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為什麼會移情别戀?

作者:樂達源心理

在愛情的相處過程中,出軌的現象是非常多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某某人又移情别戀了,或者愛上别人,導緻夫妻之間的感情出現破裂。

為什麼在愛情裡會經常出現移情别戀的現象,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如果要了解這個問題,那麼就得先認識愛情是什麼概念。

作為人際吸引關系最強烈的形式,愛情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産生進階情感的過程。這種進階情感,既包含有生理基礎,也有精神上的依戀與喜歡。

判斷兩個人是否存在愛情,隻要從他們相處的感覺就能夠感受出來了。愛情是有親密屬性的,會有身體接觸以及大量的情感依賴,這是愛情與其它感情有所差別的地方。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為什麼會移情别戀?

有了愛情,人們的狀态會有所改變,會有大量的利他行為。比如一個平時很自私的人,可能會變得很有愛心,一下子懂得關心别人了;生活很邋遢、不修邊幅的,也許會變得很有涵養,會買好看的衣服來穿,也會在外型上進行關注,讓自己變得帥氣和漂亮一些。

也就是說,愛情發展到一定時候,它是會進行取樣與評估的,也有互利以及承諾方面的需求。每個人選擇交往的對象,都會進行考察,考慮相處的過程中是否快樂滿足。要是彼此之間的情感締結非常親密,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情感門檻值,那麼在一起的機率就大。

反之,要是相處時感覺不是很愉快,總是會覺得不開心,缺乏安全感,就會有分手或者不想在一起的打算。

此時,移情别戀的現象就會産生了,它是愛情裡出現問題的标志。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移情别戀的背後,可能會有三個方面的動力造成這個現象:

一是親密關系需求的減退。前面我們提到,愛情是有親密屬性的,有身體接觸和大量的情感依賴。兩個人感情深厚,肯定會整天“黏在”一起,無時不刻想要創造彼此獨處的機會。一起出門旅遊、聚會等,牽手出去玩,皆是這類情感的展現。

然而,要是這方面需求降低,人們對于愛情就不是太渴望了。不想觸碰對方,也不想和對方過度親近,這是移情别戀的本質。

沒有了愛,就會想着去愛别人。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為什麼會移情别戀?

二是感受不到愉悅的生活狀态。這個需求比較隐蔽,也很難發現,主要會展現在彼此愛好不同以及興趣點缺失層面。比如男的喜歡看球,女的喜歡看韓劇,兩個人缺乏共同話題,時間久了就會很難玩到一塊,慢慢地感情也會消退。

比起第一種親密關系的需求減退,第二點是比較潛移默化的,時間越長,感情會越淡,激情過後往往收獲不了太好的結局。

三是沖突激化,情緒感到失落。移情别戀的背後,其核心都有一點,就是對伴侶不滿了,存在失落情緒。這種失落,是不會跟别人表達的,隻會内化在自己的内心裡面。比如結婚時身材很好,結婚後身材走樣,變得很胖。

這種變化,有些人内心會有意見,可是礙于夫妻或者情侶之間的關系無法真實地表達自己。

時間久了,隐藏這方面的态度越多,慢慢地人的感情就會産生變化。之前有感情的,到最後也會變得沒有感情,會産生移情别戀的想法。

在這裡,有的人會糾結一個做法,就是對于“移情别戀”的态度比較看重。要是發生沖突,發現身邊的人出軌了,就會想方設法地去進行挽留或者指責,試圖希望通過控制的做法來彌補關系。

其實這個做法對于關系的修複幫助不是太大。之是以人會移情别戀,不管什麼原因,本質上都是關系沒有那麼好了,彼此間會有隔閡。既然有隔閡,此時最需要的是“找問題去改善沖突”,看看是什麼問題導緻了關系破滅。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為什麼會移情别戀?

是自己性格問題,讓關系有了沖突?還是對方單方面的背叛,而導緻的出軌行為?是自己的問題,就去改變。要不是自己的問題,就需要好聚好散,結束關系去尋找更為合适的人了。要是一直糾結于“移情别戀”的做法表面,到最後隻會讓關系鬧得更僵,陷入長時間沖突和情緒不佳的狀态裡面。

有些移情别戀,它是有原因的。但有的移情别戀,沒有原因,真相也許就是很簡單的“我對你沒有感覺了,想要去找别人”這種理由。

假如沒有感情,或者對方存在嚴重的人格缺陷,做出止損的決定也會是一個解決辦法,換一個人這個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