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樓市“大招”出台一個月,市場反應平淡

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對新政的反應都比較平穩。居民從恐慌型購房變為理性型購房
金隅望京雲尚樓盤售樓處;攝影/任德輝
文|王文彤 任德輝
編輯|餘樂
從8月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全國已有超40城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多個城市優化或取消限購政策。
各地市場回報的效果究竟如何呢?趁着周末,《财經十一人》走訪了多地新房售樓處,發現市場對政策的反應沒有想象中那麼明顯。優質項目仍然排起長隊,冷清的項目還是門可羅雀。
二手房市場方面,客戶和業主的心态也變得更加理性。挂牌量有所上升,但成交量、成交價基本穩定。優質項目有微小漲幅,“老破小”仍然半死不活。
多位專家和中介均表示,這一輪政策調整主要是針對二手房市場和改善型需求群體。他們認為,還是要等着更多的二手房出手,市場轉起來,形勢才能好轉。
各城市優化及取消限購政策情況;制圖/王文彤
新房對市場的反應較小
9月下旬的一個周末,朝陽區“金隅望京雲尚”的售樓處内人流量不少(見頭圖)。很多夫妻帶着孩子一起來看房,孩子們圍着沙盤快樂地跑來跑去。
金隅望京雲尚位于朝陽區來廣營北路、望京商圈附近,2023年6月開盤,預計2025年11月交房。該樓盤屬于“改善型新盤”,以三四居戶型為賣點,主打滿足家庭更好的居住和生活需求,價格在1100萬至1400萬之間。目前該樓盤第一期的五棟樓房子已經剩得不多,三居戶型賣得更快,還剩不到10套。
銷售人員介紹說,該樓盤在6月剛開盤時賣得比較快,9月“認房不認貸”之後沒什麼變化。“隻能說政策落地之後,有些客戶出手的決心加大了。但是如果原來就沒有購入打算的,還是不會來買。”他說。
《财經十一人》又來到了曾經走訪過的京投發展·北熙區售樓處。該精裝修樓盤位于朝陽區東五環自貿CBD區,2023年6月開盤,預計2025年底交房。二期開盤一共四棟樓,目前已經賣得差不多了。
下午兩點多,門外已經排起了看房長隊。銷售人員介紹說,北熙區一直是朝陽區熱度最高的樓盤,網簽量和成交量名列前茅。銷售人員介紹說,雖然9月份賣了170套左右,情況還不錯,但與以往相比速度沒有明顯加快。
當問及價格,銷售人員表示,他們從開盤以來一直沒有漲價,目前成交的二房間還有兩個點左右的折扣。“我們項目的關注度比較高,不能随意漲價。”他說。
除了一線城市,熱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備受關注。以杭州為例,今年6月份以來,杭州市陸續推出了放寬限購,完善“認房不認貸”等多項利好政策。克而瑞資料顯示,第38周(9.11-9.17)内杭州新房成交面積13.6萬平方米,環比漲幅為26.4%。
新房市場在不同區塊内的市場熱度存在差異,市中心内(如西湖區)優于周邊地區(如餘杭區),但成交量受9月新政的影響都不明顯。
西湖區鍊家中介表示,進入9月後,由于解除認房不認貸、放松限購等政策很少惠及市中心新盤的買家,該區域内新盤的成交量并未出現變化。
與市中心新盤相比,9月份周邊地區的新盤市場則顯得動力不足。餘杭區中介表示,華昭府,星創雲城府等周邊區域新盤在七、八月份迎來銷量高峰,于9月出現下滑。
中介表示,周邊地區新盤的主要買家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普遍剛來杭州不久,社保繳納狀況、工資水準都不足以在市區内購買新房,部分買家就會選擇購買周邊地區配套設施完善,價格低于市區的新盤。
但是9月新政一出,他們的心态也發生了變化。“有的購房者在等,想着萬一能有更利好的政策出台,就可以一步到位購買中心城區的房子。”他說。
從整體的市場資料來看,一、二線新房情況都有一定回升。根據克而瑞資料,2023年第38周(9.10-9.17),各能級城市成交環比回升,一線城市指數回升好于二線城市。
具體來說,一線指數環比增長15.71點至67.98,北上廣深4城均回升。二線成交指數環比增長3.48點至45.88,成都、青島等保持微增,杭州、重慶、南京等回升幅度超過20%,而武漢、甯波成交環比轉降。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9月18日至20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房成交套數比上周前三天繼續增長,但絕對規模仍為2023年以來周度銷售面積低位。
根據房天下APP通路資料,各地在政策出台當周項目通路量普遍提升,但第38周(9.11-9.17)多地項目線上通路量下滑,顯示客戶置業整體仍較為理性。
短期來看,核心城市新房成交量有望延續回升态勢,“金九銀十”市場規模提升。随着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釋放完成以及“賣一買一”住房需求平穩釋放,核心城市成交量或逐漸趨穩。對于全國市場來說,居民收入預期尚未恢複,全國房地産市場整體依然面臨一定壓力。
二手房進入穩定期
“這些老破小的二手房,多餘的價格水分基本被擠幹了。房齡十年左右的次新房的情況還稍好一點。”一位深耕北京八裡莊地區的鍊家中介對《财經十一人》說。
9月23日下午四點左右,《财經十一人》跟随鍊家中介來到位于朝陽區石佛營附近的八裡莊北裡小區。這裡的房齡普遍在20年以上,居民以老年人為主,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後,樓體表面經過了重新粉刷。
八裡莊北裡小區;攝影/任德輝
鍊家中介介紹道,新政對這個小區二手房的成交量沒有太大影響,依舊維持在每個月10-15套左右,成交價也沒有太大變化。
“現在想賣這裡房子的業主,利率和政策并不是他們的第一考慮,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裡的房子滿足不了他們的生活需求。”他說。
該中介回憶道,北京新政出台後,二手房确實有一周的“蜜月期”。“剛出政策的那個周末,兩天内整個北京一共成交了1800套左右,成交的多是次新房。結果第二周又回到原點了。”他說。
他也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二手房彼此之間可替代性大的原因。“最近成交的還是一些着急賣的房子,但是談價空間也不大。二手房就是這樣,就算錯過了今天這個你比較心儀的房子,過不久也會出現類似的。”
杭州各個區域的二手房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不同之處在于,區域對二手房情況的影響更大,一些周邊城區的次新房價格反而不如中心城區的老破小。西湖區二手房中介表示,市中心二手房雖然以老舊小區為主,9月成交量也仍然出現了20%左右的上漲。
他分析道,一是“認房不認貸”政策降低了買家的購房門檻,部分買家能夠承擔起市中心房源的價格,二是老房子的降價幅度比次新房更大,買家更願意出手。
另外,該中介表示,9月政策出台後,賣家能夠實時觀察到看房量的上升,心态上有些波動。“還是得看是不是着急賣,如果着急的話就可能降價。但如果不着急,心裡的議價空間就會減少。挂190萬的房子,可能原先170萬願意賣,現在可能要到175萬。”他說。
根據貝殼研究院資料,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呈現“量升價穩”的局面。一線城市中京滬表現強于廣深,二線城市中武漢、蘇州、合肥、南京等城市表現突出。
資料來源:貝殼研究院
根據中指研究院測算,二手房的絕對規模仍處在今年2月以來周度低位。根據房天下APP通路量資料,政策出台當周周末各地項目通路量普遍提升,但第二周後多地項目線上通路量下滑。
整體上看,各地優化“認房不認貸”政策及其他限購政策帶來的首套房及換房需求入市需要一定周期,是以政策出台後市場情緒在集中釋放後趨穩,表明購房者整體仍較為理性。
分化加劇
在與多位中介、專家的交談中,我們發現不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不同城市、不同片區甚至同一片區不同項目之間的差異都很明顯。他們普遍認為,不同城市間的差異,最主要原因在于之前的政策松緊程度不同,被抑制的購房需求不同。總體來看,一線城市市場情緒回升普遍高于二線城市。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道,在“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前,多數二線城市執行政策限制條件已較為寬松,政策對市場的帶動效果較為有限。
以武漢為例,武漢在8.31“認房不認貸”落地前,已放開二環線外限購,整體政策處在較為寬松狀态,此次政策優化對市場帶動效果整體有限。此外,若新房庫存規模較小,二手房市場對政策回報一般更迅速。
一線城市的政策普遍更為嚴格,短期釋放的購房需求也要更多。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在新房、二手房市場整體表現仍好于廣深,這與它們各自的房價預期、城市基本面、住房需求支撐度密切相關。
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吳璟也認為,未來的房市分化會更加嚴重。他表示,過去市場比較景氣時,容易出現政策稍有變動居民就立刻購房的恐慌型購房現象,但這種情況現在已經不再出現。
現在,居民購房時更加理性,整個市場還在緩慢修複前期被壓制的需求中,房價和成交量的漲幅都很溫和。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未來都是品質更優的項目會更受青睐,老破小項目也許會無人問津。
他們同時表示,居民更應關注長期的市場變動。一是短期的資料變動受多種因素影響,波動較大,不具備指向性;二是理性消費需求的釋放本身就需要更多時間。一時的政策刺激所産生的差異,随着全面被抑制的需求逐漸入市以後會逐漸消散,之後不同城市的情況會由自發的合理需求決定。
對于後續的政策調整,多位專家都給出了相同的看法——供給端盤活閑置地塊,支援企業融資,優化限價政策;需求端繼續落實完善各地已經釋出的房地産政策,并調整一些現在已經不合理的政策,比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認定标準。此外,因城施策、因區施策可以進一步細化到因項目施策、因群體施策。
“加強政策的細分度、指向性、安全性後,我們更需要的是給市場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吳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