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到底怎麼了,前隊長惠若琪給出了答案,矛頭指向蔡斌
自從蔡斌接手中國女排以來,中國女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有主動變化,也有被動變化。主動變化主要包括人才選拔機制和戰術風格的轉變,被動變化則主要包括主力陣容的組建和球隊發展思路上的改變。這些變化對于中國女排來說到底是好是壞暫且不論,單就中國女排這一年多以來的表現看,蔡斌不僅沒有能夠賦予球隊任何特點,反而令球隊丢失了很多傳統的東西。

首先是丢失了以老帶新的優良傳統。
以老帶新是中國女排的光榮傳統,曆屆中國女排都是這麼走過來的。遠得不說,單就東京奧運周期來說,李盈瑩就得到過朱婷、張常甯、劉曉彤等老将的悉心指點,王媛媛更是有老将顔妮的傾囊相授,是以她們的進步才會如此之快。反觀現在的中國女排,老将丁霞想言傳身教都沒有機會,甚至有些新隊員對于老隊員的善意提醒表現出了反感。不知道她是認為老隊員的提醒傷到了她的自尊,還是她認自己比老隊員更強。
其次是沒有了頑強拼搏,永不服輸的精神。
自從蔡斌執教中國女排以來,除個别場次外,其他的五局大戰,幾乎都是以中國女排的失敗告終。在這樣的比賽中敗下陣來,顯然不是實力的原因,而是意志品質出現了問題,不然中國女排也不可能在比賽中取得大比分領先的優勢。比如奧運資格賽與加拿大女排一戰決勝局在6:1的大好局面下被對手逆轉,與荷蘭女排第四局在21:13領先的情況下遭對手翻盤,都是在勝利已經觸手可及的關鍵時刻功虧一篑。這足以說明,中國女排的實力并沒有問題,而是沒有了頑強拼搏,永不服輸的信念和精神。
再次是不見了團結一緻,攻堅克難的頑強作風。
奧運資格賽與多米尼加一戰的潰敗則說明中國女排已經不見了團結一緻、攻堅克難的頑強作風,場上的球員就如同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彼此之間很難形成互相彌補,互相支撐。雖然每一名球員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球隊扭轉局面,但就是心想不到一處,勁使不到一處。這就等于是我們的一名球員在和一支球隊抗衡,焉有不敗的道理。
這些傳統都是中國女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丢了這些其實就是丢了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到底是怎麼了?竟然把自己引以為傲,賴以成名的東西弄丢了。對于這個問題,前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直言不諱指出了問題所在。她說:“目前的中國女排缺少了内心的堅定和互相信任”,矛頭直指蔡斌帶隊不利。不得不說真正的奧運冠軍就是慧眼獨具,一語便道出了中國女排的問題的關鍵所在。
通過我們之前的分析,再結合惠若琪的觀點不難看出,中國女排的問題并不僅僅是輸了幾場比賽,更重要的是中國女排在蔡斌的帶領下丢掉了中國女排精神,已然經不起任何風浪,頂不住一點壓力。這樣的中國女排讓人看不到希望,是以球迷才會憂心忡忡。而這一切顯然都是蔡斌一手造成的,自他上任以來,他的每一個舉措看上去是大膽改革,但實際上卻在潛移默化之中瓦解着中國女排的凝聚力和信心。比如主力陣容的搭建問題,核心球員的确立問題、朱婷的歸隊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