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時隔一年多再打越南,對于中國足球而言是一場複仇之戰。對于揚科維奇的國家隊來說,這是換血後的第一次亮相,也是世預賽開始前最後一次考察球員的機會了。

戰勝越南隊,意味着國足不會在賽後掀起太大的輿論波瀾!2比0的比分,也足以讓各方感到滿意。但我們同樣能看到,中國隊在上下半場的表現,有着非常大的反差!

上半場站死了原地等沒有接應,被越南隊遛着踢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這一次沒有招鄧涵文和高準翼,張琳芃、朱辰傑、李帥也因傷打不了,揚科維奇早早的就釋放出了要重點考察後防,特别是左中衛和右後衛/右邊翼位的信号!

對于左中衛的考察,所有人都很清楚,揚科維奇要重點考察吳少聰了。而對于右邊路的人選,原本外界對于揚科維奇把亞運隊兩個替補邊後衛何宇鵬、葉力江招進國家隊,就已經感到有些意外了。而更為出人意料的是,揚科維奇直接用方昊去打343體系邊翼衛。而魏震沒進比賽名單,王上源收回來打右中衛的安排,同樣有些出人意料。

而在用人出人意料的同時,揚科維奇依舊堅持自己的壓迫戰術。

但從實戰來看,整個上半場,中國隊除了沒丢球以及譚龍頂了個門框,在其他環節,幾乎沒展現出亮點!特别是揚科維奇最為看重的壓迫這一環,中國隊上半場表現的可以用漏洞百出來形容。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越南隊面對中國隊高位逼搶,他們的球員基本上都在跑起來接,很多時候對方多導兩下,我們第二線應該頂上來的吳曦,就跟不上對方了。就算第一步勉強跟上了,接球隊員一個假動作,吳曦就一次又一次被輕松擺脫。當對方把球導起來,我們怎麼都搶不下來,以至于上半場在網上有非常多的球迷吐槽,越南隊的傳控踢的跟巴薩、曼城一樣。

反觀我們的球員面對越南的逼搶,沒有無球接應,大家都在原地等球。等着等不出空當,甭管誰在場上都想着趕緊把球交出去時,唯一的路線就隻能是回傳了。回傳後依舊沒人接,沒有空當,顔駿淩和中後衛隻能頻繁起長傳了,把球權再交給對手。

中場調整盤活全局,揚科維奇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上半場破逼搶,全隊都站死了,暴露出中國隊缺少活力和無球跑動能力的情況下,揚科維奇中場果斷調整,戴偉浚和王秋明登場,這也是一次決定比賽走勢的調整。

下半場,中國隊守轉攻打的更明确,守轉攻的時候,戴偉浚經常拉到中間來接應。戴偉浚利用自己的技術把控下來之後,中國隊終于可以靠有效的組織,把陣型推上去了。揚科維奇賽前所設想的“左邊鋒内收組織,把左路空當交給劉洋插上助攻”的戰術安排,終于在下半場打出來了。

而在戴偉浚這個“雙刃劍”登場改變戰局的背後,也從側面說明,揚科維奇終于知道該怎麼用戴偉浚了!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能傳能帶能接,願意跑,這是戴偉浚的優點。但戴偉浚踢球,也有個很大的毛病——不合理!

在深圳的時候,由于經常給他放在中前衛甚至是後腰的位置,他的接球位置比較靠後,且又比較喜歡粘球;此前深圳的比賽沒少出現,戴偉浚在後場粘球被對方斷下打反擊的情況。

而除了容易粘球,戴偉浚的不少進攻選擇也值得商榷;光在亞運會上,我們就看過戴偉浚不止一次在不該射的時候浪射了。

因為戴偉浚能傳威脅球,善于盤帶、接應,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的積極性和向前意識,這是戴偉浚踢球比較吸粉的原因所在。但由于踢球不合理,這就導緻很多時候一旦用不好戴偉浚,把他踢球不合理的一面放大,也有可能對于整個球隊造成較大的傷害,這也是18年國奧集訓(把戴偉浚叫去了),希丁克看不上他,以及在深足和亞運隊,教練一邊用他一邊罵罵咧咧的原因所在。

而這場比賽揚科維奇對于戴偉浚的使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想發揮戴偉浚的戰術價值,就不要限制他的活動範圍。即便他的一些傳球跟隊友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傳跑不默契,以及偶爾還是會存在粘球的情況。但你如果想用好戴偉浚,就必須要在包容他缺點的情況下,盡可能把他的位置往前推,畢竟他是典型的離哪邊球門更近,哪邊球門威脅更大的那種球員。

換血還不夠徹底,下一個該拿下吳曦了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随着多名亞運隊球員的加入,國足在世預賽開始前的最後一次集訓,終于開啟了換血。而從實戰效果來看,換血後國足擁有了更好的活力、鬥志,展現了更為積極的态度。

但是上下半場的反差也同樣說明,國足的換血力度還不夠,而下一個應該被拿下的老将就是吳曦!

9月打馬來西亞的熱身賽,吳曦就已經隐身了。上半場原本指着吳曦拿球組織,但他在上面頻頻回傳。打高位逼搶時,他那個點也經常跟不上對手。可以說在攻防兩端,吳曦都已經顯露出明顯的老态了。

相比較而言,下半場取代吳曦的王秋明,即便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組織型球員,他在場上所展現的積極性、跑動能力,比吳曦要好很多。王秋明用更有活力的表現,證明了自己相較于吳曦,可以在場上給球隊帶來更多幫助。

揚科維奇的固執與變通:找到戴偉浚使用說明書,下個被拿下的是吳曦?

而吳曦的表現其實隻是一個縮影,除了門将這個位置不管怎麼調,短時間内重要比賽都換不了年輕的,以及武磊的位置後面沒人可以頂以外,其他位置就沒有必要再用30歲以上的老将了!

中國球員目前的技戰術水準,根本踢不了複雜的足球,戰鬥力隻有靠活力和奔跑能力來維持的情況下,國足需要被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