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億級大産業 五部門出手 應急裝備産業規模提升 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作者:中研普華研究院

關注頭條号“中研普華研究院”,私信“行業報告”,即可擷取報告節選,速來研讨!

萬億級大産業 五部門出手 應急裝備産業規模提升 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中研網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提出到2025年,安全應急裝備産業規模、産品品質、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行動計劃》提出,聚焦自然災害和數字災難的十大重點場景,明确了100餘項重點發展的安全應急裝備。從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生态建設等方面,部署了10項重點任務。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一批高水準安全應急裝備。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安全應急的産業規模、産品品質、裝備應用深度和廣度等方面顯著提升,預計重點領域産業規模将超過1萬億元,形成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龍頭企業和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重點骨幹企業,對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 鞏天嘯:随着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資訊技術賦能安全應急裝備會形成新的發展動能,包括一些應急救援機器人等新的産品裝置。這些裝置将進一步提升安全應急的保障能力,提升産業技術水準。

應急産業是國家重點支援的綜合性新興産業。根據國務院釋出的《關于加快應急産業發展的意見》,應急産業是一個龐大的産業,将其分類歸納出來,可以分為事前的監測預警、預防防護,事中的應急救援、應急服務以及事後恢複重建。

應急産業以滿足應急管理的資源需求為導向,以提供應急管理事前事中事後多個階段所需的應急資源為核心,并以應急資源體系的核心能力建設為重點。

通過核心應急資源及其相關産業的建設,帶動整個國家應急産業的發展,進而提升國家應急資源的綜合供給能力。

應急裝備是為了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在應急全過程中所必需的特定裝備,是應急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應急産業是國家應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應急裝備分類角度來看,目前應急救援裝備主要分為三類:搜尋、營救、通信。

日前,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應急管理部關于印發的通知釋出,其中提出,總體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安全應急裝備産業規模、産品品質、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産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通知提出,聚焦重點應用場景,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準和顯著應用成效的安全應急裝備,形成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龍頭企業、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重點骨幹企業,湧現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50家左右國家安全應急産業示範基地(含建立機關),打造競争力強的安全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叢集。

應急裝備産業鍊上遊主要為鋼鐵、橡膠、塑膠、電子元器件等,下遊應用于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等領域。

大陸在應急裝備的制造和研發方面,已經湧現出了一大批專業的生産企業,包括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新興際華集團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國有企業和部分民營企業,它們利用自己長期積累的技術及生産優勢,投身應急裝備制造業。

根據中研普華産業研究院釋出的顯示:

作為一種新興産業,應急産業具有多行業交叉和服務公共安全的屬性,處于産業鍊上遊的應急裝備産業融智能、科技、制造于一體,是唐山壯大轉型新動能、建設智慧城市的又一強大引擎。

在地域分布上,大陸目前已經形成珠三角區域、長三角區域、京津冀等制造業發達地區的應急産業叢集和自然災害較為頻發的四川、福建、湖北、湖南等地的産業聚集區。

其中,珠三角地區是大陸制造業種類全、産業鍊完整的區域之一,發展應急産業具有較好的基礎,已經形成以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為中心的叢集效應,年産值約 4,000 億元。

在大陸,應急裝備産業市場前景廣闊,孕育着巨大商機。據統計,大陸每年由公共安全問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過20萬人,傷殘超過300萬人,經濟損失超GDP總量的7%。與發達國家相比,大陸安全事故總量、傷亡人數仍處高位,做大、做強應急和安全等相關産業勢在必行。

随着中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受各種自然和社會的風險、沖突影響,應急管理工作面臨巨大的壓力。自2020年起,大陸自然災害導緻直接經濟損失情況持續下降。

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為2386.5億元,直接經濟損失同比下降25.3%,2023年上半年大陸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下降至382.3億元。

對一個國家而言,防災減災、“未雨綢缪”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

無人機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與發展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據統計,2021年中國民用無人機應急救援領域市場規模達23.98億元,2022年增至35.17億元,同比上浮46.37%,未來市場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4年,大陸民用無人機應急領域市場規模将達80.29億元。

随着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技術日新月異,其在應急救援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可以執行偵查、勘測、指揮排程、通信中繼、應急照明、消防滅火、輸送抛投、搜尋救援等任務。

《“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提出“推動産業集聚”,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安全應急産業集聚區,加強國家安全應急産業示範基地建設,形成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

充分發揮國家安全應急産業示範基地作用,提升重大突發事件處置的綜合保障能力,形成區域性安全應急産業鍊,引領國家安全應急技術裝備研發、安全應急産品生産制造和安全應急服務發展。

随着資訊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新技術與傳統産業的深度融合,應急裝備産業在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必将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選中研普華産業研究院釋出的

關注頭條号“中研普華研究院”,私信“行業報告”,即可擷取報告節選,速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