辱和悲哀。書中的圖檔中充斥着血腥的畫面,有義和團殺洋人的,也有八國聯軍殺害中國人的,更有清朝官員為了平息洋人憤怒而殺中國人的場景。這些畫面展示了當時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生活的不易。如果沒有這些圖檔,也許我們還是會知道清朝末期社會的困境,但看到這些圖檔,那種視覺沖擊力依然是強大而持久的。我們無法想象,當時法國人看到這樣的圖檔時是什麼樣的感覺。

看法國報紙中醜陋的清末中國人,再次感受屈辱,警惕落後

作為第三者,我們或許不會有太多内心波瀾,就像我們在電視機前看着國外的戰争一樣。但對于當事人來說,我們無法做到心平氣和。這些圖檔被法國報紙報道發行,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蔑視。圖檔中的中國人更多都是醜陋的,特别是像當時的實權人物李鴻章、慈禧太後的肖像畫都是醜陋的。這種醜化和輕慢是一種故意的表達。這樣的報道,我們無法去責怪當時法國媒體的記者們,因為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中國。也許他們并不是有意為之,但這是一個落後、愚昧的清朝給他們留下的印象。這本畫冊《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再次讓我們感受到那種視覺的沖擊和内心的震撼。

看法國報紙中醜陋的清末中國人,再次感受屈辱,警惕落後

它提醒我們時刻警惕這種屈辱再次發生。在現代社會,我們已經走出了那個屈辱的曆史時期,中國正在崛起,變得更加強大。然而,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那段曆史中的屈辱和悲哀。這本畫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重新認識那個時期的中國,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了解曆史。它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成就,努力讓中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曆史,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這本畫冊是其中之一,它讓我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了解那段曆史,去思考中國的過去和未來。

看法國報紙中醜陋的清末中國人,再次感受屈辱,警惕落後

最後,我想向讀者們提一個問題:你如何看待這本畫冊《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小日報]記錄的晚清1891-1911》?你對其中的圖檔和報道有何感想?你認為這本書對于我們了解曆史和珍惜現在有何啟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