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被諷“歐洲病夫”,朔爾茨氣得跳腳,但能幫他的隻有一個國家

作者:呂喆有話說

近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世界報》的采訪中,反駁了《經濟學人》前段時間的“迎面巴掌”——《德國再次成為歐洲病夫了嗎?》,承認了德國經濟确實在走弱,但不是自身問題,政府應該采取一切措施,重振國民經濟,着重發展可再生能源。德國諸多媒體和政府官員也都對德國經濟的未來十分看好。

事實果真如此嗎?德國也該醒醒了,天早就變了。據可靠資料分析,德國經濟早已呈現持續低迷狀态。而傲慢、自滿、保守的德國人還在“打腫臉充胖子”,還沒有意識到事态的糟糕程度,甚至還在心存僥幸,認為德國經濟會迎來“觸底反彈”,從此一路繁花似錦,再創往日輝煌。

而現實,卻是狠狠的一耳光。據今年德聯邦統計局二季度統計,德國此季度國内生産總值(GDP)直接零增長,在歐元區經濟體中穩居倒數第一。相比于去年,甚至還有所收縮。就連“左右搖擺、飄忽不定”的歐盟,都意識到了德國經濟即将有所縮減。他們都知道,過高的利率、過高的通貨膨脹和過低的居民消費水準恰是德國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德國在經濟方面,完全離不開中國。而歐盟不思考與中國打好關系,刺激進一步合作發展。反而受美國挑撥,追求所謂的“獨立”,不自量力地瞎折騰,完全是在曆史洪流中“開倒車”。

德國被諷“歐洲病夫”,朔爾茨氣得跳腳,但能幫他的隻有一個國家

德國對中國實施的“反傾銷”政策,想着與中國“脫鈎”。以前是中國的光伏産品;現在是是中國的電動汽車、中國的電池;甚至拉着本國産業集體“跳樓”,呼籲德國産業減少對中國的投資。諸多“迷惑操作”,中國還沒受什麼影響呢,自己先“民怨沸騰”了,結果自然也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德國經濟根本離不開中國。一方面是德國需要也向往中國龐大的市場,德國商業界不希望與中國“脫鈎”,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德國諸多汽車品牌,譬如大衆和寶馬将減少近三分之一的市場規模。資本家可不是慈善家,他們怎會放掉中國這條“大肥魚”,轉而回到本國小溪中“摸蝦(瞎)。德國諸多知名品牌都十分看好與中國未來的合作,寶馬集團公開表示希望與中國合作,希望能踏進“中國現代化”的機遇中,與中國攜手并進,實作互利共赢;奔馳集團則是直白表示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而德國化學巨頭巴斯夫更是希望到2030年能在中國湛江投資100億歐元;德國西門子也積極表态,希望與中國共同成長。

德國被諷“歐洲病夫”,朔爾茨氣得跳腳,但能幫他的隻有一個國家

另一方面,德國離不開中國龐大而數量衆多的代工廠與配件供應。德國工業界更不希望與中國“脫鈎”,如果沒有中國的代加工與供應,德國工業将直接宣告死亡。

可以說,德國大企業對德國聯邦政府對中國施行的“反傾銷”政策,逐漸從擔憂、無動于衷過渡到反對和加大對華投資。他們很清楚,至少在德國,失去中國中國市場,無異于自殺等死。而如今的經濟疲弱甚至逐漸衰退也恰是對他們的一個警告。

事實證明,中德乃至中歐之間的關系,最應該是親密無間的夥伴,而不是針鋒相對的對手。中歐經濟聯系緊密,有着極強的互補性,中歐合作帶來的利益遠遠大于競争,競争的結果也隻會是鹬蚌相争,由美國這個“漁翁”坐享利益。

德國被諷“歐洲病夫”,朔爾茨氣得跳腳,但能幫他的隻有一個國家

德國乃至歐洲目前最應該做的,不應是盲目聽信美國的挑撥,不應是盲目地期待着自家的經濟觸底反彈,而是應該有自己的思考,聽聽國内群眾的心聲,認識到自己所處的逆境,站起來,打破僵局,客觀看待中歐關系,加強中歐合作,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和諧與穩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