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作者:一直都在Together

唐朝是一個開放并經濟繁榮的時代,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前來文化交流。在盛唐時期的長安,宛如一個國際大都市,各國商人雲集,進行貿易往來,不同文化之間交融碰撞,也催生了許多新奇事物。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那些擁有深色皮膚的"昆侖奴"和容貌姣好、才藝出衆的"新羅婢"。當時,這兩者成為了唐朝權貴的兩大珍品。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那麼,什麼是"昆侖奴"和"新羅婢",以及他們的起源呢?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首先,"昆侖奴"這個詞并不僅指昆侖山,它也用來形容深色皮膚的人。是以,"昆侖奴"是指那些皮膚深黑的人,因而得名"昆侖奴"。這些人通常體格強健,雖然外貌特征獨特,但性格溫順善良,工作勤奮踏實。正因如此,昆侖奴備受追捧,許多權貴世家和富裕家庭争相将他們帶回家中。根據考古發掘的文物,唐代的昆侖奴俑上半身赤裸,下半身穿着羊皮制成的短褲,友善從事各種工作。大多數昆侖奴會被雇傭為家庭奴隸,隻有少數經過舞蹈教育訓練的人會在娛樂活動中供人欣賞。當時,唐朝的經濟貿易蓬勃發展,人們對這些稀有的"昆侖奴"格外珍視,有點類似現代人對于各種"限定版"和全球限量商品的追捧,這種稀缺性引發了市場需求。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至于"昆侖奴"的來曆,學者們存在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他們來自非洲北部,從遙遠的炎熱地區漂洋過海抵達,很可能是非洲大陸的一部分。另一種觀點認為,他們源自東南亞國家,生活在馬來半島和南部群島。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昆侖奴"來自印度。根據一些曆史記錄,唐代著名人物譚嗣同的朋友在金國時聽說了位于喜馬拉雅山一帶的印度人,被唐朝人稱為"昆侖奴"。最後一種觀點認為,"昆侖奴"是來自中國西部昆侖山區的土著居民,因絲綢貿易而被引入中國。有學者認為,"昆侖奴"可能是由阿拉伯商人在貿易過程中,從非洲東北部輾轉至印度,然後引入中國。事實上,大多數唐代的"昆侖奴"主要是亞洲馬來黑人,而西貢一直是亞洲最大的奴隸貿易市場,非洲來源的"昆侖奴"隻是少數。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與"昆侖奴"不同,"新羅婢"則是一群女性,她們來自唐朝東北的小國新羅。這些女性被唐朝貴族以高價購買,成為了他們的婢女,是以得名"新羅婢"。"新羅婢"通常具有姣好的容貌,白皙細膩的肌膚,且多才多藝。由于新羅時常受到海盜襲擊,她們被擄至唐朝後,成為了市場上的寶貝。由于她們的美貌、才藝和順從,備受王公貴族和富有子弟的寵愛。盛唐時期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昆侖奴、新羅婢",意味着若沒有這兩者,哪個貴族家庭都不顯眼。這些貴族将這兩種奴隸視為稀有的珍寶,主要是受到從衆心理的影響。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然而,真相令人心酸。盡管"昆侖奴"和"新羅婢"在唐朝安居樂業,但他們并沒有完全融入唐朝社會,仍然被視為奴隸,受到嚴格的控制。即使是他們的後代也将繼續淪為奴隸,這是他們所不願承受的命運。對于"新羅婢"來說,情況更加艱難,因為她們受到大唐人的喜愛,是以遭受更多海盜的擄走,導緻販賣人口的事件不斷增加。是以,唐朝政府最終下令禁止販賣和購買"新羅婢",然而,這一舉措使得"新羅婢"在唐朝社會中的地位更加困難,許多人被當地居民排斥,不得不在街頭行乞度日。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總之,不論是唐代的"昆侖奴"和"新羅婢",還是後來販賣黑人奴隸的行為,都應該受到堅決的抵制和打擊。

唐朝權貴的兩大标配:“昆侖奴”與“新羅婢”,都是一些什麼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