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卷入情緒風暴,家長該怎麼做?“600号”專家支招

作者:上觀新聞

相信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體驗:孩子一點點長大,我卻越來越不能了解他們了。孩子總是莫名其妙發火,是因為脾氣壞嗎?孩子似乎總是不太開心,是不是病了?為什麼孩子很多事都憋在心裡,不願意和我說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隻是被卷入了“情緒風暴”,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做很多事幫他們走出來。

在第32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之際,讓我們一同學習情緒養育小技巧,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人群對情緒的識别、表達和調節能力尚在發展中,當他們陷入負性情緒時,情緒往往在認知想法和行為方面表現出來,如:消極想法增多、自我評價過低或過高、人際沖突變多、電子産品的使用變多、消費變多或過于節制、興趣愛好減退、少言少語或多言多語、行為退縮、動力減少、易被激惹,甚至出現傷人毀物、自殘自傷自殺等沖動想法和行為。

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嘗試幫助孩子緩解沖動,調節情緒,激發動力。若孩子存在風險性的想法和行為,請及時就醫求助。

1、“自由圈”體驗

所需材料:

A4白紙一張,彩色筆(彩鉛、水彩筆、油畫棒、馬克筆等皆可)

體驗步驟:

-引導孩子在紙上任意畫一個足夠大的圓形。(相當于為自己創造一個絕對安全、私密、自由的空間)

-感受此刻自己内在最強烈的情緒或沖動。(覺察情緒 )

-挑選與自己的感受相比對的某種顔色的筆,用與自己的感受相比對的線條、形狀、速度、力度進行塗鴉。(給沖動和情緒一個出口,接納情緒 )

-任意挑選另一種顔色的筆去回應自己剛才的塗鴉,使這幅創作讓自己看起來更舒服。(提高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

-給作品命名并分享整個創作過程中的感想。(把感受口語化,識别“自我意識過程”,提高心智化水準)

當兒童青少年陷入情緒或沖動中,可以用以上方法為自己繪出一個安全空間,讓自己暫時穩定下來。接下來他們會覺察到内在情緒/沖動,用與其感受相比對的任意顔色、形狀、線條将這種情緒或沖動呈現出來。繪畫或塗鴉本身就是一種療愈,相當于給參與者提供了空間和緩沖,這能幫助參與者擁有自處的時刻,回到自己内在的穩定時刻。創作即療愈,在創作中,參與者的情緒/沖動已經得到緩解。

以上方法不單是為參與者提供一個情緒釋放的出口,還希望當事人能給自己的情緒/沖動一些新的回應,也就是說給自己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在以上體驗中,可以在引導參與者把情緒/沖動通過顔色、線條、圖形等呈現後,再建議他在自己的即興塗鴉創作上做一些添加,目的是讓當事人感覺這幅作品看起來讓自己更舒服一些。

最後,要引導參與者通過語言描述創作過程中自己的感想,如可以問:你最開始的塗鴉創作是哪個部分?它是在表達什麼?給自己回應後,這幅作品看起來有什麼不一樣嗎?在這個過程裡你會感受到什麼、想到什麼?……用以上方式引導參與者表達,相當于讓他把内在的情緒和沖動性的想法行為從感受層面上升到理智層面,從無意識層面上升到意識層面,由此,心智化的水準也得到提高。

2、音樂情緒同步

音樂可以同時對身體反應、情緒和認知想法帶來影響。音樂本身具有的實體特性、審美功能、情緒功能和人際功能,對孩子識别、表達和梳理情緒有積極作用。一般來講,兒童青少年都比較喜歡音樂,接下來分享“音樂情緒同步”這一情緒幹預法。

體驗步驟:

-家長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此時此刻最想聽的樂曲。如可以問: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你想來點音樂嗎?聽什麼樂曲會讓此刻的你感覺舒服一些?(引導孩子發現更多資源和方式,如音樂等,幫助孩子回歸自己、撫慰自己)

-播放孩子想聽的樂曲家長陪伴孩子去聽和感受。(聽的過程其實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足夠安全、允許情緒表達的“自處”空間,而家長的陪伴會使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支援)

-聽完音樂後,家長和孩子分享聽這首樂曲的感想。(促進孩子把感受口語化,增強其對情緒的覺察、識别和表達。家長要認可和了解孩子的情緒感受,不評判、不評價)

-在孩子同意的基礎上邀請孩子分享更多他想聽的樂曲,家長陪同共賞并在聽後讨論分享。(不同的樂曲會帶來不同的情緒感受,對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調節有積極作用)

“音樂情緒同步”的方式可以為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出口,起到緩沖作用,有利于促進情緒調節,同時能增進親子關系,而良好的親子關系對青少年的情緒穩定有重要價值。

3、撕紙

所需材料:

紙(紙的材質、大小等可以由孩子自行挑選,或家長提前準備,最好是容易撕的紙張)

體驗步驟:

-跟随自己内在最強烈的沖動,用自己感覺最舒服的速度、力度、方向等任意撕紙

-撕紙後,用語言表達此時此刻的情緒。

當孩子處于強烈的情緒或沖動中時,此方法可有效釋放和緩解情緒或沖動,以免在強烈的情緒或沖動出現時引發傷人傷己的行為。家長和孩子也可以舉一反三,探索更多方式方法,如砸枕頭、枕頭大戰、戳橡皮等,以更好促進情緒或沖動的釋放和緩解,提高孩子對情緒的覺察和表達能力。

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積累積極情緒,找到自我價值。

當一個人長時間處在負性情緒中,積極的情緒可能會被忽視,是以,我們需要額外花費精力重新發現積極的情緒。

對于家長來說,我們可以為孩子創造能夠體驗積極情緒的條件。例如,帶孩子參加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出去旅行、參加公益活動等。

■ 在大自然中消磨時光

■ 畫畫

■ 散步/跑步/遊泳/打球/滑冰/騎車等各種運動

■ 跳舞

■ 和朋友聚餐

■ 制作美食

■ 看電影/看書/聽音樂/看話劇/看展覽/去動物園

■ 整理/打掃

■ 野餐

■ 幻想

■ 做志願者

■ 做手工

■ 養寵物

■ 洗澡

■ 種花花草草

也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價值清單:

第一步

列出讓孩子感到愉快或平靜的活動每次可能花費的時間。一天隻有24個小時,就算我們有很多讓自己感覺有價值的活動可以去參與,也需要考慮每項活動可能花費的時間。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這項活動有可能就會消耗我們的精力,變成負擔。列出時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根據當天的時間安排選擇合适的活動去做。

第二步

檢查清單上活動的構成。為了讓這個清單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我們需要在清單上列出至少三類活動:能夠獨自完成不需要他人參與的活動,不需要借助很多額外裝置或材料的活動,能和别人一起完成的活動。

第三步

将清單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讓孩子每天做一項上面的活動。在做的過程中專注、投入,覺察整個過程,收集愉悅或者平靜的感受,體驗此時此刻的自我。

讓叛逆得到升華,允許用合适的方式“反叛”。

叛逆,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隻有通過叛逆,他們才能自發地探索世界,而這對于他們今後獲得對自我的肯定及成就感、減少負面情緒的易感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同樣可以列清單,與孩子進行讨論,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叛逆方法,以下是具體步驟:

第一步

頭腦風暴,列出所有的叛逆方式。在這一步先不考慮可行性和安全性,隻是打開思路,看看什麼樣的活動是一種叛逆。

第二步

劃掉不合适的叛逆方式。不合适指的是會對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例如自殺、吸毒、賭博、高危的性行為等。家長需要與孩子讨論哪些是不合适的叛逆方式,在孩子缺乏相應知識時提供知識普及,以確定孩子能夠了解。對于一些有争議的叛逆方式,例如燙發、染發、文身等,可以具體讨論此種叛逆方式在什麼時候可以做、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有比較大的影響,如何将影響降到最低。例如,可以在周末戴彩色的假發出門。在這裡告訴孩子,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定的責任,是以叛逆不僅需要選擇合适的方式,還要選擇合适的時間和地點。

以下是可供參考的一些叛逆方式:

■ 給出一個誠實的回答,哪怕這個誠實的回答不中聽

■ 在節假日穿非主流的着裝出門

■ 質疑自己不同意的觀點

■ 放棄那些符合主流期待但是沒有成效的事情

■ 對親人的請求說“不”

■ 獨自一人時尖叫或者大喊

■ 周末的時候晚睡晚起

■ 在家聽歌外放,不用耳機

■ 不把東西放在該放的地方

■ 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情

■ 買不實用但是喜歡的東西

■ 養個寵物

■ 做自己,就算别人不喜歡也無所謂

■ 穿一件印着自己喜歡的口号的T恤

以上内容摘自“600号心理”系列新書《家庭情緒養育:智慧父母的修煉手冊》,該書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共同出版,書中提供了針對孩子出現不同情緒狀态時給家長的一些溝通建議,其中的很多方法同樣也适用于每一個成人。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表示,“情緒養育是一項貫穿孩子成長過程的長期任務,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投入時間和精力。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不同的特點,父母應該努力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傾聽他們的聲音,反思體驗和及時調整政策,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獲得健康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卷入情緒風暴,家長該怎麼做?“600号”專家支招

出版方表示,希望本書能夠幫助父母們在困難重重的育兒路途中,打開一扇通往廣闊田野的大門—用溫暖的情緒滋養孩子的心靈。而作為養育者,我們也可以借由孩子成長的力量,看見自己的同時成就更好的自己。

記者:郁婷苈

編輯:徐悅琳

可能你還想看

▶綠色海洋即将變身,來閘北公園看看“換秋裝”前的“顯眼包”!

▶彭浦鎮社群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煥新啟用,添了哪些“新裝備”,靜寶帶你先睹為快→

▶2024春夏上海時裝周KIDS WEAR開幕,靜安800秀将連續7天上演兒童時尚前沿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