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丨九九
編輯丨烏托邦很忙
網上一直流傳着“戰忽局”與“戰恐局”的傳說,其實在這些所謂的組織背後,隐藏着一位名叫段子手的專家。
這個專家靠着滿嘴跑火車,不僅在央視上“忽悠”過權威專家,還讓網友28年如一日地聽他講段子。
這位“忽悠專家”究竟是誰?是什麼讓他在這個“專家”橫行的年代火爆了這麼久?
年輕有為
1952年的2月,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誕生了第一個男孩,父母給取名召忠,寄托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兒子的厚望。
張召忠自幼家境并不寬裕,穿的衣服都是父母打更新檔積攢下來的舊衣服,吃的菜都是自家種的蔬菜瓜果,很少有機會吃到肉。
但父母仍不因困難放棄他讀書的心願。高中畢業後,張召忠考入了滄州市的中專學校。
70年代初,張召忠應召入伍,來到全新的部隊環境,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一起訓練、學習、生活,對他來說是一次全新的經曆。
張召忠先後在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服役,做着海岸防衛的日常工作。他認真訓練,積極主動,很快受到上級賞識,後被提拔調往北海艦隊某海軍裝備研究中心,專門從事雷達等軍事裝備的科研工作。
在這裡,張召忠遇到了許多學識淵博的專家教授,從他們那裡汲取了很多專業知識。
一次外語測試中,張召忠出衆的語言天賦被發現,組織決定送他去北大外語系深造。張召忠感到無比榮幸,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北大求學期間,他潛心學習英語、阿拉伯語等語言,和專業老師及外國留學生一起探讨語言知識。
大學畢業後,張召忠帶着滿腹的知識前往伊拉克工作,不久兩伊戰争爆發,他親身體會到了戰争的殘酷,被調回國内原機關。
回國後,張召忠繼續鑽研阿拉伯語,又自學了日語。他利用一切時間學習,希望能為國家貢獻更多力量。
1992年,40歲的張召忠受邀成為中央電視台《軍事天地》節目的主講人,這開啟了他的電視之路。第一次面對鏡頭,張召忠緊張中透着激動,終于有機會把積累的知識與大家分享。
張召忠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深受觀衆歡迎,他能将晦澀的軍事知識通俗易懂地講解給大家。張召忠主講的多個節目收視率居軍事類前茅,逐漸積累人氣,成為軍事評論界的“網紅”。
從一個普通農戶,到在電視上活躍的軍事評論員,張召忠以他勤奮好學、專業敬業的精神,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專家還是磚家
2013年,張召忠在參加軍事節目時首次提出了“海帶纏潛艇”的理論。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大陸近海大量養殖海帶,外國潛艇很容易被纏住螺旋槳。
當時許多人認為這隻是玩笑話。但是,張召忠分析說,他曾親眼目睹過一次潛艇被漁民養殖的海帶纏住螺旋槳的情況。
作為一名老兵,他非常重視實際經驗的積累。而這種“海帶纏潛艇”的情況,在他看來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但2016年,一艘美國核潛艇确實在大陸近海被海帶纏住,最後求助中國才脫困。這一事件令許多觀衆對張召忠刮目相看,原來他的奇思妙想是有根據的。
一名觀衆還根據這一理論研發了一款螺旋槳的防護裝置,并通過了專利申請。這證明張召忠的理論不僅有趣,而且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2014年北京霧霾最嚴重的時候,張召忠又在節目上提出霧霾可以防禦雷射武器。
他深入分析雷射武器的原理,指出它依賴精确的雷射束進行瞄準和打擊。而當時北京嚴重霧霾時的能見度不超過半米,已經嚴重影響了雷射武器的效果。
有專家進行了模拟,證明在那種環境下,雷射武器的打擊距離和精度都會大打折扣。
盡管随着霧霾治理,這種“自然掩護”效果減弱,但這種思路啟發人們在看似劣勢的環境中也要思考如何發揮優勢、轉危為安。
張召忠還提出用人工隕石從太空摧毀航母。他分析目前航母是海上力量的重要标志,但也是一個巨大的靜止目标。
利用先進技術在太空生成小型隕石,然後鎖定目标進行高速撞擊,這種手段理論上可以對航母造成毀滅性打擊。
雖然這種手段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難以實作,但卻啟發人們思考未來太空武器會有哪些驚人的新概念。
我們不能被已知的正常思維束縛,而應該像張召忠那樣,跳出框框,大膽預測未來的各種可能。
張召忠的許多奇思妙想當時常被批評為“天方夜譚”,但事實證明,他的一些觀點是有預見性和啟發意義的。
正是這種敢想敢說、大膽預測的思維方式,讓他在軍事評論界獨樹一幟。他既是一個“磚家”,又是一個真正具有前瞻眼光的專家。
忽悠美國
張召忠為首的中國戰略忽悠局,通過散布虛假情報迷惑美國,為中國軍事發展争取了時間。例如,張召忠否認中國正在試飛殲20,結果殲20突然問世,讓美國措手不及。
張召忠聲稱055大驅排水量隻有7000噸,實際達到了1.3萬噸,再次令美軍大跌眼鏡。
在美國猶豫是否要關閉F22生産線之際,張召忠表示中國航空技術落後,遠遠追不上。美國聽信後關閉了F22線轉為發展F35。
沒想到中國殲20極快問世,俄羅斯也緊随其後,讓美國失去了制空權優勢。這直接導緻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制空權遭到嚴重削弱。
張召忠還透露大陸僅有幾艘滑翔式航母,無法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見了大喜,對大陸海軍蔑視之極。
誰知大陸早已研制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使美國措手不及。這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戰略沖擊,原本美國認為西太平洋就是自己的内海,現在這個認知全然被打破。
事實上,張召忠上司的戰略忽悠局還制造過很多謊言,比如誇大東風飛彈的技術含量,低估中國核潛艇數量,淡化中國反導實力等等。
這些虛假情報迷惑了美國對中國軍力的判斷,讓美國高估了自身實力,誤判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程序。
可以說,張召忠上司的戰略忽悠局,通過散布錯誤情報迷惑美國判斷,為中國赢得戰略機會,助推軍事實力快速發展,令美國防不勝防,對大陸軍事崛起功不可沒。
然而,戰略忽悠并非長久之計。随着中國軍力不斷增強,美國也開始明白過來。我們不能永遠依靠誤導對手,最終還是要以實際軍力說話。
中國必須通過自主創新,加快軍事裝備現代化,提升綜合國力,争取盡早跻身世界強國之列。
一直在路上
退休後,張召忠并未就此隐居。2015年7月,69歲的他正式退休。退休對于許多老人意味着人生的終點,但張召忠選擇繼續奮鬥。
他主動擁抱新生事物,通過開通社交媒體賬号等方式,與大衆分享軍事知識和經驗。盡管面對網路世界需要重新學習,但張召忠毫不介意,積極接受年輕人文化。
他開通抖音、微網誌賬号,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傳播軍事常識,與年輕網友零距離互動。
張召忠這樣做,并非一時興起。他深知,隻有融入年輕人生活,才能讓更多人關注國防。多年的電視節目主持經驗,讓他明白以權威高高在上方式宣傳是行不通的。
年輕人喜歡互動和參與感,是以他主動采用他們的文化方式。放在過去,張召忠可以選擇退而不休,享受退休生活。
但為了國家利益,他毅然選擇重出江湖。即使面臨外界非議,也不會讓他收回熱情。
正是這種對國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讓他在軍中立足27年,退休後再度爆紅。張召忠的言談舉止幽默诙諧,與人交流也沒有架子,這讓他深受年輕人喜愛。
但談及原則問題,他又敢于抛頭露面,大膽發表看法。張召忠的言辭犀利中正,既不過分激進,也不失大局觀點,因而獲得廣泛認可。
多年來,他用自己的方式踐行愛國,是當之無愧的愛國者。
2015年,中國第一艘國産航母下水,張召忠激動落淚,感慨這樣的成就太不容易。他從小立志強軍,終于看到夙願成真的那一刻。如今,中國海軍邁入航母時代,國力日漸強盛。
從過去的“戰略忽悠局”,到現在的“戰略恐吓局”,正是中國實力增強的寫照。張召忠也從過去的說客,成長為令敵人望風莫及的長者。
歲月流逝,張召忠依然懷揣少年心氣。他始終熱衷傳播軍事知識,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國防。在他眼中,夢想從未改變,事業依舊在路上。
多年來,張召忠始終如一,鼓舞着無數青年為國效力。他的故事,同樣也在鼓舞着無數老人,活到老,學到老。
結語
身為大陸的軍事教授,張召忠不僅為祖國的軍事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還時常為普通群衆普及着軍事知識,國際走向,這也喚醒了更多的人的愛國之情。
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許多轉折點,個人也是這樣,他從一個軍人到軍事主持人影響着無數人,他退休時說到,可能工作性質變了,但還一直把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作為要做的事業。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