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月球上真有“嫦娥”嗎?科學家從14萬個粒子中找到線索,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的國家。

據環球網報道,中國航天局和中國原子能機構近日釋出了最新科學成果。相關負責人稱,中國首次在月球上發現了一種新礦物,并将其命名為“堯明”。由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上成功發現新礦産的國家。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據介紹,“耀明”是一種磷酸鹽礦物,外觀呈柱狀晶體,直徑不到人類頭發絲的十分之一。同時,“耀明”也是世界上發現的第六個月球礦物。這項發明對于大陸航天事業的發展非常重要。這不僅标志着中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又一次突破,也加速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實作。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我們知道,嫦娥四号是世界上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它搭載的玉兔二号月球車從月球背面向地球發送了許多照片。

之後,“嫦娥5号”在月球呂姆克山地區實作軟着陸。但《嫦娥4》就不一樣了。 “嫦娥5号”帶着重要使命而來,就是采集月球樣本并傳回地面。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科學家認為,嫦娥5号降落的魯姆克山地區地勢險峻,星羅棋布着各種大大小小的環形月亮山丘。這些月球土丘幾乎全部是由月球火山噴發後産生的熔岩形成的,是以這裡的土壤非常适合人類研究月球的成分。

科學家分析稱,呂姆克山脈地區的月球土壤富含大量放射性元素。通過其他研究可以确定這裡的玄武岩出現于2至13億年前,研究價值非常高。就連美國NASA也表示,中國在呂姆克山脈地區的采樣不僅對中國航天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對世界對太陽系活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就這樣,嫦娥5号最終通過鑽探獲得了多個月球樣本。

大家知道,美國也成功從月球帶回了樣本,并向中國捐贈了1克。雖然數量稀少,但大陸科學家還是從中發現了36​​種元素。

對于“嫦娥5号”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本,為了獲得有用的資料,大陸将其分成數百份,委托給中國廣核集團等33家機構。 。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隻有米粒大小的樣本中,中廣核研究人員成功地從14萬個顆粒中分離出隻有10微米的顆粒。通過後續的一系列破譯項目,最終确定這是最新發現的礦物。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最後,每個人的名字都是“嫦娥石”。那麼,“嫦娥石”的作用是什麼?

有關人士稱,它是一種磷酸鹽礦物。作為地球上類似的磷酸鹽礦物,常用于食品添加劑,如肉制品、果蔬、調味品、友善面等。其主要特殊功能是: 提高食品品質。

此前,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文章稱,通過對嫦娥5号采集的月球樣本的研究,科學家發現月球土壤中散布着活性化合物,可用于生産燃料、氧氣、氫氣等。

這意味着,如果人類能夠繞開核技術,未來可能就地取材,利用月球土壤制造宇航員生存的氧氣和裝置的燃料。

嫦娥5日立大功,中國首次在月球發現新礦産,加速實作探月工程

總的來說,“嫦娥石”隻是探月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小環節。未來一定會做更多的研究,取得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正如科學家所說,嫦娥5号之後,還會有嫦娥6号、嫦娥7号、嫦娥8号。我們相信,未來的每一次月球探索都可以助力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同時,也為人類探索太陽系、行星等活動奠定了基礎、給予了信任。

繼續閱讀