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作者:兒科醫生鮑秀蘭

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求助文章:“一次我在課間休息時幫助同學們打水,從那以後,他們都預設我會在那個時間去裝水,都把水杯遞給我。我很想拒絕,但又覺得他們是信任我才讓我幫忙。我懷疑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不知道該如何擺脫?”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覺得拒絕别人真是太難了!于是隻要有人找你幫忙,不管自己多忙,都不會拒絕,最終搞得自己非常疲憊,還可能因為事情沒有做好而被嘲笑。

那麼,你很可能是陷入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陷阱。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什麼是讨好型人格呢?它是一種“總是控制不住地想要取悅他人”的人格模式,不僅習慣性付出、妥協,而且對别人的錯誤也有着極大的包容。

這種性格的形成,往往跟自小的生活經曆有關。

01.讨好型人格的8大行為表現

有位媽媽說,兒子去年開始上幼稚園,老師向她反映,孩子在學校表現得過于乖巧、懂事。

無論老師給孩子說什麼,他總是習慣性點頭,從不反駁。與小朋友們一起玩,也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别人不高興。即使自己正在玩心愛的玩具,其他小朋友想玩問他要,明明心裡不願意,但還是裝着很開心的樣子給别人。

起初,媽媽以為孩子這是禮貌,懂事,但老師告訴她,孩子就應該好奇,好強,過于乖巧不是好事,而是在壓抑自己,讨好别人。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常常有哪些明顯的特征和行為表現呢?

▶讨好型人格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很難開口說“不”;

▶經常道歉,害怕别人責備自己;

▶為迎合他人,假裝同意他人的意見,哪怕是違背自己的意願;

▶認為自己應該對别人的感受負責;

▶總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忽視自己的需求;

▶如果别人對自己生氣,感覺很難過;

▶隻有被别人表揚和認可,才感覺良好;

▶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即使受到了情感傷害,也會刻意隐藏起來。

從以上的行為表現中我們不難看到,具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活得并不快樂,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是以不斷地用迎合與讨好去換取他人對自己的正面評價。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02.父母經常這麼做,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一個孩子的人格形成,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如果父母經常這麼做,容易培養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第一,常常忽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當孩子帶着疑惑向父母提問,媽媽往往不耐煩地回應:“别問那麼多,你聽我的就行了,按我說的做就對了”

父母經常對孩子這樣說話,其實是忽視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長大以後他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會覺得“自己不重要,别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經常替孩子做決定,“我都是為你好”。

這類父母替孩子做決定,常常以“我這都是為你好啊”的名義。實際上是讓孩子失去了自主選擇的判斷力,時間長了,孩子不敢自己做決定。長大以後也一樣缺乏主見,容易違背自己的意願聽别人的。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第三,經常對孩子亂發脾氣。

孩子小時候都是害怕媽媽發脾氣的。為了不讓媽媽發脾氣,他們會想各種辦法來博得媽媽開心,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些。如果一直這樣做,孩子長大以後内心會缺乏安全感,喜歡迎合和取悅别人,做事畏畏縮縮。

第四, 經常打擊批評孩子。

“你看你,什麼都做不好”“你看人家多聽話,學習又好”父母經常用這樣的語氣說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覺得自己不如别人,内心缺乏自我價值感。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和認可的。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一直這麼打擊孩子,孩子心裡就會不認可自己,自我價值感低,通過讨好别人來獲得别人的認可。

03.家有讨好型性格的孩子,父母怎麼辦

父母發現孩子有讨好型人格的傾向,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幫助孩子走出取悅他人、讨好他人的怪圈,做真實的自己。

第一,教孩子學會說“不”。

合理拒絕他人,這是擺脫讨好型人格的關鍵。告訴孩子:拒絕是一種權利。當你心愛的玩具被人拿走,你可以大聲地說“不”。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想要開心,并不能靠取悅他人所得。

當孩子學會了說不,才能夠更好的重視自己,更加在乎自身的感受,不再“讨好”他人。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第二,鼓勵孩子真誠地表達自己。

為“讨好”他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将自己的真實想法隐藏起來。是以,父母要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并做到耐心地傾聽,去體會孩子的感受,不評判對錯。

特别是孩子自己認定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試着讓孩子學會堅持做自己。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重要的,自己這個人是最重要的,進而将注意力從他人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

第三,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關注。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感到自卑、焦慮和緊張,是以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關注。

父母不要隻關注孩子的外在表現好不好、成績好不好,要多關注孩子内心的感受,關心孩子累不累,開不開心。當孩子被人無條件地愛着,他們的内心就會變得勇敢和強大,逐漸擺脫“讨好型人格”的陰霾。

總是跟孩子這樣說話,小心把他養成讨好型人格

寫在最後

《被讨厭的勇氣》書中說:“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不是為了滿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隻有做真實的自己,才能吸引真正認同和喜歡你的人。”

孩子成為他自己最重要的。家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父母不要過于擔心和着急,隻要父母改變了,孩子一定會改變。

更多推薦: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悄然蔓延,不打不罵,卻把孩子害的更慘

父母的這種行為,孩子最反感,可惜很多父母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